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第四章:教师职业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点击进入: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点击进入:湖南省各市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通知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涉及到的一个概念,但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人们理解的角度却差异甚大。如从教师功能及作用的角度对教师概念做出界定,“师者,教人以遭者之称也”,“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从教师应有的品质的角度对教师概念做出界定,“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这些界定仅仅从某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特征,但要全面理解教师这一概念,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职业是依据人们参加社会劳动的性质与形式而划分的社会劳动集团,“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是需要大量知识、经过政府认可的行业”,“是一种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和专业化训练基础之上的服务社会的行业”。教师职业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所从事的并以此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教育、教学事务”,而教师便是从事这样一种职业的人。一般认为,凡是受社会的委托,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国民素质的专业人员都可称为教师。社会学者常常把职业划分为专门职业与普通职业,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等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是专业人员,而且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职业。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职业属于一种专业,教师是正在发展并逐渐走向完善与成熟的专业人员,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1986年6月21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将所有职业分为8大类、63个分类和303个小类,其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教育者”一词,具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理解是:“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或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狭义的理解是,确定以教书育人为专门职责的人,意即学校教师。教书,即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育人,则是使人发生良好的变化或发展,其本质是有计划地使具有各种潜能的人成为真善美统一、和谐发展的人。专业教师以学校这个专门培养人的场所进行专门培养人的工作,以此作为区别于其他教育者的根本特征。
个体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是在学习、接受人类经验,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人类早期社会教化的主要承担者是部落、氏族首领和经验丰富
的长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专门以教化年轻一代成为合格成员为已任的劳动集团――教师。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承担教化任务的是教师,他们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向年青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因此,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只要教育活动存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然存在。
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事的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的前进方向,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根本保证。
2.教师职业的特点
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的属性除表现在性质和特点与其他职业不同外,还表现在职业角色的不同。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中同时扮演许多角色,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这一职业却具有多种角色的特点。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除了社会一般道德、价值观外,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青一代,并通过自身的行动、言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启发他们的智慧,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在短时期内掌握人类长期积累的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但教师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能动性、自主性、个性的学生。因此,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和自主,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进取的集体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地接受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同时,要防止“放任自流”和“强迫命令”两种错误倾向。
(5)朋友角色
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朋友,是儿童继父母之后所遇到的另一个社会权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倾向于把教师看做是父母的化身,对教师的态度类似于对父母的态度。高年级学生则往往愿意把教师当做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所以,教师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地进行教育,而是要不断研究自己的工作,灵活机智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应该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教学实验与改革,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个国家对教师职业往往都有一些明确的规定,比如学历的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等。我国颁布的《教师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但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时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它反映了特定职业对从业者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经验经历、人格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所掌握的学科知识必须大大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要能做到“多走一步,深人三分”,教师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造诣愈深,教学才能愈有足够的回旋余地。
有人认为,小学教师所教的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只要熟悉自己所教的内容、弄懂教材就足以应付了,没有必要有高深的学问,这实在是一种肤浅的看法。基础知识与高深的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不能深入,哪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如果教师所掌握的只是教材上的那点知识,只能勉强应付当天要教的一段教材,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人才来的,也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因为尊师与敬道是分不开的。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和成就上有光辉卓越的表现时,那你自然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方面了;相反地,如果你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么,不管你如何温柔,在谈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关心体贴学生,仍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对所教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把所教内容放在更为深广的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上考虑,这样才能够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左右逢源。
(二)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
教师在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素养。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其次是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古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无所不想知。而且今天的小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渠道了解到许多新鲜知识,他们能够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问题,往往使教师汗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做事、怎样健体,没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宽厚的文化底蕴是不行的。
(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和广泛的文化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
1.敬业
作为教师,敬业是使其他素养成为可能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热爱教育事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是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巨大的动力和力量源泉。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过程中具体体现在热爱学生上。教育是爱的共鸣,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耳聪目明,思路敏捷,能发现最不起眼的学生身上微不足道的萌芽状态的种种因素,而机智地肯定之、鼓励之,或预防之、消除之;能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材料中汲取教育的营养,把握教育学生的良机。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关心上,严格要求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要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观
时代特征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对素质教育有全面的理解。
(2)要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3)要具有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评价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状况,而不是仅凭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志,但不应成为主要和唯一的标准;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衡量学生各项基础素质的发展状况。
3.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掌握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是提高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施加影响的自觉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必需的。教师仅仅有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是不够的,他还要善于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的知识,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个性和品德形成的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规律教育学生等。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成功地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1)对所教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小学教师用以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主要储存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之中,要使这种处于储存状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一番加工处理。通过加工处理,使得即将讲授的知识既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学会下述本领,即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容易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的讲授。最后,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加工处理成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适合教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又能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的形式。
(2)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能力
经过教师加工设计过的各种方案,要使之实施并作用于学生还必须经过一个传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这种传导和施加影响的能力,也是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是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教师不仅要善于独白,还需要掌握对话艺术。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的谈话做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在对话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第二,组织管理能力。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构成一个集体的班级,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组织和管理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使教育影响发生作用的组织保证。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贯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一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分析文章的成败得失,如果自己没有一定的创作性活动,没有自己的亲身体验,就很难分析得入木三分,切中要害。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教师要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的教育研究应本着改善实践的宗旨,着重于对自己实践行为的研究,即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面对的是变化发展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
作为一个称职的或优秀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探索、研究、仓l撕,而只有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才能做到这一切。因此,良好的人格特征应是作为一名称职教师或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情绪乐观、稳定。教师的情绪应稳定,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对他人和社会富有同情心、责任心,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才会与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易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反之,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兴趣单一、不爱活动的教师则容易脱离学生,难于深入了解和教育学生。
(二)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具体表现为有较高的自信心和勇于接受现实生活和未知世界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应相信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能提高教育质量,获得成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与他们的教学效果之间密切相关,人们通常把教师的这种主观判断定义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它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两方面。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表现出上升趋势,原因之一是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其自信心也不断增强。作为教师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经受困难和失败的自我稳定能力。积极的进取精神表现为不安于现状,保持不断探索、进取、主动的精神状态。这样不仅证明自岂的能力和价值,而且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的素质是要学会与人合作。要与人合作,首先要与人交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能与人同心协力地合作共事,为他人和集体谋求幸福。教师工作具有个体陛和协作性相统一的特点,教师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工作,更应具有这一心理素质。兼容并包,不仅要接受新观点、新思想,而且应该对各种新事物、新观念具有敏感度,能通过多种渠道,随时敏感地从他人那里获得有益的启发。对不同的思想有判断分析能力,且有容纳加工能力。
最新资讯
- 2024下半年怎么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掌握导入方法试,讲加分2024-11-25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面试时政问题练习2024-11-25
- 问答金句: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答题模板2024-11-25
- 2024下半年考教师资格证的面试题应对策略分享2024-11-22
- 2024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试讲教案逐字稿2024-11-22
- 2024下面试结构化考什么?教资面试结构化万能答题思路是什么?2024-11-22
- 提前储备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目提分话术2024-11-22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答辩试题回答万能句式2024-11-22
- 2024下半年教资面试结构化问答万能模板,考试用得到!2024-11-21
- 2024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咏柳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