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2014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知识考点: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2014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知识考点: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更新时间:2014-07-28 21:07:20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知识考点:儿童身心发展概述,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小编整理供你参考。

  点击查看: 2014年签约保过套餐  2014年教师资格报名专题

  2014年河南省小学《教育学》知识考点汇总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

  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二、身心发展的动因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而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二)外铄论

  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的,如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外铄论的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实践、把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看做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

  三、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

  (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幼儿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