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执业护士 > 执业护士模拟试题 > 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第十四章第八节课后习题

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第十四章第八节课后习题

更新时间:2019-04-02 10:59:54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98收藏29

执业护士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是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第十四章第八节内容。大家可以通过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课后习题检验复习效果。环球网校执业护士频道搜集整理《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第十四章第八节课后习题》,完整题目内容如下。

相关推荐: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第十三章课后习题集

第十四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

一、A1

1、DIC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小板增多

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C、D-二聚体水平升高

D、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

E、3P试验阳性

2、DIC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微循环障碍

B、淋巴结肿大

C、微血管病性溶血

D、微血管栓塞

E、出血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血栓性质是

A、混合血栓为主

B、白色血栓为主

C、红色血栓为主

D、纤维蛋白血栓为主

E、血小板血栓为主

4、DIC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肺心病

B、大面积烧伤

C、产科意外

D、感染性疾病

E、恶性肿瘤

5、DIC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B、血小板损伤

C、血管内皮损伤

D、静脉管腔内阻塞

E、微血栓形成

6、下面关于DIC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许多疾病的并发症

B、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C、也称去纤维蛋白综合征

D、微血栓形成是其基本病理改变

E、是一种临床综合征

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在肝素治疗期间应备用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维生素K

C、鱼精蛋白

D、阿司匹林

E、氨甲苯酸

8、对DIC病人早期进行抗凝治疗时,首选的药物是

A、肝素

B、双嘧达莫(潘生丁)

C、链激酶

D、尿激酶

E、阿司匹林

9、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应及时应用

A、肝素

B、氨甲苯酸

C、6-氨基己酸

D、鱼精蛋白

E、维生素K

10、DIC病人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A、皮肤黏膜出血

B、消化道出血

C、伤口出血

D、注射部位出血

E、取血时血液不易抽出,血易凝固

下一页为A3/A4题型

二、A3/A4

1、患者女性,48岁。因大面积烧伤2周,伴感染性休克,护士在观察病情时发现其皮肤上有瘀点、瘀斑。该患者神志不清、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70/50mmHg、无尿。立即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40×109/L,纤维蛋白原1.0g/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P试验阳性。

<1> 、该患者出血的原因是

A、血小板减少

B、血管损伤

C、纤维蛋白合成障碍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发生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 、该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组织完整性受损

B、排尿异常

C、组织灌注量改变

D、有窒息的危险

E、营养失凋:低于机体需要量

<3> 、为了控制病情,应立即使用

A、肝素

B、维生素K

C、糖皮质激素

D、氨甲苯酸(止血芳酸)

E、肝素加氨基己酸

下一页为答案部分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DIC辅助检查: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水平升高或阳性、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减低、3P试验阳性等。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DIC病理特征是微循环内广泛性的微血栓形成,全身皮肤黏膜和内脏出血,受累器官发生栓塞与梗死。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广泛性出血、休克,甚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血栓主要为纤维蛋白血栓及纤维蛋白-血小板血栓。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IC病因:感染性疾病最多见,常见的有败血症、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内毒素血症、重症肝炎、麻瘆和脑型疟疾等。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微血栓形成是DIC的基本和特异性病理变化,其发生部位广泛,多见于肺、肾、脑、肝、心、肾上腺、胃肠道及皮肤、黏膜等部位。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素是抗凝药物,若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消化道、泌尿系、胸腔或颅内出血,部分病人可发生严重出血。若大出血不止,则须用等量的鱼精蛋白拮抗。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DIC病人早期在促凝物质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液中易有血栓形成。此期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右旋糖酐和阿司匹林等。其中肝素能抑制凝血机制,阻止DIC进展,使用越早效果越好,常为首选药物。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DIC病人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右旋糖酐和阿司匹林。肝素能抑制凝血机制,阻止DIC进展,使用越早效果越好。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促凝物质作用下,凝血因子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循环血液中易有血栓形成。最早的征兆是护士抽血取化验标本时,发现血液不易抽出、血液易凝固,严重病人皮肤上出现瘀点或紫斑。实验室检查见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黏附性增高。

二、A3/A4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由题干可看出患者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说明病人发生了DIC。也就是进入了微循环衰竭期。微循环衰竭期:由于微循环内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和酸性环境中血液的高凝状态,使红细胞与血小板易发生凝集,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组织灌注量改变:

个体处于因毛细血管血液供应减少而造成细胞水平上的含氧量和营养降低的状态。

诊断依据:

1.四肢皮肤温度冰冷;

2.皮肤颜色改变:蓝色或紫色;肢体抬高时呈苍白色,下肢放低后仍不恢复;

3.皮肤发亮;

4.少毛,瘢痕周围皮肤萎缩;

5.坏疽;

6.指甲生长缓慢,干而且易折断;

7.跛行;

8.四肢血压改变;

9.伤口愈合慢;

10.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

患者皮肤上有瘀点、瘀斑,血小板40×109/L,血压70/50mmHg,可以诊断出患者组织灌注量改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肝素和血液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形成复合体,加强ATⅢ对凝血酶及活性凝血因子Ⅸa、Ⅹa、Ⅺa及Ⅻa的灭活,发生抗凝作用。

环球网校执业护士频道还为大家整理了其他章节的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模拟题,点击下面的按钮即可免费下载模拟试题、历年习题等丰富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执业护士资格查询

执业护士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执业护士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执业护士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