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更新时间:2013-08-08 11:07:51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明确界定建设有中11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

  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开创了文化的建设的新局面。

  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指出J :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11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 "潮、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15 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党u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力促进文化科学发展等。_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强决心的集中宣 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 家“硬实力”大幅提升。但是,作为“软实力”的文化,其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文化生产力落后,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现状完全不能符合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二是作为经济重要内 涵之一的文化经济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不相匹配。三是社会思想和文化意识日趋多样、多元、 多变,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这一趋势,牢牢把握时代的脉动。四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 世界各国的联系互动日趋紧密,中国的发展必须接受世界的评论,文化也不例外。

  一、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 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 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 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 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 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 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 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 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 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 和问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 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 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 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 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 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原则和目标任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 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

  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二?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人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 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 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 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 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 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全党全国要为实现 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 基础。

  三、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 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 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深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 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 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

  中国技埴出版《天路公芎固酤 锐意进取。要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 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深人开展社会 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 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2.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

  坚持正确创作方向。正确创作方向是文化创作生产的根本性问题,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 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 史的辉煌业绩。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 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 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 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 弓丨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弓I导社会热 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党报党刊、 通讯社、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 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弓丨导格局。

  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 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 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 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 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 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 评价作品的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老师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3.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以公共财政 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 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 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 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 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 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 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 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 精神力量。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 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 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

  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 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支 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人 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创新商业 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 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5.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文化弓I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 场主体。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 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 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幅度,提 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完善投入方式,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 效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 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6.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的中坚力量。要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老师 制度,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制定实施基层文 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 基层。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文化工作者要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加强自身修 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名家名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 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 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1)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 要位置,深人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和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2)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 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 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把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3)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 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4)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 阔舞台。

  温馨提示:请大家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小编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公务员考试最新息。

  编辑推荐: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完善官员问责制度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构建社保安全网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