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循环经济在我国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环境保护的角度、技术范式的角度、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等不同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
当前,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循环经济作出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和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现状,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和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新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系统观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2)新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在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它强调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在生态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新价值观。循环经济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再将其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认为其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生产观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中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建立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人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