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前复习:概述
【摘要】环球网校温馨提示:心理咨询师考试已进入备考阶段,为了大家能更好的系统复习,心理咨询师频道为心理咨询师学员整理了“2017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前复习:概述”,主要讲社会心理学考点。请仔细阅读。
一、定义和研究范围
1、定义:育它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即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924年,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1925年,乌德认为,“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3)综上所述: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1936年,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B=f(P,E)。其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及其人格特征有关。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3、研究范围(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二、社会心理学简史
1976年,霍兰德认为,可以划分为哲学思辨(启蒙期)、经验描述(形成期)、实证分析(确立期)。
1、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思想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是混杂在一起的,很难把“纯”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分离出来。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制约,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性。人类行为及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康德和卢梭认为人性具有潜在的“善”,使人趋恶的是社会的邪恶,改变人性的前提是改变社会。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决定,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性。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和邪恶的,须受法律的强制。
2、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包括(1)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从进化的观点探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模式的变化(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一是拉扎鲁斯《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1859);二是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三是冯特,历时20年(1900一1920)出版了10卷本《民族心理学》,萨哈金(1982)指出:“民族心理学所关心的就是社会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在《模仿律》(1890)中,塔尔德用模仿解释人的社会行为。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中主张社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而是一种结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列朋的《群众心理学》(1895)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高峰(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受达尔文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一书中,指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并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等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基础是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性本能,以及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这些概念是在《梦的解析》(1900)、《精神分析引论》(1917)中提出的。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3、实证分析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从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使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两位先驱是特里普力特和德国学者莫德。态度测量领域是瑟斯顿(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的结构,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即瑟斯顿态度量表)和李科特(对量表进行简化,使态度测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手段)。二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二是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三是开始重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专栏:中国社会心理学简史
①1919年,陈大齐用问卷法调查了北京高小女生的道德意识②1922年,刘延陵翻译出版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③1922年,张耀翔进行了中国最早的民意测验④1924年,陆志伟《社会心理学新论》⑤1929年,潘叔《社会的心理基础》⑥1946年,孙本文的两卷本《社会心理学》⑦1949年至1978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在大陆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后,却开始蓬勃兴起⑧1979年,《光明日报》发表王极盛《建议开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⑨1981年,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筹备会⑩1983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简讯》,后改为《社会心理研究》。
专栏: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并应用到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他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
专栏: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莫基人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三、研究方法
1、主要原则(1)价值中立: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研究客观公正。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2)系统性: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并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3)伦理: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欺瞒、恫吓等注意不良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主要守则:①制定计划要评估道德可接受性②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说明情况征得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说明,求得理解③采取保护措施④被试者有退出研究的自由⑤对资料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⑥不建立工作外的其他关系。
2、主要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档案(1)观察法:通过感官或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①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基本上地干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可能提供一些其他的经验数据。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②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观察者通常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作为被观察者群体中的一员进行观察,并应尽量减少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2)调查法(询问法)。分为口头(访谈)和纸笔(问卷)①访谈法:直接搜集资料,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不是普通的聊天,要取得成功,必须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取得积极配合。还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②问卷法:问卷一般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题目+前言、指导语+结束语、问题及备选答案+人口学数据的记录+计算机编码。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高,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二是收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主要原则包括:目的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避免出现歧义)、非暗示性(避免暗示与诱导)、适度规模(尽量针对特定主题,不要牵涉面太广)(3)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大。个人既往史、成长报告,属于档案法的应用。
3、研究结果:存在“生态学效度”,不能任意推广到现实情境中,学习理论时,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是因其研究绪论解释力较弱。
四、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体现:能帮助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1)起源于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和华生是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后来霍尔,特别是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20世纪50至60年代米勒、多拉德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后来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沦(1963)(2)学习的机制: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狗形成铃声——食物的联想“纳粹”)、强化与模仿(3)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通过对他人学习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包括四个过程:注意、保持(是模仿发生的前提)、动作再现、动机。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询师论坛,将有更多心理咨询师考友与您一起备考。
编辑推荐:
【摘要】环球网校温馨提示:心理咨询师考试已进入备考阶段,为了大家能更好的系统复习,心理咨询师频道为心理咨询师学员整理了“2017年心理咨询师三级社会心理学考前复习:概述”,主要讲社会心理学考点。请仔细阅读。
2、社会交换论:霍曼斯(1)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2)五个命题:成功(得到奖赏则重复行为,奖赏越多频率越高)、刺激(相同刺激引起相同或相似行为)、价值(结果越有价值,重复可能性越高)、剥夺-满足(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小)、侵犯-赞同(没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侵犯;得到奖赏或受到处罚,赞同)命题。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是扩大满意度、减小不满意度,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和减少代价。布劳发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的自愿活动。(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提供社会心理学概述知识)
3、符号互动论:詹姆士和米德(1)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2)基本假设是: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4、精神分析论(1)主要概念包括: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性本能)、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2)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3)新精神分析学家包括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里克森等(不包括荣格)。霍妮批评“力比多”说,认为行为与人格发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认为后天因素在神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询师论坛,将有更多心理咨询师考友与您一起备考。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心理咨询师工作前需要了解的咨询常识2024-10-23
- 心理咨询师应该为来访者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2024-10-22
- 心理咨询师分享:什么才是真正的抑郁症?2024-10-22
- 资深心理咨询师分享:助人周期2024-10-21
- 心理咨询师分享:焦虑症的几种表现,别等到晚期才发现!2024-10-21
- 这9个想法,可能让人们拒绝心理咨询师2024-10-18
- 心理咨询师分享:讨好型人格的五大特征,怎么改变?2024-10-18
- 心理咨询师分享:教你减少内耗的几种方法2024-10-17
- 提升自我效能感,心理咨询师建议您试试这8种方法2024-10-17
- 心理咨询师备考知识点分享:心理常识(九)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