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级药士考试辅导: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抗细菌感染的早期天然免疫应答是由天然免疫各因素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起到杀灭细菌、诱导炎症反应及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是机体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而获得。其作用并非针对某一种病原体,故称非特异性免疫。
(一)屏障结构:
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①机械阻挡;②分泌杀菌物质;③正常菌群的拮抗。
血-脑脊液屏障:是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主要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吞饮作用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婴幼儿的血脑脊髓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共同组成,此屏障可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妊娠3个月内,此屏障尚未完善,若母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则可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
(二)吞噬细胞
1.吞噬细胞种类:
①大吞噬细胞,包括血中的单核细胞、组织中巨噬细胞;
②小吞噬细胞,主要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2.吞噬和杀菌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
①识别与结合:吞噬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并结合;
②吞噬:形成吞噬体;
③消化: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与吞噬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经溶酶体内的活性酶的依氧或非依氧机制发挥杀菌作用。
3.吞噬作用的结果
①完全吞噬;②不完全吞噬:病原菌虽被吞噬但不能被杀死,并在吞噬细胞中受到保护,可通过游走的吞噬细胞经淋巴液或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部位引起病变。如结核分枝杆菌、布鲁菌、伤寒沙门菌等胞内寄生菌。
(三)非特异性免疫分子包括的物质
在正常体液和组织中存在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菌作用的可溶性分子,主要的有:①补体;②溶菌酶;③急性期蛋白。
二、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
(一)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
1.胞内菌的概念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细胞内的细菌称为胞内菌。根据胞内菌的寄居特征,又可分为兼性胞内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布鲁菌、嗜肺军团菌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和专性胞内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等)。
2.胞内菌感染的特征细胞内寄生、低毒性、呈慢性过程、往往有肉芽肿形成,并多伴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3.抗胞内菌感染免疫特点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1)CD4+T细胞通过MHCII类分子的抗原递呈途径发生免疫应答,在抗胞内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2)CD8+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杀伤和破坏胞内菌感染细胞,使细菌散出,再经抗体或补体的调理作用,被吞噬细胞消灭发挥抗胞内菌感染作用。
(二)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
①主要依靠抗体,即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使外毒素失去毒性发挥免疫作用。抗毒素与外毒素B亚单位结合后改变了毒素分子的构型,使毒性部位A亚单位不能发挥毒性作用;
②细胞免疫在某些胞外菌感染的防御中,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局部炎症反应及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也起一定作用。
③抗毒素与外毒素形成的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三)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
1.胞外菌的概念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病原菌称为胞外菌,通过产生内、外毒素等毒性物质的作用和炎症反应致病,如各种化脓菌、破伤风梭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埃细菌等。
2.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特点
(1)粘膜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由集合粘膜淋巴组织和弥散的相关淋巴组织组成,广泛分布于粘膜固有层中。产生的分泌型IgA是抗粘膜感染的重要机制,系统中的M细胞在运输病原菌、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2)抗体的作用以特异性抗体为中心通过抵抗细菌粘附侵入;调理吞噬、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杀灭破坏菌细胞;中和细菌毒素的作用;最终清除病原菌及毒素。
小编推荐:2012年卫生资格考试成绩查询专题
查看更多:卫生职称考试
最新资讯
- 2022年药学职称考试高频考点:钾代谢障碍2022-02-10
- 2022年药学职称考点精讲:干扰素药理作用2022-01-28
- 2022年药学职称重要知识点: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2022-01-25
- 2022年药学职称考试考点分享:缺血-再灌注损伤2022-01-11
- 2022年药学职称备考知识点:四环素类不良反应2022-01-10
- 2021年药士\药师\主管药师备考难?快来领取复习宝典!2020-10-27
- 2020年卫生资格初级药士/药师/主管药师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2019-12-06
- 2019年主管药师考试大纲汇总2019-01-21
- 2019年主管药师考试大纲之专业实践能力2019-01-21
- 2019年主管药师考试大纲之相关专业知识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