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乡规划师 >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 > 城市规划师城市经济学复习指导

城市规划师城市经济学复习指导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城乡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第一节  复  习  指  导
一、概述
(―)了解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范畴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科十一门以城市系统为对象,研究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揭示城市形成、发展及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规律的应用性学科。它系统地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城市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要素组织,研究城市经济性地运营的措施和方法.因此,城市经济学在认识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1.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最早涉及城市经济问题的是20世纪20年代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的研究。早期研究以美国的伯吉斯(Burgess)、黑格(Haig)和霍伊特(Hoyt)为主要代表,他们侧重于研究城市的土地经济,探讨城市发展中的内部结构和用地布局,试图解释关于城市土地的使用和地理位置的决定因素。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Wilbur Thompson)的《城市经济学导言》(The Introduction to Urban Economics)―书的出版,标志着城市经济学从广义的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城市经济学。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城市经济学是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并与城市问题的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一般认为,城市经济学主要可划分为宏观城市经济学和微观城市经济学。宏观城市经济学把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以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城市与邻近地区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为研究内容,采用总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城市与地区经济及国民经济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微观城市经济学以城市内部的经济问题作为其研究内容。它以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为依据,是在综合马歇尔和新古典学派的方法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还出现了一种综合微观与宏观分析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它将城市经济内部各个部门的“个量分析”,同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结合在―起,形成了城市和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综合城市经济学研究体系。
  3.城市经济学的若干特征
  多学科性、广泛分布的外在性和规模经济的特性、地理空间属性。
(二)了解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经济学对城市规划的贡献包括对城市增长和规模的预测,分析城市可能取得的经济资源和消费需求;对具体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调控的对策建议等,最常见的还在于运用投资估算技术评估各类规划方案以帮助政府和投资者决策,此外还包括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保障规划方案的实施等。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既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城市经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制约和促进的关系,以及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平衡与协调发展;又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城市建设的各项功能、城市的布局和各项指标。对现阶段矛盾突出的城市、土地、住房、交通运输、环境、以及城市的合理布局等问题,也都从经济方面加以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学具有相对广泛的研究范围和较强的综合性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
二、供需理论及其应用
(―)了解供需理论
    供给与需求这两个术语是指人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时的行为。供给与需求是促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市场经济中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
    1.供给与需求曲线
    在一种物品的市场价格和这种物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定的关系。这种价格与购买数量之间的关系可由―条曲线来表示,经济学上称其为“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市场价格和生产者所愿意供给的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它是从西南方向东北方上升的曲线,即价格的升高会带来生产量的增加。
    在市场上发生作用的力量彼此相等时的那个价格和数量水平,就是市场价格均衡。在这―价格和数量水平上,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愿意出售的数量;因此,在这个水平上,不存在价格或数量变动的趋势(除非某―事件的发生使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
    在市场经济中,买者与卖者的行动自然而然地使市场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变动。
    2.熟悉弹性及短期和长期均衡
    对于供需变化,不同的物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会不同。经济学上称之为供需的价格弹性。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如果对价格变化反应不大,则是缺乏弹性。或者说是趋于刚性的。通常,生活必需品倾向于刚性,非必需品及奢侈品倾向子弹性。供给与需求在短期与长期中的状况是不同的。
  3.供需与政府政策
  政府可以利用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通过对价格的控制来达到调节市场运作的目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政府会通过价格控制来政变市场的状况,例如规定价格上限。现在很多政府转向采用补贴而不是价格管制的方法来实现社会福利,这种补贴不会自接影响市场供给,因而不会引起短缺现象。
(二)熟悉城市住房市场
  住房市场是由多种不相同又相关联的市场和次级市场组合而成。住房市场的特性是在短期内供给非常缺乏弹性。公有福利性住房部分的存在也影响着商品住房的供给市场。
  影响住房消费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情况、家庭人口构成、传统的居住文化等。
  住房需求所存在与一般商品不同点还在于它的投资价值。
三、外部性经济问题
(一)掌握外部性经济的概念
  外部效果问题也就是项目经济的“外涉性”问题,所谓“外涉性”,就是为了自身目标而努力的人和部门,在努力的过程中或由于努力的结果而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或给他人或其他部门带来麻烦和损害的现象。这种正的或负的效果一般不会计人前者的费用或效益。所以这种后果是外部性经济问题。它可以影响某些部门和个人的经济效益。
  部门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正效果是城市产生、扩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城市的空间聚集优势表现为各种活动的外部性互补作用。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城市地域中向心递增,而在城市外围则逐渐减弱,这种空间上的序列变化体现为城市土地的级差效益。收取级差土地使用费或“级差”地租是调节和在全社会分配这种利益的一种手段。
(二)熟悉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导出了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当外部性经济问题引起市场配置资源低效率或失效时,政府可以对某些行为直接进行管制或运用市场规律将外部性经济内部化。即微观经济单位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政府可以通过对那些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收费和补贴那些有正外部性的活动来使外部性经济内部化。
(三)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足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原因。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尤其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由于环境的外部性,致使外部费用不能反映在价格信号上,无法通过其产品的价格杠杆来控制排污量。因此,经济学家开始寻求将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影响内部化的方法,并探索与环境相关的种种经济学概念和分析方法。建立在福利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环境经济学最终成为了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2008年新版课程即将陆续推出
?2008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网上远程辅导方案!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城乡规划师资格查询

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城乡规划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