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之社会发展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
收藏
城乡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二、社会发展
(一)熟悉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即指社会运行中所遵循的规律或所形成的模式。
(1)社会需要
马斯洛关于需要的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分为:第一层次,生理需要;第二层次,安全需要;第三层次,友爱需要;第四层次,尊重需要;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人们首先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得到高效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新的需要成为现实行为的推动力,社会在人类不断去追求满足自身新的需要的过程中得到运行的动因与力量,使其运转过程具有持续性。
(2)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行为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的感性活动。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能得到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结成的这种合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社会系统运行的平衡性、协凋性以及方向性。
(3)社会管理与控制
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就是通过有组织地利用社会规范对其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施行管理、调节与约束的过程。社会管理与控制由实施控制的机构,控制规范体系――制度以及控制手段与方式等基本要素构成。
(4)社会变迁与进步
社会学研究中把社会的日新月异、新旧交替现象称为社会变迁。它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熟悉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Rose)首次提出来的。罗斯认为,在人性中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对人的行为不再起约束作用,出现了越轨和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必须有一种新的机制来维护社会秩序,这种新的机制就是社会控制,凡是利用任何社会或文化的工具,对个人或集体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调适和发展的,都可以叫做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三)熟悉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历史循环论、社会进化论和社会均衡论。
(1)熟悉社会发展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即人们为了调控社会运行的状况、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而对社会的有关系统、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规划。社会发展指标就是描述和评价社会整体及各方面存在和运行状况的项目及其数值(包括数字、图表、符号等)。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个社会或社会中的一个系统的存在和运行状况,必须采用―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项目所结合而成的社会指标体系。
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一)熟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流派
主要有景观学派、社会生态学派、区位论学派、行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以及时间地理学派。
(二)熟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由于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变化是新的劳动地域分工,这就是国际性或国家尺度的劳动分工以及跨国企业的世界性经济支配。其典型表现类型是,高附加价值的金融、贸易公司总部职能集中于世界城市的中心部,办公职能和研究开发职能集中在世界城市的郊区,而生产部门则广泛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第二个最重要的变化是经济结构的软化。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空间结果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非工业化;二是大城市圈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离心化;三是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生产、处理信息和知识的世界城市化。人口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三个方面。
影响城市形态及其结构变化的力量主要有二:分散力与集中力。
四、城市社会问题
(一)掌握老龄化问题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问题。按联合国的相关规定,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关。出生率越低,人口老龄化进展越快;反之,出生率提高,人口就会向年轻化转化。
(二)熟悉就业问题
从广义上看,就业就是指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的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劳动。从狭义来讲,只有当从事某种劳动与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被认为是就业。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时,可能产生三种情况:(1)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部分劳动力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力未得到充分利用,这就出现失业现象。(2)劳动力的供给小于社会经济对劳动力的需要,这时一部分生产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3)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互相适应,失业现象消失。
经济的不发展是造成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但就业还要受到―些经济因素以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熟悉贫穷问题
所谓贫穷就是当人们缺少满足他们生活基本需要的手段的状况存在时的现象。一些研究者企图制定一个比较固定的标尺以衡量贫穷。这就是所谓的“贫穷线”。在这条线之下,就开始有了贫穷;在这条线之上,贫穷就到此为止。贫穷线经常包括了关于人类基本物质需要的判断。所谓基本物质需要,看法有所不同,计量方法也有不同。
(四)熟悉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各种破坏作用。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全球性社会问题。
五、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了解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方法
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件法等几种。访谈法是指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有日的的谈话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其包括访问和座谈。问卷法是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的―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二)了解城城市社会学经验研究法
城市社会学研究中运用的经验研究方法主要有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和社会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可用于理论研究,又可用于经验研究。社会实验法是把研究对象置于人为设计的条件控制中进行观察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迄今为止最严密、最科学的经验研究法。
(三)了解城市社会学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法:包括矛盾分析法、社会因素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及行为心理分析法。
2.社会统计分析法:可分为描述性分析和说明性(解释性)分析。统计分析常用的统计量有频数和频率、众数值、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应试者应阅读以下方面的参;考书:《社会学概沦》、《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城市社会学》等相关内容。
(一)熟悉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即指社会运行中所遵循的规律或所形成的模式。
(1)社会需要
马斯洛关于需要的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分为:第一层次,生理需要;第二层次,安全需要;第三层次,友爱需要;第四层次,尊重需要;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的需要是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人们首先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得到高效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突出地表现出来。新的需要成为现实行为的推动力,社会在人类不断去追求满足自身新的需要的过程中得到运行的动因与力量,使其运转过程具有持续性。
(2)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行为指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的感性活动。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能得到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所结成的这种合力的大小会影响到社会系统运行的平衡性、协凋性以及方向性。
(3)社会管理与控制
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就是通过有组织地利用社会规范对其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施行管理、调节与约束的过程。社会管理与控制由实施控制的机构,控制规范体系――制度以及控制手段与方式等基本要素构成。
(4)社会变迁与进步
社会学研究中把社会的日新月异、新旧交替现象称为社会变迁。它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熟悉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一词是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Rose)首次提出来的。罗斯认为,在人性中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对人的行为不再起约束作用,出现了越轨和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情况下,必须有一种新的机制来维护社会秩序,这种新的机制就是社会控制,凡是利用任何社会或文化的工具,对个人或集体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调适和发展的,都可以叫做社会控制。社会控制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三)熟悉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历史循环论、社会进化论和社会均衡论。
(1)熟悉社会发展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即人们为了调控社会运行的状况、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而对社会的有关系统、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规划。社会发展指标就是描述和评价社会整体及各方面存在和运行状况的项目及其数值(包括数字、图表、符号等)。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个社会或社会中的一个系统的存在和运行状况,必须采用―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项目所结合而成的社会指标体系。
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一)熟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流派
主要有景观学派、社会生态学派、区位论学派、行为学派、结构主义学派以及时间地理学派。
(二)熟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由于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变化是新的劳动地域分工,这就是国际性或国家尺度的劳动分工以及跨国企业的世界性经济支配。其典型表现类型是,高附加价值的金融、贸易公司总部职能集中于世界城市的中心部,办公职能和研究开发职能集中在世界城市的郊区,而生产部门则广泛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第二个最重要的变化是经济结构的软化。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空间结果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非工业化;二是大城市圈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离心化;三是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生产、处理信息和知识的世界城市化。人口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三个方面。
影响城市形态及其结构变化的力量主要有二:分散力与集中力。
四、城市社会问题
(一)掌握老龄化问题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问题。按联合国的相关规定,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关。出生率越低,人口老龄化进展越快;反之,出生率提高,人口就会向年轻化转化。
(二)熟悉就业问题
从广义上看,就业就是指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的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劳动。从狭义来讲,只有当从事某种劳动与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被认为是就业。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时,可能产生三种情况:(1)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部分劳动力无法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力未得到充分利用,这就出现失业现象。(2)劳动力的供给小于社会经济对劳动力的需要,这时一部分生产资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3)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互相适应,失业现象消失。
经济的不发展是造成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的根本原因。但就业还要受到―些经济因素以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熟悉贫穷问题
所谓贫穷就是当人们缺少满足他们生活基本需要的手段的状况存在时的现象。一些研究者企图制定一个比较固定的标尺以衡量贫穷。这就是所谓的“贫穷线”。在这条线之下,就开始有了贫穷;在这条线之上,贫穷就到此为止。贫穷线经常包括了关于人类基本物质需要的判断。所谓基本物质需要,看法有所不同,计量方法也有不同。
(四)熟悉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各种破坏作用。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全球性社会问题。
五、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了解城市社会学收集资料方法
主要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件法等几种。访谈法是指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有日的的谈话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其包括访问和座谈。问卷法是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的―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
(二)了解城城市社会学经验研究法
城市社会学研究中运用的经验研究方法主要有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和社会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可用于理论研究,又可用于经验研究。社会实验法是把研究对象置于人为设计的条件控制中进行观察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迄今为止最严密、最科学的经验研究法。
(三)了解城市社会学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法:包括矛盾分析法、社会因素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及行为心理分析法。
2.社会统计分析法:可分为描述性分析和说明性(解释性)分析。统计分析常用的统计量有频数和频率、众数值、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应试者应阅读以下方面的参;考书:《社会学概沦》、《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城市社会学》等相关内容。
编辑推荐
上一篇:城市规划师城市社会学概论
下一篇:08规划师规划实施管理评析题一
最新资讯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相关知识点2025-01-19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监督检测相关知识点2025-01-18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土地管理相关知识点2025-01-17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历史文化保护相关知识点2025-01-16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居住区规划相关知识点2025-01-15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村庄规划相关知识点2025-01-13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中心城区规划相关知识点2025-01-12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综合交通及海洋保护相关知识点2025-01-11
- 2025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会出新大纲吗2025-01-10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人口城镇化及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点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