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辅导之城市与城市发展(二)
(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
1、 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
阶段差异
农业社会的城市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城市内手工业和商业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
工业社会的城市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态,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而且促进了大量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同时,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塞、生态失衡等城市问题。
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力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
(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熟悉)(新)P9
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
(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
(2)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
(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
(2)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3)经济与技术因素。
(4)政策制度因素
三、城镇化及其发展
大纲要求
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2、熟悉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
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
(一)城镇化的含义(熟悉)P10
1、城镇化含义
(1)“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
①人口的集中。包括人口总量的集中,即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大;城镇点的增加,呈正密度的加大;每个集中点??城镇规模的扩大。
②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
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由分散的家庭到集体的街道,从个体、自给自营到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和集团。
(2)“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包括:
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③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④⑤
2、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普遍接受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指标)
计算公式:PU=U/P
其中:PU――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率
U――城镇常住人口
P――区域总人口
这一指标既直接反映了人口的集聚程度,又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这一指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应用这一指标作为城镇化进程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
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英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至少应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
相关连接: 城市规划师频道>>> 城市规划师论坛>>>
最新资讯
- 双十一钜惠:全年底价,城乡规划师课程8折起2023-10-27
-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教材2023-09-11
- 备考指导: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考点2023-07-31
- 2022年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免费资料2022-06-30
- 2022年城乡规划实务资料下载2022-06-29
- 2022年城乡规划师考试教材2022-06-28
- 2022年城乡规划实务免费资料2022-06-28
- 2022年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资料下载2022-06-28
- 2022年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免费资料2022-06-27
- 2022年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复习资料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