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1. 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环境联系性。
2. 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是一个典型的巨系统,其所有的系统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以及与环境的联系性。
3. 城市的政治系统构成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一是政治团体角度,二是市民之间的政治关系。
4. 城市文化系统的由精神产品的生产、传播、使用和储存四个方面构成,设计教育科研、文化传播、咨询服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展览、体育卫生等。
5. 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城市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
6. 城市的第一产业是城郊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特别是为城市供应副食品。
7. 城市的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和加工业,是现代城市中最活越的发展因素,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第二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8. 第三产业是在现代城市中为主导产业服务而发展起来的。
9. 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的。
10. 根据城市产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还可以把城市产业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服务性行业。
11. 城市的主导性产业是一座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它决定了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类型。
12. 城市的配套性产业是围绕城市的主导性产业而建立法站起来的。
13. 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提供一般性服务的部门,这是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产业。
14. 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15.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16. 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
17. 土地是一项资源,他的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使用价值、经济价值。
18. 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
19. 城市用地的归属:土地是国家的基本资源,对土地的拥有权限和归属,国家制定有相应的法律给予规定和保障。
20. 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方面,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通过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土地管理相协调的过程,以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城市用地,推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1. 城市自然条件的分析,包括资料的勘察、搜集和按规划阶段的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这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22. 自然环境主要分析:地质条件、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
23. 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
24. 在城市规划中的防震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在城市规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强度及地质、地形情况,安排相宜的城市设施、在规划布置中为减少次生火灾的损失,建筑不宜连绵成片,应留以适当的防火间距;矿藏 矿藏是地质条件之一,也是一种资源。
25. 影响规划与建设的气象要素主要有: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与降水等几方面。
26. 如果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转换夹角大于90度,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下风向。
27. 在全年又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避免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方向,工业及居住区一般可布置在盛行风的两侧。
28. 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即所谓“热岛效应”。
29. 地形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具体有以下方面: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之间的高差是对制高点的利用、用地的竖向规划、地面排水及洪水的防范等方面的设计依据;地面的坡度,对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地貌对通信、电波有一定的影响。
30. 城市用地评定的要求: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31. 城市用地评定的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2. 进行城市用地质量的综合评定,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用地评价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要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特性,抓住主导环境条件对之分析与评价;用地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要从环境能够的整体意义上考察他们相互作用及成果,综合的鉴定其利弊。
33. 对城市用地做出适宜性区划,一般将之分成三类:一类用地;二类用地;三类用地。
34. 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获只需稍加工程措施既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35.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案后才能修建的用地。
36.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37. 用地评定的成果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它是城市规划文件之一。
38. 城市用地的选择的影响因素:建设现状;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文化遗存;社会问题。
39. 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资源;用地选择应对用的公车功能地质条件做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环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注意保户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2025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会出新大纲吗2025-01-10
- 2025年《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人口城镇化及产业发展相关知识点2025-01-10
- 2025《城乡规划实务》备考重点分享:城镇职能及定位以及三区三线知识点2025-01-09
- 双十一钜惠:全年底价,城乡规划师课程8折起2023-10-27
-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教材2023-09-11
- 备考指导: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考点2023-07-31
- 2022年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免费资料2022-06-30
- 2022年城乡规划实务资料下载2022-06-29
- 2022年城乡规划师考试教材2022-06-28
- 2022年城乡规划实务免费资料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