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导游词:保定古莲花池
导游词写作一直是导游资格考试中科目五的一个重点,也一直是许多导游考生心中的一道坎,导游词写作需要将景点的特色,形成背景,以及景点背后的故事传说融会贯通。因此为了考生们得到充分的锻炼,环球网校导游证频道按为您整理了一篇导游词范文,为大家的导游词写作提供参考,请各位考生认真查看以下内容。
导游词范文:古莲花池
亲爱的游客朋友,所看到的古莲花池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被称为“涟漪夏艳”。古莲池初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开凿,建于公元1234年。在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后的志书,就把它随俗称为“莲花池”。到了清代,兴建了莲池书院,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后来又扩建为皇帝的行宫,皇帝多次出游在此安寝。古莲池几经修建,达到了极盛。园内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卉,仙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交织成画,交织成诗。山水,楼台,亭堂,水榭(xiè)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并因此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古莲池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于世,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达到了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其中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北塘则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在外面看古莲花池小巧玲珑,进去以后您会发现这里和外面的喧嚣完全隔开了,显得十分的幽静。古莲花池可称得上是我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里面各式各样的古代建筑和文化,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让人不禁着迷其中。事不宜迟,下面就请您跟随我一起探索这颗古代的园林明珠吧。
(洒然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您眼前的这座亭子名为洒然亭。洒然既是写景,又是写人。因为此处地势略高,南邻深潭,西邻莲池的进水口,于是每当行人来到这里,便有清爽之感。除了地势,单单“洒然”二字,就已经有豁达洒脱的不羁之意。仔细思考一下,“洒然”二字似有几分佛家苦劝众生“放下”的含义。
您看亭下的楹联:“丹花绿树锦绣谷,清澜白石玻璃江”, 这对楹联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所撰。何绍基出生于1799,字子贞,号蝯(yuán)叟,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即公元1836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四川学政等职。道光二十年,即公元1832年在京城翰林院供职,其父何凌汉病故。扶柩(jiù)南行,入秋时返京。应朋友之邀,在保定小住。在朋友陪同下游览莲池书院,在洒然亭挥毫写下这副楹联。“丹花绿树”和“清澜白石”是莲池的写实,“锦绣谷”和“玻璃江”是写实基础上的比喻与升华,楹联写得有声有色,对仗工稳,堪称佳对。
(鹤柴)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面前这座建筑名为鹤柴。这里原本是养鹤的地方,那座六角攒尖亭名为"鸟隅",您可以看到亭子的四周还有着长长的走廊,供游客方便观赏美景和休憩。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鹤柴》中描写道:“高槐疏柳,白石苍苔,仙客羽衣,翩跹其下,伫轻鯈(tiáo)于春水,警凉露于秋宵,故是幽禽之胜宅也。”您看那里还有着两只铜制的鹤,虽然不及当年的翩翩仙鹤,但远看之下却也是别有风味。
说到鹤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便有了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您可以和仙鹤们合影一张喔,这样也许命运之神就会更加偏爱您呢。
(蕊幢精舍)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名为蕊幢精舍。蕊幢精舍听起来像是佛门弟子的用地,但其实它的建立只是为了点缀院内的景点,使得这里的风景更为协调,提升整体美感。乾隆皇帝的一首词则是最好的解释,“此莲池匪彼莲池,缀景聊观精舍奇。若论顾名思正义,藏经应效郝(hǎo)经为。”这首词既说明了蕊幢精舍并非佛地,同时拿藏经楼做例子,可见乾隆皇帝对古莲花池内的建筑已经熟悉到了出口成章的程度。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一生七次巡幸古莲花池,由此更可看出乾隆对古莲花池的喜爱。
(绎堂)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面前的这座建筑名为绎堂。绎堂也是"行宫十二景"之一。坐西朝东的平房有三间,前有抱厦,后有浅廊。这里原是习射的场地。清朝是游牧民族以"马上得天下"建立起来的政权,因此十分重视骑射技艺,清初李绅文重修莲池时即在此建有射圃。那么后来为何不直接叫“射圃”而改名为“绎堂”呢?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中说:“《礼》云:射之为言者,绎也。义取诸此。”原来,它是按《礼记•射义》中的意思而命名的。射,就是陈述自己的志向。乾隆皇帝在《莲池行宫十二景题咏•绎堂》中说道“绎堂小坐绎然思,六艺原应兼执之。设使工夫艰并及,不防力守一经为。”
清道光二十六年,即1846年时绎堂已不复存在,总督讷尔经额在莲花池的南部宽敞处重辟一区,为检阅五营兵技的地方,取名为"射堂"。现在的绎堂是在道光二十六年,即1846年的射堂遗址上按行宫时期绎堂的图样进行重建的。虽然建筑是重建的,但这里的历史气息却是没有泯灭。时光犹如一把双刃剑,带来死亡的同时也会带来生长,再坚固的建筑最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唯有历史留下的足迹从未消散,甚至愈发醇厚。
(不如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这座亭子名为不如亭。您可看到不如亭是六角,攒尖顶。在行宫时期,这座亭子叫"苍然一形亭",取自唐代元结的文句"山,苍然一形;水,泊然一色,吾之文境似之"。后来又更名为"霞亭"。据光绪五年,即1879年郭云丰的《莲池台榭记》记载,那时这座亭已被称为"不如亭","旁一井,泉甘冽,亭南为蔬圃,故以“不如”名亭焉"。
我不如你,你不如我。生活中常用的句式,用在亭子上,又是什么意思呢?在春秋时期,孔子在面对学生请教农作物种植的知识,直言到“我不如农民”。并且说道统治者不必学习生产技艺,贯彻封建礼教和增强个人品格力量即可。如此一来,“不如”并不单纯的是自谦之词,而是夹杂了封建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思想。
(驻景楼)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驻景楼。您可以看到驻景楼的北面是红枣坡, 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绎堂》把这里描述为"层崖壁立,返照为多"。景,日光也,驻景楼便是以此得名的。驻景楼在行宫时期属于"绎堂"景组。现在我们看到的驻景楼是由1951年新建的文化馆改建而成的。
我不知道您看到“驻景”二字是否会联想到“驻颜”二字。“驻颜”意为容颜常驻,那么“驻景”是否意味着美景常驻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从古到今,无数人对容颜常驻趋之如骛,但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容颜常驻。但是每年的景色却都是相似的。春天来了,百花开,万物复苏;秋天到了,落叶飞满天,枯黄是本色。所谓驻颜是儿戏,驻景属常规。
(寒绿轩)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寒绿轩。寒绿轩是"行宫十二景"之一,建于红枣坡之北。寒绿轩前种植了数百竿竹子,寒绿森森,竹随风动,景色可谓美妙至极。方观承的《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寒绿轩》中有云:"时于檀栾(luán)茂密中披襟匡坐,可以佐静宜幽"。轩名取意于宋代欧阳修《刑部看竹效孟郊体》中的一句诗,"竹色君子德,猗(yī)猗寒更绿"。在寒绿轩的南部有个宅院,叫"竹烟槐雨之居",宅名取自宋代吴文英的《梦窗词•数日西风》之句"绿水暂如许,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
在您眼前的这座建筑是2002-2005年按行宫时期的形制进行重建的,已经改为了"莲池书院展览"的三个展室。第一展室介绍莲池书院的沿革和基本情况,第二展室介绍"乾、嘉、咸、同"时期的老师孙嘉淦(gàn)、章学诚、祁韵士、王振纲等,第三展室则介绍光绪时期的老师黄彭年、张裕钊和吴汝伦的办学特色。里面的特色展品有齐白石的《莲池书院图》、莲池书院法帖拓片、书院学生考卷以及书院师生的一些书法作品。
(绿野梯桥)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这座三拱梯形桥名为绿野梯桥。该桥始建于元代,公元1227年建成,于1965年进行了维修。绿野梯桥是依据唐代宰相裴度的别墅“绿叶堂”进行命名的。据“莲池十二景图”标注,此桥全长9.65米,宽2.65米,最大跨径2米。这座桥通体由汉白玉石砌成,桥栏透雕净瓶莲叶。主拱上的吞水兽,造型古朴浑厚,刀法粗犷洗练,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与赵州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绿野梯桥是莲池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由于年代久远,现已禁止通行。您看桥上那多年雨水也冲刷不下的磨损痕迹,千年的时光,大概就是一个人活了十五辈子。但人,永远跑不过时光,物是人已非,不管是权力滔天的霸主,还是普通平民,终归化为历史的烟尘。
(含沧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同为莲池十二景的含沧亭。您可以看到含沧亭是一座桥亭,也叫廊桥或桥廊,上亭下桥,南北两侧的檐柱间设有护栏,既可供游人过河,又可供游人避雨或休憩。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含沧亭》是这样描述含沧亭的,"亭跨池东水上。西挹瀰淼,东注石窦,湍飞流激。每凭风延咏,如闻濯缨之歌。"还有这个亭名是取意于孔子和孟子对《沧浪歌》的阐释。《孟子•离娄上》记载:“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句诗词的解释很简单,“水清我就用它来洗帽子,水浊我就用它来洗脚”。
其实,对诗词的解释犹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沧浪歌》并不是劝人出世避祸,独善其身的,而是强调人不仅要刚直进取,要有豁达的心胸;也有人认为《沧浪歌》揭示的是荣辱、得失、祸福、存亡都不是别人强加给您的,而是取决于您自己的选择。相对于第一种看法,我更赞成第二个观点,现实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就注定会有什么后果,一切都取决于自己。不知道您更喜欢哪一种解释呢?
(直隶图书馆)
亲爱的游客朋友,在您面前的是一座图书馆,名为直隶图书馆。您可以看到直隶图书馆为一座两层西式楼房。它的建筑面积为240平方米。于1908年,直隶省提学使卢靖筹款,在古莲花池东部建立了"直隶图书馆",卢靖亲笔书写了馆额"直隶图书馆",于宣统元年,即1909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收藏图书2000余种,供平民借阅。值得一提的是,直隶图书馆是长江以北地区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已经超过了百年。
开放之初,为了限制读者人数,进馆阅览需要购买门券,每券收铜币两枚。在1912年,曹锟在保定发动兵变,直隶图书馆被迫闭馆。1914年重新开馆,读者逐渐增多。1924年以后,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图书馆再一次被迫闭馆。1928年,直隶图书馆更名为河北省立第二图书馆,取消门票制,实行免费阅览。1932年,更名为河北省立莲池图书馆。随后几经转折,历经沧桑,直隶图书馆在解放后最终演变成如今的保定市图书馆,成为国家兴办的市级综合性共图书馆。
(东碑廊)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东碑廊。您可以看到东碑廊在春午坡的东侧,有廊八间。其中有清代乾隆、嘉庆皇帝“巡幸”莲池时赐给直隶督抚疆臣的御制诗碑;有自明代万历十五年至民国二十二年,即公元1587年一1933年历代修葺莲池或创办书院、设置行宫的碑记。碑廊中还有莲池管理处搜集来的清代康熙和道光年间立的《重建张光禄井亭碑铭》、《张罗彦赞碑》和《那彦成紫光阁画像赞碑》等,这些诗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例如为纪念张罗彦而立的两碑碑文中反映出了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巨大声势,这可与正史相互进行参证。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分东、西两路进击北京,一路势如破竹,于三月十九日攻占北京。同日,将军刘芳亮的东路军包围了保定。以张罗彦为首的明朝官吏,在北京已经被攻克的情况下,仍留守孤城,坚持抵抗。碑中所谓“煤山消息正疑猜,两地孤城势已摧”,正是描写当时的这种情况。起义军经过六天的激战并利用敌人内部矛盾里应外合,才于三月二十四日攻破了保定城池。城池被攻破后,张罗彦全家自杀,自己也吊死在张府花园的井亭内。自古以来,诸侯争霸之战不断,战火不息,都说乱世出英雄,而张罗彦虽然是明朝的一个普通官吏,但他为国捐躯、拒不投降的爱国情操同样让人不禁内心敬佩,为他的牺牲而深感惋惜。
(春午坡)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就是春午坡。清朝乾隆皇帝曾在这里留诗,云:“菁莪(é)雅化辟莲池,秀障当门春午披,漫爱牡丹花富贵,濂溪爱处正宜思”。“濂溪”是周敦颐的称号,而周敦颐最爱的便是这一池莲花。这首诗意在赞美莲池景色十分迷人,劝世人不要一味贪求富贵,要学习濂溪先生对品德的操守。这一景一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世人德行的期望。
在古老印度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些流传于民间的文学作品之中,莲花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些美好和善良、圣洁与宽容而又大度的品质。在那些宗教礼仪上,莲花同佛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密切,甚至可以说“莲”其实就是“佛”的象征,常用于佛教礼仪之中和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上。
(濯锦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面前的这座亭子名为濯锦亭。濯锦亭四角重檐攒尖顶,周围柳荫浓蔽,南面临水,这可是一个夏日观赏荷景的好处所哦。相传濯锦亭建于元代,园主人乔维忠的侍女经常在这里浣纱,因此当时的人摘取唐代诗人杜甫的《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中"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的末句的头二字“濯锦”为之命名。当时杜甫在成都的住所旁边有一个地方名为浣花溪,相传在浣花溪漂洗织锦能够使得锦布的色彩更加鲜润,因此又被称为"濯锦江"。您看下方的亭联“天边月到平台迥,林际花藏曲坞深”,这对亭联为中国文联主席高占祥所书。濯锦亭周边花树环绕,是不可多得的一处幽静之地。
(高芬阁)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高芬阁。高芬阁也是"行宫十二景"之一,高两层,四周有廊道,南与藻泳楼相望。您可以看到高芬阁的南侧有平台伸向水中,那是特意为便于赏荷而设置的。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高芬阁》中描述说:“每当风清月晓,翠盘擎露,红萼(è)卷凉,襟袖之间,别饶肃爽。”借用《晋书•郗鉴传》赞语“高芬远映”的词句来赞美荷花高洁的节操灿烂犹如日光,远照四方。下面有阁联"林荫晴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是由清代有"淡墨探花"之誉的书法家王文治所撰写的。乾隆皇帝曾在《莲池行宫十二景题咏•高芬阁》中写诗赞美其祖父的书法与屏风上的画交相辉映,足以称为"高芬",用于芬阁也不为过,何必借用《晋书》的话。
(藻泳楼)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看到的便是藻泳楼。楼名“藻泳”,是因为藻泳楼后南塘中的绿藻在水中漂游,十分惹人注目。乾隆皇帝的《莲池杂咏》说:“藻漾波心致可凭”,这是写初春时节南塘中的“藻泳”。由此看来,楼名“藻泳”,贴近自然而又令人感到亲切。藻泳楼下层当年名为“澄镜堂”,堂上悬有“理笏(hù)”二字匾额,出自“海岳拜石”的典故。据历史记载,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fú)曾出守无为军州,到任的第一天,看到衙署内有一块巨大的太湖石,形状奇丑,大喜道:“此足以当吾拜!”遂肃然整衣正冠,持笏下拜,并呼石为兄,这一典故因而留传于后世。我很好奇现在我们生活中是否还有这种人存在呢,能够呼石为兄,这个米芾想必是一个十分坦率之人呢。
(宛虹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来到的是宛虹亭。宛虹亭是"莲池行宫十二景"之一,在曲步桥之南。现在此亭为重檐八角攒尖顶,两层,高12米。宛虹亭四面临水,因此又名"水中亭"或"水心亭",1931年改称"临漪亭",而宛虹亭因与旁边这座宛虹桥同字而更加广为人知。“宛虹”二字的秀美和这片古香古色的园子倒是十分相称。
行宫时期,这座亭是五柱虚敞的圆形攒尖顶亭,状似斗笠,因此又被叫做"笠亭"。光绪年间,改为八角形。柱联"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为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所题。乾隆皇帝在《莲池行宫十二景题咏•宛虹亭》中赞叹说:“垂虹宛宛跨堤濆(fén),一笠横空与半分。却是清波无我见,亭桥入影总沄(yún)沄。”宛虹亭,宛如彩虹般的亭,多么美的名字啊,我猜您一定十分喜欢这里呢。
环球网校小编温馨提醒:以上内容就是环球网校导游证频道为您整理汇总的“2019年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导游词:保定古莲花池”,更多导游相关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请您点击下面按钮进入题库免费下载。
最新资讯
- 2024年各省导游证面试导游词汇总2024-08-14
- 2023年各省导游证面试题目问答题汇总2023-12-22
- 导游证黑龙江面试200道知识问答题2023-12-19
- 福建导游证面试200道知识问答题2023-12-19
- 吉林导游证面试问答题231道2023-12-19
- 江西导游证面试资料:210道问答题2023-12-19
- 广东导游证面试景点及知识问答题2023-12-19
- 导游证面试考试参考资料:景点及知识问答题2023-12-18
- 2023年全国导游证考试面试复习资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导游证面试考试问答题【免费获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