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导游证考试民族风情导游词:淮北民风民俗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2021年导游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考试时间等相关信息。点击查看>>>2021年全国导游证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汇总。
2021年导游证考试民族风情导游词:淮北民风民俗
【相山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古相山庙会。古时,每春秋两季,我市境内地方官员都要到相山显通寺举行祭礼,祈求神灵保佑平安,降福于民。而周边民众则于农历三月十八日左右来此庙敬献香火。建国后,庙会曾经改成物资交流大会,高峰时可有十余省市、数十万客商和群众赶会。近年来,赶庙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休闲、踏青的传统文化活动。
【音乐舞蹈】淮北市民间音乐舞蹈源远流长,门类繁多。由于风土、语言等原因,虽长期相互各有渗透,但仍保持着一定的区域性特色。
唢呐:俗称喇叭。淮北市唢呐艺人多分布在市郊农村,他们自由组班,每班五至七人不等,为民间婚丧嫁娶、节日欢娱时所聘用。演奏的曲牌因环境场合而异,一般办喜事常用“凡字四调”、“叫句子”、“柳金”等曲牌,并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戏曲、曲艺吹奏。
腰鼓:腰鼓气氛隆重、热烈、节奏性较强。一般以多支腰鼓组成腰鼓队演奏,边击边舞或配以节奏强而有力的词曲伴唱,或在短暂的停顿用夹以简捷雄壮的口号渲染气氛。腰鼓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较为流行,以后日渐冷落,1978年以来,市区部分中小学又恢复了这一活动,多用于重大节日游行队列。
狮子舞:狮子头是用纸制成型,狮子身为布毛合制的狮皮。由二人合演,相互协调配合,模拟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毛、舔毛、搔痒、打滚及加有艺术色彩的各种表演。引狮者一人,执彩球戏狮。它流行于市郊农村, 分厂矿俱乐部也开展此项活动。
龙灯:龙灯的龙身是用竹木扎成骨架,一般七至九节,龙头造型生动、雄伟,口、须、角、目栩栩如生,“龙衣”(龙皮)用布绘以龙甲,头尾各节有一木棍支撑龙身。表演时每人各执一节,前有一人引珠、龙头抢珠、龙身各节及尾随龙头的活动而舞动向前。本以欢快的唢呐锣鼓伴奏。活动时,龙灯多与狮子、竹马、旱船等配合。
竹马: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马身骨架,蒙以纱布,外贴马毛(用彩纸剪成),马头可活动,马脖子及演员脚上均系铜铃。表演时,马身系于演员腰间,随着音乐和锣鼓节奏,用手操纵马头表演。
旱船:旱船的船身是用竹子和布结合扎成。表演时,船身生活系于女舞者腰间,前进时作行船状,另有一老船翁在旁撑船。
大头舞:大头舞是用马粪纸糊成一特大的人头造型,可根据需要或爱好塑成各种人物形象。如笑娃娃、老头、老妇、工人、农民等。表演时戴在演员头上,以造成与身体比例极不谐调的形象来产生艺术效果。1978年以来,大头舞常出现于重大节日游行队伍。市一些幼儿园、小学也开展大头舞活动。
高跷:高跷为演员腿上各绑一高跷进行表演的一种形式。高跷腿是在一根木棍上部安有脚踏板而成,根据踏高跷人的技术精劣而定高低。高跷演员各抢一戏剧人物,可演一段戏曲插白或一折戏;或表演扑蹀、丢叉等舞蹈动作。相山区任圩乡农村较为流行。
【民间美术】风行在淮北市的民间美术有剪纸、泥塑、扎花、刺绣等。风格朴实,多取吉祥、喜庆题材,内容有龙凤、鲤鱼、公鸡、麒麟、花鸟、山水、人物及各种装饰花纹图案等。
1973年10月,市工艺美术厂研究创制了煤炭画。此种画以煤炭为原料,突出了淮北煤城的特色。煤炭画立体感强,形象逼真,大方典雅,被称为“立体的中国画”,适宜于宾馆、客厅装饰之用。市工艺美术厂制作的煤炭画曾参加过广交会和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还出口至美国、日本、西德、朝鲜、英国、越南等国家。有八幅大型作品在中国煤炭工业部外事局和迎宾馆陈列。
【地方戏曲】淮北市是一个新建的矿区城市,因为人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所以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均有他们的观众。但这一地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当推淮北梆子戏、泗洲戏和花鼓戏。
淮北梆子戏:淮北绑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由于豫东与淮北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戏。淮北梆子戏的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二百多种曲牌。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藉以增强声调之节奏。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但仍具有地区特色。淮北市梆剧团,淮北市的厂矿、郊区、农村剧团在演出剧目时绝大多数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泗洲戏:泗洲戏原称“拉魂腔”,是淮北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苏北及鲁南等地区,约有200多年历史。据传,与江苏、山东的柳琴戏同出一源。泗州戏是由民间说唱发展起来的比较典型的板腔体唱腔剧种。其唱腔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在一定基调的旋律基础上,演员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灵活掌握曲调节奏的快慢、急缓和强弱高低,自由运用各种花腔调门,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艺人把这称为 “弦包音”(即丝弦伴奏必须跟着唱腔走),也叫“怡心调”(根据剧情自由变换腔调),尤其是女声唱腔,尾音翻高八度,委婉尽致、动人心魄,被群众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称。早期的泗州戏形式比较简单,它从一人敲板演唱,一人柳叶琴伴奏,逐渐发展到小戏班。泗州戏的艺术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分“单压”和“双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解放后,泗州戏在声腔艺术、表演艺术和剧目的创作、整理工作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除挖掘整理了《吕蒙正赶斋》、《樊梨花》、《小南堂》、《吵年》等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剧目,如《结婚之前》、《两面红旗》、《摔猪盆》、《喝面叶》等。
淮北花鼓戏:淮北市郊农村的集镇一直有花鼓戏小班社演出。这种班社五至十人,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出。一般不搭台子,围个地摊就可演出。淮北花鼓戏音调委婉,带有拖腔。不用弦乐,只用鼓板。生角穿件大褂,带上髯口,也简易化妆。旦角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上彩裙,自我表白角色。唱腔虽然曲调比较单调,但因吸收了淮北的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民间文艺】淮北市民间文学协会曾经搜集、整理、编纂了《淮北民间故事集》基本上将淮北地区长期广泛流传的故事整理了出来。从1987年到1992年之间,民间文学协会还搜集了当地民谚民谣二千余条,归纳为政治、气象、气候、农业等二十余项。在楹联的搜集、整理、创作中,魏启鹏受中国楹联学会委托,与人合作编注罧《中国名胜楹联·安徽分册》。上述情况,分别详述如下:
民间故事:
1、吴乐森编写的《陈毅让车》、《邓政委喂马》,这类民间故事属于人物范畴的民间文学。主要是通过对伟人平凡小事的描述,来歌颂伟人的高尚品德。
2、属于地域范畴的民间文学有:武时良编写的《烈山的传说》,吴广彪编写的《朔里与东方朔》,这类故事多长期广泛地流传在民间,主要是探索某地某所的由来,某地与某历史人物的关系等。
3、属于民俗范畴的民间文学有:傅立泉编写的《烧纸钱的由来》、高文畴编写的《清明节与介子推》等。
民谚民谣:
1、属于气象方面的民谚很多,对天气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长虫过道,大雨就到”,“月亮戴斗笠有风,月亮烤火有雨。”“雨后西南风,没有三天空”“老头活了八十八,没见东南雨来发”“晚霞行千里,早霞雨倾盆”等。
2、属于气候方面的农谚有:“热在伏中,冷在三九”“三九四九中心腊,冻死河里连毛鸭”“处暑去暑天不热,寒露添寒穿棉衣”等。
3、属于农业的谚语有:“九尽花不开,水果压满街”“头伏萝卜二伏葱,三伏里边种白菜”“立秋三天遍地红,寒露两旁看早麦”“枣树发芽种棉花,过了谷雨点西瓜”“六月六,打棉头,七月十五拾早花”等等。
4、属于地理环境的有“大风刮倒万丈碑,石碑滚了三个省”这是指建国前,相山属安徽、江苏、河南三省交界处。另外,还有属于政治、文化、风俗、传说等方面的民谣。
【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县),中路(宿县、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淮北花鼓戏的原始形式是民间的小型歌舞。劳动人民在农闲季节里籍以自娱,有时在进行这些民间小唱时,伴以舞姿。这些舞姿都是根据民歌的内容,模仿生产生活上的动作编成。后来,在舞蹈上又吸收一些民间杂技,如“四门八叉”、“顶人”等,使舞蹈加强了动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时编唱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段子,如西厢段三国段等,并渐渐由唱短段到唱长段,从一人单唱到两人表演(一丑一旦都由男子扮演)。后来,又经过花古戏人的长期实践,在内容上改变了唱本故事,开始演唱连台本戏,演员也随之增多,唱腔及表演艺术逐步提高,到解放后,达到了丰富多采,日益完美的地步。
淮北花鼓戏的剧目分大戏小戏两种,传统剧目有《王小赶脚》、《四宝珠》、《花园会》等一百七十多个。内容多反应当时人民的生活、劳动、习惯、性格,用当地群众的纯朴语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淮北花鼓戏唱腔大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八句子”和单出戏的专用调,如“货郎段”“西厢段”“黑驴段”等,旋律抒情优美,上下句对称整齐,组织较严谨;另一类是用于正本戏的板调,如“平板”、“寒板”等。叙述性强,变灵活,富于表现力。
淮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是有独特风格的,无论是身段、动作、眼神等,都有自己特有的一套,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淮北劳动人民的豪放、热情强悍的性格特,得粗犷、奔放而又朴实、诙谐。新整理的传统剧目《摸花轿》已拍成电影,受到观众的好评。
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淮北花鼓戏和淮北大鼓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北琴书】淮北琴书是地方曲艺的大曲种之一,它源远流长,积累丰富,旋律优美,板式繁丽,而且曲腔对文学载力强。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的曲段。它是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流行为苏西、豫东、皖北、鲁西南一带。据老艺人说:在没有洋琴伴奏的情况下,称“丝弦”,盲人演唱此曲种,群众称“瞎腔”,一人拉坠胡,足蹬脚踏板,口唱曲调,称“三张嘴”。师傅传授此艺术,徒弟必须先学“三张嘴”,才能学段子,学大部书。后来,有了洋琴,唱丝弦加上洋琴伴奏,叫唱 “洋琴”的,再后来,唱洋琴学会说大部书,才有“琴书”之称。唱琴书的“三张嘴”是敲琴、打板、唱曲。淮北琴书,历史悠久,确切年代,无法考证。
淮北琴书的音乐曲牌有《大八板》、《小五板》、《垛子板》、《慢板》、《快板》、《喜调子》、《哀调子》等曲牌。琴书开场前,先合奏一段曲牌《大八板》,群众称为“打闹台”,艺人称“拉拉场”(把观众吸引过来听书),优美、动听、欢快的音乐把观众吸引过来以后,即开始演唱小段,然后“开正本”(唱大部书)。淮北琴书在演唱小段之前,还有一段和观众交流的语言和唱段,以表现艺人谦虚和蔼的态度。
淮北琴书演出流传曲目多以人文戏为主,地方群众称其为“鞋筐子戏”。由于琴书历史悠久,加上老艺人不断创新,在演唱中也逐步出现了一些武戏。淮北琴书的曲牌《八大板》曲调鲜明,高低起伏,变化无穷,特别是坠胡伴奏,充分显示出它的特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导游证考试民族风情导游词。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导游证考试模拟试题、真题解析等备考资料,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
最新资讯
- 24年辽宁导游证大纲已公布:面试采取机考方式进行2024-07-08
- 黑龙江2024年导游证考试大纲已发布2024-07-07
- 24年内蒙古导游证大纲已公布:面试采用机考方式进行2024-07-05
- 24年湖南导游证大纲已公布:面试采用室内视频模拟的方式进行2024-07-05
- 24年西藏导游证大纲已公布2024-07-05
- 2024年青海导游证大纲已公布2024-07-05
- 24年广西导游证大纲已发布:广西导游证面试采取机考方式2024-07-05
- 24年新疆导游证大纲已公布:面试为人机对话方式2024-07-05
- 24年河南导游证大纲已公布:面试为室内模拟方式2024-07-05
- 24年四川导游证大纲已公布:面试方式为室内模拟和人机作答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