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证考试《全国导游基础》考点:汉族
导游证考试《全国导游基础》考点:汉族
一、汉族概述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人称“炎黄子孙”。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华夏”。
汉族是以“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了统一的、稳定的民族,又经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统与文化,得以发展成为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人口的民族。汉族不仅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至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1. 51%;在中国台湾地区,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汉族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用于书写汉语的文字称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现代汉字分为规范字和繁体字。大陆主要使用规范字,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主要使用繁体字。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汉族的图腾由龙与风组成,代表了世间阴阳、男女的平和,吉祥如意。
饮食上,汉族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人讲究烹饪,追求色、香、昧、形、器、意的完美结合,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服饰上,汉族曾经有着自己的华美服饰,称汉服。汉服在式样上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形式,交领、右衽是汉服的最大特点。各个朝代,因为崇尚不同的服饰颜色,形成了汉服中的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明赤的讲究。汉服随着1644年清军入关逐渐消亡,汉族也成了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
居住上,因为汉族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也因地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样式,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如北京四合院;居住在东北的汉族,为了保暖,其平房的墙壁和屋顶都很厚实;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的特点建窑洞;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建房则讲究飞檐重阁和榫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另有以马头墙、小青瓦为特色的徽派民居、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上海石库门民居等。
社会生活上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都创造出了许多中华文化辉煌的业绩。
二、汉族的主要节日习俗
根据国务院令,从2008年1月1日起,除春节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成为全国性法定节日。
(一)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古称“正旦”“朔旦”“元旦”(民国时期,将公历引人中国,称公历的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蒙古、壮、布依、朝鲜、侗、瑶等族也过此节。
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我国古代居民在岁尾年初之际,用一年的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并歌舞戏耍,举行各种娱乐活动,逐渐形成了新春佳节。
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以下的内容:操办年货、做新衣、祭灶、掸尘、贴春联、挂年画、祭祖、迎神、吃团圆饭、守岁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寓意:年年升高)、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玩花灯等。
除夕之夜,即年三十晚,家家团聚,吃团圆饭,闭门团坐待旦,谓之守岁。
贴春联、挂年画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人们相互走访祝贺春节,是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
闹元宵,正月十五日为每年第一个望月(月圆之夜),称为上元节,也称元宵节,是春节活动的又一次高潮和结束。在元宵节之夜有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南方称汤圆、汤团)等活动和习俗,象征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元宵耍灯起源于汉代,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盛大节日,各地区各民族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活动。
(二)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鬼节、冥节、踏青节,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中国三大鬼节。它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除汉族外,彝、壮、布依、满、侗、瑶、白等族皆过此节。节期在农历三月,冬至日后的第105天,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演变为节日。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所以人们常合并称为清明寒食节。
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墓、烧“包袱”、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其中扫墓秦以前已有,唐代成为定俗,宋代得到沿袭,一直延续至今。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起源于唐代。清明时节荡秋千的习俗盛行于唐代。
(三)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女儿节、五月节等,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传统三大节日之一,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除汉族外,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等族也过此节。端午节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其中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说最为广泛。相传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泪罗江而死。
节日期间主要习俗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佩香囊香袋、饮雄黄酒(以避五毒。五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插菖蒲、采药、避毒除害等活动。赛龙舟足端午节中一项重要的活动,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水乡之地。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魏晋时已很盛行,到了唐宋已成为端午节的名食。钟馗原是岁暮时张挂的门神,清代成为端午之神。
(四)中秋节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仲秋节及八月节,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等族也过此节。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月正中,故名中秋或仲秋。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二是起源于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三是起源于古代秋季拜土地神的习俗。
中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祭月赏月活动始于周代,北宋始定为中秋节,南宋成为普遍的活动,明清以来盛行不衰。北京城中皇家祭月场所是月坛。中秋节的吉祥物是兔爷(月亮中玉兔的象征)。节日期间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舞龙灯等活动。另外,中秋节前后也是钱塘观潮的最佳时节,
(五)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老人节,是汉族传统节日。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日月并阳,双九相重,故日重阳。
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郊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花糕、插茱萸等活动。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三、汉族人的蔡忌
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汉族人忌讳踢门槛、扫地、抹灰、倒垃圾、挑水、劈柴、动用刀斧锄、动土、打架,骂人等。年节喜庆时,宰杀牲畜忌说“杀”,而要说“放”。过年和立春日,出嫁的女儿忌讳在娘家住宿;已婚女儿女婿忌讳在娘家同床。“白露”节令时,忌人体各部位沾水。
每天早间忌说梦、鼠、虎、鬼怪等。
农历无“立春”节气被称为“哑年”,这一年中忌讳结婚、做屋、砌灶、迁居等。
出嫁的女儿忌讳在娘家分娩。产妇坐月子期间,房间忌外人人内,忌人踏门槛、倚门框。
每逢七、八日,忌讳办喜庆活动或去亲友家做客;几户同住一栋房屋,忌讳一年中连续举办几桩婚嫁喜事;送客饯行时忌说不吉利的话等。
温馨提示:为避免错过考试报名时间,考生可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接收考试报名提醒通知!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导游证考试大纲、模拟试题、真题解析等备考资料,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
最新资讯
- 2024年各省导游证面试导游词汇总2024-08-14
- 2023年各省导游证面试题目问答题汇总2023-12-22
- 导游证黑龙江面试200道知识问答题2023-12-19
- 福建导游证面试200道知识问答题2023-12-19
- 吉林导游证面试问答题231道2023-12-19
- 江西导游证面试资料:210道问答题2023-12-19
- 广东导游证面试景点及知识问答题2023-12-19
- 导游证面试考试参考资料:景点及知识问答题2023-12-18
- 2023年全国导游证考试面试复习资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导游证面试考试问答题【免费获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