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二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备考资料 > 二级建造师冲击班装饰装修讲义(十七)

二级建造师冲击班装饰装修讲义(十七)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二级建造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一建筑热工环境的基本知识
(1)热和温度
•热是能的一种形式
故其量度单位与能相同,采用焦耳(J),它是物质分子能的外部表现。温度是六个国际基本单位之一,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是一种能量,可以在物体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的差别而产生流动。 
温度的量度有下列三种:华氏温标(ㄈ)、摄氏温标(℃)、开尔文温标(Κ)。 
•显能和潜能
热流能引起物体温度变动,称为显热,是可感知或预测的热。不引起物体温度变动的热流能,称为潜热。潜热有两种:熔解潜热、汽化蒸发潜热。
(2)热转移
建筑物及其环境之间会进行热交换,同时在建筑物内部也有热流动。热转移的方式有三个:传导、对流、辐射。
•传导、对流与辐射
传导:固体内热转移的主要方式。
对流:流体(即:液体、气体)内热转移的主要方式。
辐射:自由空间热转移的主要方式。
导热系数(热导率)与传热阻: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单位为W/(m?K)。物理意义是:当材料厚度为1m,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K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1m2截面积的热量。传热阻表示当围护结构两侧表面温差为1K时,单位热量通过1m2截面积所需时间(小时数)。传热阻与围护结构的厚度成正比,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成反比。
•表面及空气层热阻
表面热阻包括对流热阻和辐射热阻。对流热阻是热流传过边界膜和边界膜外气体对流产生的热阻。辐射热阻是由建筑表面和相向暴露面之间辐射传热时产生的热阻。空气间层是表面热阻的一个特例。宽度为20mm的空气间层具有高效热阻值,小于20mm,则热阻值迅速下降,20~100mm具有几乎同等的热阻值。用普通建筑材料可构成具有垂直空气间层的墙。
•绝热
即冬季保温、夏季隔热。
•通风
与风向、风速、建筑朝向、门窗设置位置有关。风向频率图(风向玫瑰图)是一定时间内在各方位刮风次数的统计图,由此可了解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3)湿度测量
用绝对湿度或相对湿度表示。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一定温度是一定大气压力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空气绝对湿度的百分比。
湿球温度指在干湿球温度计中,由水银球用湿纱布包裹的湿球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它与干球温度配合可以测量空气的相对湿度。
(4)热舒适
舒适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感觉特性,且与气候有关。由于人与人之间反应不同,因而难以给出准确的定义。有四项环境因素影响热感受,它们是:空气湿度、温度、空气运动、平均辐射温度。建筑物及环境应该提供可控环境,方法有二:被动式控制、主动式控制。被动式控制是利用建筑物本身,通过对其构件的恰当处理与布置来实现。主动式控制是靠机械系统与设备实现,但要消耗常规能源。
二 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的基本知识及构造技术
(1)适应气候
要使房屋适应气候,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有能力选择合适的朝向、包括透明构件和不透明构件的设计与构造。当需要时能接受太阳辐射和风,不需要时可阻挡。
(2)暖湿气候区设计策略
轻型架空结构。或将建筑区划开;或“混合”成底部用重质结构、白天使用,上部用轻型结构、晚上使用。
(3)热旱气候区设计策略
重储热物质,连(贴)地构造,浅色,遮阳好。
(4)温和气候区设计策略
用朝阳的窗户收集冬季太阳能。中等储热物质、贴(连)地构造、架空构造。重储热物质、掩土建筑。
(5)冷气候区设计策略
要求很高容量的储热物质,建筑物绝热极佳并能控制通风,大小合适的窗户,朝阳。
(6)建筑构件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墙和屋顶
热惯性作用比热阻作用更明显,隔声性能一般良好。可在外侧加设保温层,改善其热工性。
•贴地而筑的地板、土护坡墙、掩土建筑等与土层相连接的方法可以大量提高建筑构件的热惯性。
•轻质构件
热惯性小、可忽略不计。热阻作用显著。对空气产生的噪音衰减潜力不大。
•窗与控制设计
可动百叶帘(窗)可提供极好的方法控制透光率。遮阳设施能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位置阻截不需要的辐射,应优先考虑窗的外侧遮阳。多层玻璃窗采用6~20mm空气层只能单纯提高热阻、对隔声无改善效果。
       三  建筑光环境的基本知识
(1)建筑光环境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光的基本属性
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并能为人眼感觉到的那一部分辐射能,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光的强度由发光强度及亮度描述,光的色彩由色温描述。
•光的基本描述参量
光通量:以人眼为基准,对光的感觉量的描述参量, 常用符号Ф 表示,单位流明(lm)。
发光强度:表征光源在空间的光通量分布状况,即光通量的空间分布密度,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坎德拉(cd)。
照度:对于被照面而言,表征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程度,即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常用符号E表示,单位勒克斯(Lux 或lx)。
亮度:表征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或人眼所看到发光体的明亮程度。常用符号L表示,单位坎德拉•平方米 (cd/m2)。
•材料的光特性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各种材料、当介质发生变化时,入射光通量中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可能透过介质进入另一侧的空间。反射,吸收和透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分别为光反射比、光吸收比、光透射比。用以表征材料对光的作用状况。
材料对光的两种特殊作用方式。光线射到表面很光滑的不透明材料上,就出现定向反射现象。光线射到透明材料上则产生定向透射。
半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透射,表面粗糙的不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反射,使光线分散在更大的立体角范围内。当反射或透射的光线满足朗伯余弦定律时,其反射或透射分别称为均匀扩散反射或均匀扩散透射。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在观看同样功率的可见辐射时,对于不同波长,感觉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人眼的这种特性常用国际照明委员会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曲线来表示。
明暗视觉表示人眼的两种视觉状态。明视觉是指在明亮环境中,人眼对外界亮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能够辨认物体的细节,具有颜色感觉。暗视觉是指在黑暗环境中,人眼对外界亮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只有明暗感觉而无颜色感觉,也无法分辨物体的细节。
•光的危害
眩光就是在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至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
根据眩光产生的来源,可分为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和光幕眩光。根据眩光对视觉的影响程度,又可分为失能眩光和不舒适眩光。降低视觉功效和可见度的眩光称为失能眩光。而引起不舒适感觉,但并不一定降低视觉功效和可见度的眩光称为不舒适眩光。不舒适眩光会影响人们的注意力,长时间就会增加视觉疲劳。
(2)发光强度与照度的关系
点光源在一表面上形成的照度与它在这一方向上的发光强度成正比,和入射光线与被照面法线形成的夹角余弦成正比,和它到被照面的距离成反比。
(3)亮度与照度的关系
亮度与照度之间的关系常用的立体角投影定律来表述。它表示某一亮度为Lα的发光表面在被照面上形成的照度,是这一发光表面的亮度Lα与该发光表面在被照点上形成的立体角Ω在被照面的投影(Ωcosθ)的乘积。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热门资讯

二级建造师资格查询

二级建造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二级建造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