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逻辑判断(5)
【摘要】逻辑判断又称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大前提是一般原理(规律),即抽象得出一般性、统一性的成果;小前提是指个别对象,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从这个推理,然后得出结论。环球网校准备了海量行测试题资料及备考经验等你来体验。本文为大家介绍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逻辑判断(5),快来练习吧。
1.目前很多中学生都开始普遍地使用手机,这让很多家长非常担心。在家长看来手机是用来联系孩子的方式,但同时也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影响学业。不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使用手机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因为手机上的社交网络会提升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
A.研究发现,如果孩子使用手机上的社交网络,可以学习到课堂上不能学到的东西
B.一些使用手机的孩子对社交网络的使用频率并不高
C.相比不使用手机的孩子,使用手机的孩子更喜欢用网络进行交流
D.经常使用手机的孩子会对一些信息变得敏感,理解能力变得更强
2.据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该市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去年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老师认为,这是因为很多企业将学历的要求由本科提升至了研究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A.今年大部分求职者由于不是研究生而被拒绝
B.今年很多外地的毕业生都来到该市找工作
C.今年的统计数据的标准和去年有所区别
D.很多本科毕业生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
3.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聪慧一些,可怎样才能如愿以偿?答案是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孩子。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0岁以前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为103,而21~24岁这段时间生育的子女平均智商则高达109,但太晚生育(24岁以后)的子女平均智商又低于105。所以,21~24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27岁左右当爸爸为优。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该结论( )
A.现代社会要求儿童智商、情商全面发展
B.不同年龄段测得的智商数据有差异
C.大多数成绩优异儿童的父母属于晚婚晚育型
D.27岁左右当爸爸的人更易于和儿童交流
4.有一项长期跟踪调查显示,坚持常年晨练的人与从不晨练的人相比,平均寿命相同。由此可见,晨练并不能延长寿命。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最有力地削弱了上述论证( )
A.早上的空气质量较差,晨练会吸入更多有害空气
B.晨练能舒缓筋骨,促进血液循环
C.常年坚持晨练的人之前大多都患过重大疾病
D.有些人身体素质好,但是寿命却低于平均寿命
5.甲、乙、丙和丁四人进入公务员面试,最后只有一名被录取。考官张、王、李三人对录取结果作了如下预测:
张:被录取的不是甲。
王:被录取的是乙。
李:被录取的不是丙。
已知张、王、李三人中恰有一人的预测正确,以下哪项为真( )
A.被录取的是甲 B.被录取的是乙
C.被录取的是丙 D.无法确定
下面是参考答案与解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本文为: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逻辑判断(5),小编持续更新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Ctrl+D收藏,方便查阅。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国家公务员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摘要】逻辑判断又称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大前提是一般原理(规律),即抽象得出一般性、统一性的成果;小前提是指个别对象,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从这个推理,然后得出结论。环球网校准备了海量行测试题资料及备考经验等你来体验。本文为大家介绍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逻辑判断(5),快来练习吧。
1.【答案】B。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使用手机上的社交网络会提升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A项,使用手机的社交网络可以学习到课堂之外的许多东西,说明手机的使用是有利的,可以支持结论;B项,如果使用手机的同时并没有利用社交网络,也就不能达到提升能力的效果,是对结论的质疑;C项是无关选项;D项说的也是使用手机的好处,可以支持结论。
2.【解析】A。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是因为企业将学历要求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A项可以支持,求职者由于不是研究生学历而被拒绝恰好说明是因为企业提升了学历要求而导致求职失败。
3.【解析】C。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更聪慧。C项晚婚晚育型(女子24周岁后生育第一胎)父母生育的子女成绩优异,直接否定了结论。
4.【解析】C。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晨练不能延长寿命。论据是平均寿命相同,C项解释了平均寿命相同是因为常年晨练使得患过重大疾病者延长寿命,进而证明了常年晨练能延长寿命。
5.【解析】D。
【解析】由条件可知,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首先如果王的预测为真,那么张、李的预测都为真,因此王不可能为真。其次,假设张预测正确,则王、李预测为假,则被录取的是丙。假设李预测正确,则张、王预测为假,则被录取的是甲。但只有一名被录取,由此可知,并不能确定谁被录取。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本文为: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逻辑判断(5),小编持续更新相关资讯,欢迎关注。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Ctrl+D收藏,方便查阅。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国家公务员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时政模拟题汇总(三 )免费下载2024-10-12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时政模拟题汇总(二 )2024-10-11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时政模拟题汇总(一 )2024-10-11
- 2024国考备考:全国“两会”热点模拟题(免费下载)2024-09-26
- 习题分享!2025年国考行测模拟练习题2024-09-04
- 点击查看!2025年国考行测模拟题2024-01-11
- 2025年国考行测例题:逻辑思维与智力测试2024-01-08
- 点击查看!2025年国考行测模拟题2023-12-17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07-05
- 2022年国考面试模拟题及答案:(1月16日)20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