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6月10日)
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
1、20世纪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不仅存在于物质层面,即物理区位、设计、建造系统、技术与材料等方面,也存在于非物质层面,即历史、社会、科学、精神的层面(含创造的天赋等)。为理解环境对一个遗产地价值的贡献,一定要评估其室内外环境与景观,评估其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所有评估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而为编制20世纪建筑遗产登录名单服务。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挖掘建筑遗产非物质层面的意义
B.20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与评估方法
C.环境对遗产地价值的重要贡献
D.20世纪建筑遗产登录名单的编制方法
2、①因此有人认为,宇宙半径约为138亿光年
②而且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37.8万年中,宇宙只是带电的粒子场,是高温高密度的电浆云,光子在这团电浆云里跑不远
③如果要计算宇宙大小,光速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④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物理学家们已经反复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⑤之后发生了名为重组的事件,粒子最终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首批原子形成,光才能自由移动
⑥现有理论认为,宇宙产生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⑥⑤②①
B.③⑥①④②⑤
C.⑥⑤①④③②
D.⑥④③⑤①②
3、①信息泄露导致的垃圾信息、骚扰电话、精准诈骗日益威胁着人们的隐私、财产甚至生命安全
②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消费者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受害群体
③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还容易破坏市场秩序、制约经济发展,滋长各类犯罪、危害社会稳定,甚至引发公共安全及国家安全危机
④具体而言,个人信息对自然人具有社会交往价值,对公权力主体具有管理价值,对企业具有商业价值
⑤然而,在信息商业化过程中,信息失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⑥个人信息被誉为“21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⑥③④⑤①
B.④②⑥①③⑤
C.①⑤②⑥③④
D.⑥④⑤②①③
4、上世纪20年代开始,持续到抗战的“古史辨”大讨论,归根结底是古史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疑古学者,接续康有为、崔适的学说,对传统的古史观作了全盘的检讨清理。在这一讨论期间,王国维1925年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既批评了“信古之过”,也指摘了“疑古之过”。他所说的“二重证据法”,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两者互相印证。作为古史研究的方法论,王国维这一论点对学术界有深刻启发,成为后来中国古史研究和考古学紧密结合的先声。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二重证据法”产生的背景和价值
B.古史研究和考古紧密结合的意义
C.出土文献材料对古史研究的作用
D.“古史辨”大讨论中的核心议题
5、全球化的时代里,语言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许多小方言区将逐渐消失,“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格局将逐步改变,直到形成若干稳定的大方言区。然而,语言并非只有交际属性,它还有文化属性,每一种方言或语言,都承载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这种历史和文化,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形成共生关系,换成别的语言或方言表达就变了味,失去了许多内涵。假如歌曲《十送红军》没有了乡音,莫言的小说没有了高密话,赵本山小品没有了东北腔调,恐怕许多意蕴和趣味就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全球化时代语言的统一和规范是大势所趋
B.方言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C.保护方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D.历史文化与特定语言的共生关系正在消失
下面为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参考答案:
1.B
解析
文段开篇介绍20世纪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包含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接着介绍“为理解环境对一个遗产地价值的贡献”需要结合室内外环境与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多个角度,而后介绍评估中须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也即文段后半部分介绍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估方法。文段为并列结构,首先介绍20世纪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而后介绍其评估方法,概括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A项,“建筑遗产”范围扩大,具体为20世纪建筑遗产,且“非物质层面意义”仅为建筑遗产价值的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C项,?文段介绍“环境对遗产地价值的重要贡献”目的在于引出对建筑遗产评估的方法,故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编制方法”仅为文段第二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20世纪建筑遗产处境危险》
2.B
解析
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③、⑥句均可做首句,接着寻找其他线索。④句中出现转折词“但”,介绍宇宙在加速膨胀,故前文应与其观点相反,说明宇宙为固定大小,对比选项,④句之前为①、③、⑥句,①句指出有人认为宇宙半径为138亿光年,即认为半径为固定值,与④句可构成转折关系,而③、⑥句均无法与④句构成转折,故①④捆绑,排除A、D两项。①句为“因此”引导的结论句,指出宇宙的半径为138亿光年,对比B、C两项可知,③、⑥句指出光速是计算宇宙大小的指标,而宇宙产生于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可得出宇宙半径为138亿光年,而⑥、⑤句所述内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宇宙究竟有多大?新计算让宇宙半径小了3.2亿光年》
3.D
解析
本题为语句排序题,首先观察选项,四个选项首句均不一致,且不好判断,故从其它角度入手。③句出现并列标志词“同时”,故其连接前后语义相近。③句论述消费者信息泄露带来的其他危害,①句同样论述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故①③捆绑,排除A、C两项;⑤句出现转折关联词“然而”,转折前后语义相反。⑤句论述的是在商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信息失控。故其前应论述在商业化过程中,信息带来的好处。④句论述个人信息具有商业价值,故④⑤捆绑,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意义重大》
4.A
解析
文段开篇提到“古史辨”大讨论是古史研究方法论之争,又提到疑古学者观点是对传统古史观进行的检讨清理。在此基础上,引出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并对此理论进行详细的论述。尾句通过“这一论点”指代“二重证据法”,强调该理论对学术界有深刻启发,并成为连接学科的先声,即强调“二重证据法”的价值。故文段围绕“二重证据法”展开论述,介绍了其产生的背景和价值,对应A项。B、C、D三项均没有提到“二重证据法”这一主题词;且B项“古史研究和考古紧密结合”仅对应尾句“二重证据法”的价值描述,排除;C项“出土文献材料”并非文段重点,排除;D项“核心议题”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出土文献与古史重建》
5.C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全球化时代里语言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小方言区逐渐消失。之后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语言还有文化属性,方言或语言承载了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把承载特定历史文化的方言换成别的语言或方言表达就会变味,失去内涵,尾句对此问题进行举例说明。故文段意在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强调保护方言的重要性,对应C项。A项,“语言统一和规范”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B项,文段并没有把方言和普通话的表现力做对比,故“更强的表现力”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没有提及主题词“方言”,且“共生关系正在消失”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 《保护方言的文化慰藉》
以上内容是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6月10日)。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有意愿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为了避免错过报名,考生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报名时间。还可以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更多考试资料哦!
最新资讯
- 2025年备考指南:国考行测每日一练(第三期)2023-12-12
- 2025年备考指南:国考行测每日一练(第二期)2023-12-10
- 2025年备考指南:国考行测每日一练(第一期)2023-12-07
- 2022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10月11日)2021-10-11
- 2022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每日一练(10月11日)2021-10-11
- 2022年国考行测逻辑填空每日一练(10月10日)2021-10-10
- 2022年国考行测数字运算每日一练(10月9日)2021-10-09
- 2022年国考行测逻辑判断每日一练(10月9日)2021-10-09
- 2022年国考行测判断推理每日一练(10月2日)2021-10-02
- 2022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每日一练(10月1日)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