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情况及趋势分析
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首次采用申论考试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考试科目,截止到2004年,申论考试的命题思路以及题目要求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基本上遵循“三段论”的模式,即“概括内容或问题”、“提出对策及解决方案”、“写一篇论说型文章”,重在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但2005年以后的申论考试在命题思路和题目要求上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注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向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并重。这种变化体现了命题人对命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一)2008国家及地方申论考试题材
2008年国家申论考试
材料以怒江水电开发为焦点展开,集中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怒江水电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怒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08年山东省直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受助者感恩问题。材料主要围绕受助者应以何种方式感恩,捐助者要不要受助者感恩,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展开。
2008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公共安全问题。材料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以及网络安全问题,考查考生对公共安全保障措施的思考。
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突发公共危机的社会救助问题。材料以南方雪灾为切入点,反映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
2008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手机短信文化问题。材料通过手机短信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反思如何建设短信文化平台。
2008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材料以科学发展观为背景,阐述了从中国制造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到如何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揭示了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行业不正之风问题。材料通过单位乱收费、行业潜规则、制假售假等现象,折射我国体制存在弊端,政府对部分行业监督不力等问题。
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政府及公务员的廉洁问题。材料列举了大量非法违纪的腐败典型案例,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杜绝失职渎职的对策。
2008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老龄人口社会保障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如何加强老龄人口,尤其是农村老龄人口的社会保障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材料反映了老龄人口面临的温饱及医疗等问题,以及各地政府为解决此问题所做的积极探索。
2008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材料反映了浙江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引发关于如何发展浙江的整体思考。
2008年北京市应届公务员考试申论题材为行业协会自律问题。材料从行业协会的价值取向及行业规范的角度,提供了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做法。考查考生对行业协会的作用及如何对其进行规范的思考。
2007年国家申论考试
材料集中反映了目前我国有关土地的问题:一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问题是我国近几年来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2006年国家申论考试
材料以访谈的形式叙述了解决公共突发危机事件的相关问题,如建立应急机制的必要性,政府在解决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责任及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
2005年国家申论考试
材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反映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2004年国家申论考试
材料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困扰我国一些大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问题。这是当年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2003年国家申论考试
材料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问题,反映了安全生产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是一个需要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2002年国家申论考试
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定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列举了这些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揭示出要正确对待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01年国家申论考试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一个顾问委员会紧急建议:应把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这以后的一段时间,PPA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热点”问题。材料中涉及了政府、百姓、药品生产厂家、新闻媒体等方面对此事的反应。
2000年国家申论考试
一印刷公司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更新了设备,但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了周边居民,并致一人患病,引发法律诉讼。从而反映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社会问题。
历年的申论考试材料本身信息复杂、庞大,由数字、文字、图表组合而成,增加了阅读困难。材料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选择的都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其目的是为引导考生关注改革,关注国家大事,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命题的发展趋向上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申论考试的题材越来越“热”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材料一直属于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素材。从2000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问题、2001年的“PPA”问题、2002年网络与生活关系问题,到2003年安全生产问题以及2004年交通拥堵问题,无不是当年的热点问题,而且这种将考点集中在社会热点上,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这种命题特征在近两年的考试中体现得更加明显。2004年初,中央发布了免除农业税的一号文件,进而又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关注“农村”、“农业”、“农民”(俗称“三农”)问题。就在当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试题以“三农”问题为材料背景,设置题目,考查考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这正体现了命题人试图通过“命题导向”来使更多的“准公务员”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命题思路。以2003年“非典”爆发为标志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爆发,各级政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迫在眉睫。2006年的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正是以此为素材,把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作为政府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来考查,进一步说明了土地征用问题是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事。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两次提到土地征用问题:一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补偿标准,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二是在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中,提到“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而2007年的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就以此为素材设题考查。2004年国家发改委曾向国务院报送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国务院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站工程,应慎重研究,科学决策。”怒江水电开发被搁置。但近几年来,有关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一直不断。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2008年的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就以怒江水电开发所引起的争论为背景设题考查,重点考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根据这个命题规律,我们可以断定,这一命题思路将继续指导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工作。因此,2009年的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还是要从关系全局的重大现实热点问题中选取。
第二,材料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
纵观历年申论考试的材料,2000年、2001年、2002年提供的材料字数都在1500字左右,到了2003年、2004年、2005年提供的材料字数远超过前三年,达到3500字~5000字左右,这说明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到了2006年,更是史无前例地达到8000字,2007年也有6000多字,2008年达6400字左右,难度是大大地提高了。同时,申论考试材料的内容也不再仅局限于文字方面,还涵盖了一些数字、图型的内容,这使得材料看起来更加复杂,增加了对材料阅读、分析的难度。
(二)申论题目要求
1. 概括部分
2000年~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对概括材料的考试要求为:
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有条理地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1.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2.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3.字数不多于1000字。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的第1小题:
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的第1小题:
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 对策部分
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申论第二题:
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就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个方面谈。要求:意见合理,具体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明;不超过300字。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400字左右。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要求:分析恰当,对策明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通畅。字数不少于600字。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四题的第1小题:
“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不超过200字。
3. 分析部分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一题:
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对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规定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
网友甲:要使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地发展,就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政水平,以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来源,如:海啸、地震、火灾、大雪堵路等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相关事故,从而把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网友乙:非典疾病虽然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我国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事件却不仅仅是自然灾害,而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是一次公共事件。这一事件说明我国的卫生防疫体制有待完善。
网友丙:能否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与国家是否强大并没有关系,关键是社会制度是否优越。比如前不久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害,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就说明不是国家强大就一定能应付得好突发公共事件。
网友丁:“上帝”要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在情况不明的时候,采取防御性措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使灾难并没有降临,也得承认这些代价是必要的,而不应认为是浪费。
网友戊:政府必须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机制,但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管理机制一般事件就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突发事件,不能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靠经济介入也不一定就能预防得了。
网友已: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是在其爆发之后政府有能及时应对的专门机构。因为未知的、社会原因不明的公共事件,不可预见度太高,如果政府没有能力做出反应,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给定资料7”提到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1.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
2.根据“给定资料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四题:
1.“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不超过200字。2.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要求:分析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4.论证部分
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0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就所提的对策进行论证,即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标题,字数800字左右。
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下面提供了两种讲话情境,请任选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要求:根据选定情境,自拟标题。讲话稿不少于1000字。
情境之一:给定资料B中烟花石爆炸事故发生三天后的现场。作为当地政府派出的事故调查处理的负责人,而对职工、死伤人员家属和有关干部的讲话。
情境之二:给定资料B(1-6)中某个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期间。作为上一级安全产管理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当地电视台专题节目中的讲话。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假设给定资料中有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在你市都存在,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要求:1.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2.条理清楚,语言通畅。3.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
4.字数不多于1500字。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的第2小题:
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
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五题:
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全文不少于800字。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四题: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业的考生作答。
请以“从怒江水电开发说开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结合给定材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六题:
本题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考生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参考给定材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字。
(三)申论题目的变化趋势分析
总结近几年申论考试命题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将有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具体为:
1. 题型越来越丰富化
2000年—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的申论考试虽在命题形式上有一定差别,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三段论”模式。这种三段式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原则,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归纳、概括、综合;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三是对问题、对策进行论证。一般这三方面的内容是通过三个问题来体现。“三段论”式的模式,多年采用过于僵化,考生的应对已经模式化了,并且很难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改变题型结构势在必行。因此题目要求往往会有变化,可能会变为“二段三问”或者“二段二问”或者干脆“一段三问”,但是无论提问形式怎么变,申论考核内容都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第一,从题目的整体结构方面来看,由“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申论论述”的三段式向“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申论论述”的四段式结构转变。申论的基本题型是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申明论述。2000—2002年都是遵循“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申明论述”的结构。这种结构反映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第二题和第三题重复考查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考生对这种设题方式感到非常迷惑,进而提出第二题和第三题的“解决问题”有何区别的疑问?很多考生由于不太明白这种模式下第二题和第三题在答题层次上的区别,往往把第二题的答案搬到第三题,只是论述的更为详细一些,这就使得他们的得分不理想。2003年去掉了概括部分,变为“解决问题——申明论述”两部分。2004年去掉了解决问题部分,变为“概括问题——申论论述”两部分。2005年增加了分析问题部分,去掉了解决问题部分,变为“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申明论述”三部分。2006年变为“概括问题——分析问题——申明论述”三部分,不过在申明论述部分明确要求解决问题,而不再是单纯地论述一个观点。2007年和2008年基本延续了这一结构,而且论述部分明确要求解决问题,不过分析部分题型更为丰富。这也使得2007年、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很多考生不适应这些新题型。
第二,从题目的具体类型看,可以说是灵活多变,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新的变化。以概括题目为例:2000年申论考试要求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01年申论考试要求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2002年申论要求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的影响;2004年申论考试要求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05年申论考试要求简述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以论证题目为例,2000年至2003年论证都属于材料作文,自拟标题;2004年和2005年论证部分是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并且,2005年申论考试的论证部分发生了巨大变化,就是通过题目限定了议论文的形式是评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论证部分越来越清晰的显示出分析说理能力的重要性。2006年、2007年和2008年都明确要求在论证部分解决问题。
第三,从具体的题目要求看,分析部分成为题型变化的主要阵地。从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问题部分我们可以发现,分析部分的提问形式变化最大,以往是针对背景材料所体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但现在变成命题人已经把对策提出来了,考生的任务是作出选择,并阐述哪一些有效,为什么,哪一些无效,为什么。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对策有效性分析”。从2005年出现“对策有效性分析”这一主观问题客观化的题型之后,2006年仍然保留了这种判断型分析,但2007年和2008年题目大大变化,出现了以前公务员考试很少出现的题型。
如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科目的第二题:
“给定资料7”提到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科目的第三题:
1.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2.根据“给定资料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科目的第四题:
1.“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不超过200字。
2.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科目的第五题:
“给定材料11”列出了其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这样修改补充。要求:1.不从格式,语言上谈问题,仅从内同上指出主要问题。2.分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3.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应该说,这些题型的变化不是突然袭击,在各个地方的申论考试中都能够看出蛛丝马迹,如2005年和2006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判断型分析题就在2002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而2006年的变化更是与2006年山东省考试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因此,可以预测,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仍将从各地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题型中汲取有益成分,丰富命题方式。
2. 越来越强调对部分给定材料的把握
因为材料越来越长,而且题型越来越丰富,近年来中央国家国家机关的申论考试的大部分题目的作答不要求对全部给定材料进行总体把握,而是建立在对部分材料进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如2005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题目:
(一)给定资料中提到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这几项的序号,并分别说明为什么不正确。说明的字数不超过200字。
A.要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乡镇撤并,农村税改,县乡财政收入逐年减少,只有加大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B.要加大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监督必须贯穿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才能解决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C.扶贫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若出现以立假项目或虚报项目投资而套取扶贫资金的事件,扶贫主管部门应承担法律责任。
D.必须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多部门联合的监督检查,同时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必须归属各级纪检部门,才能杜绝扶贫资金的挤占挪用。
E.要实行扶贫资金的统一管理,不能“谁争取的资金谁使用”。封闭式的资金分配方式,会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门或项目中的资金脱离了财政的监督管理。
(二)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三)1.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
可以说,前面三道题都是对给定材料部分内容的考查,而不再像原来要求对整体材料进行把握。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也是如此:
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对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规定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
网友甲:要使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地发展,就要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执政水平,以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来源,如:海啸、地震、火灾、大雪堵路等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相关事故,从而把社会损失降到最低。
网友乙:非典疾病虽然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我国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事件却不仅仅是自然灾害,而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是一次公共事件。这一事件说明我国的卫生防疫体制有待完善。
网友丙:能否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与国家是否强大并没有关系,关键是社会制度是否优越。比如前不久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害,造成了惊人的损失,就说明不是国家强大就一定能应付得好突发公共事件。
网友丁:“上帝”要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在情况不明的时候,采取防御性措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即使灾难并没有降临,也得承认这些代价是必要的,而不应认为是浪费。
网友戊:政府必须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机制,但并不是说有了这种管理机制一般事件就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突发事件,不能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靠经济介入也不一定就能预防得了。
网友已: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是在其爆发之后政府有能及时应对的专门机构。因为未知的、社会原因不明的公共事件,不可预见度太高,如果政府没有能力做出反应,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到了2007年和2008年就更是如此了(具体题目见前面)。而这种回答问题部分化的趋势在山东省历年申论考试中都体现得很明显。
如2006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目的前两题:
(一)阅读给定资料1~10,请按照逻辑程序和方法将其资料排序,并编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摘要。
(二)根据给定资料11~20,标注出7个关键词,并从中找出3个,做相关背景链接,字数不超过300字。
因此,我们可以预测,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仍将以这种要求对部分材料进行深刻把握的题目为主。
3. 公文型题目越来越受青睐
因为申论题目的要求往往是处理行政机关中日常的事务,因此公文写作一直是申论考试的重要题目。2003年和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分别出现过讲话稿和报告的题目。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第四题的第2小题又出现了公文型题目:
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
自此以后,公文型题目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如2006年12月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第二题:
假设你是某市政府政策调研室工作人员,通过对本市外来人口各项状况的了解,拟进行一次本市外来人口管理模式的调研,请撰写一份调研提纲。要求:符合调研提纲的相关要求,条理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限500字内。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
假如你是某县政府机关的一名公务员,现要求你根据材料内容拟一份本县“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完成下列两项内容:(1)列出文化发展规划文本的简要目录。字数不超过150字。(2)拟出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字数不超过350字。
2007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二题的第1小题:
给定资料表明:“个人网络募捐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请根据给定资料二所提供的案例作答。1.找出个人网络募捐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将其整理成一份《情况反映》。2.西南大学生陈某网上“‘卖身’救母”风波作出点评。
2007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第四题:
请参考给定资料,结合自己的感想,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此篇演讲稿不需署名,凡署名者成绩无效)要求:观点明晰,说理明白,情感丰富,有鼓动性,篇幅不少于1000字。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五题,虽然对答复这种公文形式没做规范的形式上的要求,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对公文写作的一种考查。因此,凡是想参加2009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必须加强对公文写作的学习和掌握。
最新资讯
- 2025国考申论范文下载:以创新为翼,翱翔制造强国蓝天2024-11-15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教养之光,文明社会的金钥匙2024-11-14
- 2025国考申论写作范文:以“中国精神”为笔,绘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片段积累小技巧,弯路走的少之疑问句2024-11-02
- 【国考必赢】2025国考申论备考:讲解稿的满分秘籍2024-10-23
- 2025国考常识备考之中国山脉2024-10-1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引领未来,奋斗铸就辉煌2024-09-2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金山银山新画卷2024-09-19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2024-09-18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新篇章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