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公务员申论试题点评复习资料
一、考试命题特点
材料所反映的特定事实是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的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问题。与2006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相比,2007年的申论考试材料难度降低,但题目难度提高。
总体而言,2007年申论考试命题特点是:
第一,紧扣社会焦点。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重视,郑州市乱占耕地问题被查处,河南省副省长和郑州市委书记被问责。
第二,结合重要理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指导我国目前经济、社会、政治的重要理论。土地资源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土地资源开心利用中关系到以人为本(以农民利益为本),土地资源开心利用存在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失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三,出题形式多变。2007年的申论题型即有考过的题型,如:第一题概括1,2材料的内容,给相关负责人参阅(资料概括,多次考过),第二题如何评价地方政府执行“土地持续利用”政策得力不得力?(有效性分析,05年考过),第五题,以命脉为题写议论文(05、06都是这种题型);又有新出现的题型,如,第四题1问土地转让分二类市场,这两类市场区别是什么?(经济常识解析)2、问如果省级机关土地管理审查小组,审查项目有那些?(管理常识)。
第四,间接考察对报考岗位性质的了解。自由选择题目,对报考行政类和副省级公务员分别设置了题目,有的考生由于对本人报考岗位性质不了解而导致选错了题目。
二、问题分析
下面我讲结合在辅导当中的解题技巧和套路做具体分析:
1.材料之间的逻辑构成及其基本内容
根据申论考试的特点,我们认为考生只有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勾画关键词和关键句(例如首尾句、关联词、常见词),概括段落大意,分门别类等步骤系统地把握材料的基本内容和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从整体上应对试题,从而有可能实现申论考试的高分突破。这是因为,历年的申论材料都在命题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具有相对清晰的逻辑层次,而今年的申论材料的逻辑层次尤其清晰。
泛泛地讲是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流转和利用问题,但是具体来说,通过仔细地阅读材料,我们应当看到,所有的材料实际上可以清楚地分为两部分:
第1、2段材料介绍的是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农村的土地资源在征用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3、4、5、6、7段材料讲到是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循环利用的问题。
这两个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实际上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如何妥善地使用和保护现有土地存量和如何通过循环利用有效扩大土地增量两个问题。
与第一个大问题――农村土地的征用流转问题相关的第1、2段材料,我们又可以按照社会现象的问题表现、问题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的逻辑关系对材料进行概括和归纳。
不难发现,在这一部分,特定的社会事实就是农村土地的征用流转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城郊耕地被占用面积过大,造成耕地荒废。同时,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该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土地征用过程中可能产生寻租,导致腐败。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村委会贱卖土地,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补偿不足以农民创业、政府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
有学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要区分两种市场。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两级市场,首先是政府征用,然后转给其他企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
与第二个大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关的第3、4、5、6、7段材料,我们也可以按照社会现象的问题表现、问题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的逻辑关系对材料进行概括和归纳。
很明确这一部分的特定事实就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问题表现:
土地重复利用率低,“地荒”假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力度不足。
原因:
土地的大量闲置;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大,圈地现象严重;农药、化肥、灌溉的过度投入破坏了土地的质量和利用率。
对策措施:
(1)无锡、首钢和河南在土地复垦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为例。
(2)控制土地建设总体规模,积极复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制定和完善“土地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标准。
2.试题的难度分析
紧扣大纲出题,突出了2007年考试大纲新增加内容的考查。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题目,谈谈解题的看法。
(1)关于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要明确意识到是在考查科学发展观
在2007年申论考试中,对“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要求有明显提高。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能力实际上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上面我们对申论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申论考试的材料延续了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一贯风格――密切联系热点理论,以点带面,反映复杂而又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2007年的申论材料尽管从表面看起来是反映了土地资源的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但实际上考查的是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第一,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地方利益的驱动和扭曲政绩观的指导下对农民土地的低征高售。我们都知道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因此这个问题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并且处于科学发展观的政治维度。
第二,征地过程中出现的上访、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个问题又和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涉及科学发展观的社会维度。同时,材料中提到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不足以创业、政府也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涉及到了农民的民生问题,也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密切相关。
第三,第3-7段材料中关于可持续利用土地的问题,实际上是通过减少污染等措施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和循环利用,这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自然和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关。这实际上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维度。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2007年的申论命题是近几年来最为经典的一次,申论命题紧跟中央,关注现实,但又含而不露,很有味道。
不言而喻,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土地征用流转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揭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和精神是突破今年申论考试最后一个题《命脉》的关键所在。
(2)关于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吃透材料
无论是第二题的“评价”、第三题的“目的、意义”,还是“名词解释”都需要考生具备极强的根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看起来,这些题目有些无从下手,实际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材料里,解题的关键是吃透材料。
第二题,要求结合“给定资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实际上,这里的“评价”可以理解为“认知”或“观察”的意思,因为问题问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而不是如何评价。因此,这里完全可以做这样的置换。那么理解了这一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这个题的答案都能够在材料中找到,实际上也就是对材料3-7的概括。第3段材料讲的是江苏省经验,主要采取的办法是土地复耕的问题,控制大户采取低密度,坚决制止别墅。实际上还是采取复耕的办法,控制土地的量。第4段材料强调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第5段材料讲控制土地闲置。第6段材料强调建设用地的控制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辅导时的寻找关键句和重复句的技巧就大有用武之地了。
第三题,让你谈“目的和意义”,实际上就是让你谈“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的原因,也就是谈“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的好处。这个从材料当中也很容易概括,在此不赘述。解释“土地存量”和“地荒”其实也不难,关键还是在阅读分析材料。
(3)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具体和务实,关键是找到问题的根源
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向来是申论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申论考试在这方面的考查既不是就某个宏观问题或中观问题提出对策,也不是对既有对策的有效性分析,而是对某个非常具体的微观问题提出对策。坦率的说,这个题目是比较难的,一是因为题目非常具体,而是因为涉及相关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常识。回答这个问题不但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积累,需要养成关注热点问题,分析热点问题,善于读书看报的能力。
例如第四题第1个问题是“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关于第一个问题,通过材料我们知道:有学者指出,要区分两种市场,同时指出,我国目前土地征用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两级市场,首先是政府征用,然后转给其他企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知道,农民在土地出让中利益受损的原因:一是当前政府土地一级市场里保持着绝对的垄断,企业无法进入土地的一级市场,只能在土地的二级市场里进行土地交易。因此,部分地方政府通过低征高售的办法将土地转给企业从事商业运作,从中渔利。二是,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权和收益权)被固化到了集体(村民小组)身上,农民个人缺乏对土地的定价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想到,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就是应当区分征、占土地的用途。如果是公益性用途,必须提高征占用地的补偿标准;如果是商业性用途,必须引入市场机制。也就是说,按照材料中学者的观点,应当把土地市场区分为商业性用途的土地市场和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场。允许企业进入到土地一级市场进行商业性用途土地的交易,从而打破政府的垄断。并且要把土地的使用权固化到农民个人身上,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定价权利。
那么理解了一点,这个题的答案就有了:
l、两类市场是公益性用途的土地市场和商业性用途的土地市场
措施
①打破农村集体对土地的垄断,把土地使用权固化到农民个人身上,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定价权利。
②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企业进入到土地一级市场进行商业性用途土地的交易,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有讨价还价的机会。
第四题的第2个问题: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15分)
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实际上比较简单的。就是思考三个问题:补偿费应该发多少?是否发到位?三是征用土地的用处。
土地补偿费应当是“土地面积×每亩单价”,那么这里就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是在征用土地时,对农民土地的面积核算是否准确;二是每亩土地近几年的平均产值以及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故意压低标准的问题。
补偿费是否发放到位的问题又涉及几个方面:一是补偿费是否发出;二是补偿费是否按标准发出;三是补偿费是否真正发到了农民手中,还是被挤占挪用。
三、解题思路
其实,有了上面的分析,大部分的题目都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第一题和最后一题。
第一题: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这个题目延续了历来申论考试的传统,第一题就是概括主要内容。但是今年的这个题有一定难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明确说概括什么;二是要求供负责同志参阅。实际上,这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已,这道题其实和去年的第一题一样,就是让你写一个情况综述,概括材料1-2的主要内容,并且要在开头明确点名“供领导参阅”的字眼。其他部分就可以按照我们的第二讲概括特定观点和内容试题的解法和模式。总模式:总观点+分观点1+分观点2+分观点3+升华句现将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整理如下,供领导参阅。
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征用问题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河北北焦村和西营村土地征用情况比较有代表性。
河北北焦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第一,几乎所有耕地都已被占用,目前仅余30多亩耕地;第二,农民获得补偿费用过低,无法满足农民的损失。
西营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第一,补偿费用低。第二,目前为止职业技术学校只付给西营村补偿费用总额的1/3。第三,村委会违反《农村委员会组织法》,贱卖土地。第四,上访。
有老师认为造成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低价征收、高价出售,从中获利;村委会贱卖土地,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土地补偿不足以农民创业、政府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无地无业农民增多,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或即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应对。我国政府已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审批权,并对补偿作了新的承诺:补偿已达到法定上限仍不足以使用权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也有老师认为将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面大类进行交易,可以得到农民得到应有补偿。
第五题: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3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与800字。
这个题出的非常有意思,从题目的要求上充分体现了申论文章既严肃,又活泼的风格。以“命脉”为题非常艺术,从形式强调了申论文章的活泼性。但是我们的学员和明眼人应当看到,题目的具体要求还是要求你写一篇特殊的、官样的议论文――申论文章。如果你看到题目“命脉”,就把它发挥为一篇洋洋洒洒、个性飞扬的杂文评论,那么你可就大错特错了。不管它的题目如何,这个文章还是要按照我们第四讲对策类论证解题技法答题。 模式: 概括类试题的答案+对策类答案。
参考例文题纲:
标题:命脉
第一部分:开头与提出问题(以事例开头)(概括)
首先指出土地是人类,尤其是农民的命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土地没有得到可持续利用,出现了地荒的假象。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地规范土地的征用流转,有效地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刻不容缓。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论证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对策)
原因:(1)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价值难以有效发挥。(2)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单纯从短期来考虑农民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3)农地征用程序不规范,将农民置之度外。
必要性:该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
第三部分:提出对策(对策)
各级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政府行为,注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开发好、利用好和保护好我们的命脉――土地资源。
(1)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好广大的农民的在土地问题上的切身利益,规范土地征用行为。
(2)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农地征用用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农地征用补偿政策,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建立一套完备的农地征用体系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3)对失地失业农民要为其就业和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健全各类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4)坚持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针,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创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四部分:结尾
可见,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状况,我们应当从方面着手来切实保护好土地这一关系国家民生的命脉。这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最新资讯
- 2025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片段积累小技巧,弯路走的少之疑问句2024-11-02
- 【国考必赢】2025国考申论备考:讲解稿的满分秘籍2024-10-23
- 2025国考常识备考之中国山脉2024-10-1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引领未来,奋斗铸就辉煌2024-09-2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金山银山新画卷2024-09-19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2024-09-18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新篇章2024-09-18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平衡速度与质量,守护文化之根2024-09-17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中国制造业正稳健驶向高质量发展的“高速路”2024-09-15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