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200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练习题一

200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练习题一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2008 年中央、国家机关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申论”试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材料
2007年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卫生部部长陈竺答记者问。
卫生部部长陈竺: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首先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的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新农合的试点工作和全面推进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以吴仪副总理为组长的新农合部际联席会议,在吉林、浙江、湖北和云南四个省进行试点,并陆续在全国开展试点工作。从2003年到2007年,国务院连续四次召开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工作,积极推进新农合制度健康发展。四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新农合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新农合覆盖的县(市、区)要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4.87%,参加合作医疗人口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全国新农合制度运行良好、成效显著,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合作医疗基金本年度已筹集到位241.4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到位14.70亿元(中央财政上半年实际下拨93.97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到位130.80亿元,农民个人缴费91.95亿元(含相关部门为救助对象参合缴费2.93亿元),其它渠道4.02亿元。
  2007年上半年全国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133.38亿元。其中,用于住院补偿110.08 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2.53%);以统筹基金形式进行门诊补偿8.11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6.08%),以家庭账户形式进行门诊补偿11.80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8.85%);其他补偿2.29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1.71%);体检支出1.10亿元(占基金支出总额的0.83%)。从受益情况看,2007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受益16719.84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1440.91万人次,门诊补偿13664.51万人次,其它补偿215.24万人次,体检1399.18万人次。
  综合分析目前工作状况,新农合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一是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三是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统筹补偿方案,建立了参合农民在本县(市、区)范围内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现场结报医疗费用的结算报销办法;四是建立了有关方面和农民参与的以基金运行、审核报付为核心的监管制度;五是形成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方面的规范,建立了与新农合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医疗救助制度。
  第二,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的保障作用逐步显现。参合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率有所提高,特别是住院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据统计,2004-2006年,全国新农合共筹资329亿元,有4.7亿人次农民得到医疗费用补偿243.9亿元。2006年试点评估显示,与未开展合作医疗的地区相比,农民两周门诊就诊率提高了8.3%(实施门诊统筹的地区,两周门诊就诊率提高了33.2%),住院率提高了52.7%。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看病就医率有所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有所缓解,广大参合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三,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在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也同步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通过两项制度的衔接,使一部分贫困人口由医疗救助资助参加了合作医疗,进而可以享受到合作医疗的报销。2003—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8.5亿元,支持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
  第四,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为支持新农合制度建设,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同步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2004年开始至“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将陆续安排216亿元,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对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进行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民看病就医的条件,并启动了全国乡村医生的系统培训规划。由中央财政给予支持,实施了“城市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鼓励城市医生定期到农村服务。2005—2006年累计选派1.09万人次,对国贫县县医院、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目前,已将范围扩大到中西部21省(区、市)592个国贫县的3644所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农合的不断推进,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信心逐渐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互助共济意识和民主参与监督意识得到了培育和提高。目前,推进和完善新农合制度的重点:一是探索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办法,确保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补助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新农合基金账户。二是形成科学规范的补偿方案。统筹补偿方案是新农合制度的核心,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三是加强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切实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规范、制度及行之有效的自律机制,同时,有效开展农村卫生机构及其服务行为的外部监管,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对经办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提高新农合的管理能力。五是加强基金运行管理。要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措施。同时,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农民的监督作用,确保基金安全。
  农村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的健康。目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新农合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卫生部门将积极主动地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好,为农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节目主持人]:陈部长,首先我们来关心一下钱的问题,今年2007年是新农合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关键一年,第一批的补助金93.96亿元已经拨付了,这个钱是中央给农民的钱,怎么保证这个钱百分之百地落到农民手里?谢谢。
  [陈竺]:第一,我们要加强管理,保证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地进入基金帐户;第二,这笔钱是我们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群众的保命钱,所以任何部门、任何个人都不能挪作他用。包括新农合的经办机构和人员的经费,我们已经做了规定,都是另外开支的;第三,我们要加强监管,我想强调的是不仅是卫生部门和国家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管,我们现在也建立了社会和包括农民代表在内的监管机制。这样几管齐下,就能够保证这笔钱能够用到刀刃上,用到农村老百姓的医疗服务上。
  [中国香港大公报记者]:请问部长先生,医疗领域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问题也很多,您出任卫生部部长一职,压力怎样,信心如何?对于目前卫生领域存在的医药、医疗、医保问题,以及对医保基金的浪费现象,医保卡的超范围消费,还有合作医疗起付线比较高,使一些贫困人口,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卫生部是否已经注意到,将来将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解决?谢谢。
  [陈竺]:首先,我想说的是,我要感谢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信任,让我担任了卫生部的责任人。我到卫生部,应该说是在中国卫生工作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的情况下来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工作,特别是卫生工作,以及教育。
  第二,我想说的是,卫生战线的确面临着相当的挑战,我想我的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就是要把这种挑战转化成机遇,开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道路。
  第三,我们现在一方面加强基层,主要是农村和社区的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这几年来,在本届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在保障体系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实效。当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整体来说筹资水平还比较低,但我坚信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在内的筹资的情况,随着国家经济的顺利发展,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在今后的几年里受益面、受益水平肯定会有显著地提高。
  [中国经济季刊记者]:我想问陈部长一个问题,您刚才说到由吴仪副总理领导的部际联席会议,我们知道在中国有六到九个组织,包括大学,都向部际联席会议提出了建议。在五月份的时候也开了一次部际联席会议,这个部际联席会议什么时候才能向社会公布关于医改的方案?
  [陈竺]:谢谢你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全国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由16个部委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卫生部作为组长单位,正在非常紧张的工作。我想说的是,这个工作不是闭门做的,而是开放做的。前一段委托了一些机构,包括国内外的机构做了一些定型的可行性研究,同时也设立了网站,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所以,并没有几个方案之说。最后提出来的,只能是一个方案。医疗改革如你所知,如大家所知,是一个世界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所以现在我们已经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
  要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城乡人民的基本医疗保健的制度。这个原则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就是要讲究公平、效率和质量的统一,就是要兼顾统筹各个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一方面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需求,同时又满足不断增长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如果说,把建立覆盖城乡人民群众基本保健制度作为一座大厦的话,我们是需要大梁和支柱的,这个大梁就是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保障体系,还有就是药物的和有关其他医疗设备的供应和保证体系。当然我们也需要在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督以及在人才、信息平台、法制环境的保证方面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我特别想说的是,我们要做好这些事情,既要靠正确的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同时我们也要依靠卫生系统600万人这样一支优秀的、靠得住的队伍。
  [健康报记者]:我知道陈部长一直非常重视公共卫生体系,您上任当部长以后,对部直属单位的首次调研就选在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不足,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是什么?谢谢。
  [陈竺]:公共卫生体系是全民医疗保健制度的基石,同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预防医学也是当今全球医学模式转换的重大课题。我们国家一直把“预防为主”作为我们卫生工作方针的基点,尤其是2003年的“非典”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这几年来的重要的进展,大概可以归纳为四条:第一,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控制传染病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第二,我们的信息平台、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输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就是我们讲的以传染病为主要目标的信息直报系统;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政府,卫生部每月都要在网上宣布前一个月的重要的疫情,有关情况我们也及时地向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进行通报。第三,重大疾病,包括传染病的救治、防控有了很大的进展。战胜“非典”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我还想说的是,过去四年来,我们在禽流感的防控当中,同样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成绩。包括对艾滋病、结核、血吸虫病、肝炎在内的重大传染病防治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我在这里只提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正是由于这项政策,加上我们大力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打击制毒贩毒,发放避孕套、美沙酮替代等等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们同样也非常重视慢性疾病的防控。因为今天,包括癌症、心血管病在内的慢性病已经成为中国,其实也是世界公共卫生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
  第四,基础的公共卫生的设施能力,特别是农村的改水、改厕。洁净水、安全的食物这些其实是公共卫生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内容,我想中国人均期望寿命值能够从1950年的35岁增长到2005年接近73岁,就是因为贯彻了预防为主,面向全体人民的这样一个卫生工作的方针,当然我们也非常重视中医在公共卫生疾病防治当中的作用。我也想强调,我们在妇女和儿童卫生保健方面做出的举世公认的努力。
  我还想强调的一个就是计划免疫疫苗的注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已经提出,要将计划免疫从现在的覆盖7个疾病,扩展到15个疾病。卫生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这样一个国家行动的具体的措施,使得我们国家成为世界上计划免疫覆盖疾病病种最多的国家。
  我把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这里就一并讲了。
  [新京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问题是陈部长提到的关于医改的方案,您刚才说到这个医改方案不是闭门在做。我想问一下,这个医改方案在正式实施之前,是不是可以采取向全民征求意见的一个方式。您刚才也提到了,医改有一支靠得住的600万人的医疗队伍,也有方案说,医改方案的重点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我想问的就是怎么样能够说服中央政府或者是其他的部门增大这种投入,怎么样才能切断现在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现状?第二个问题是对困难群体的保障问题,您的前任高强先生说到过惠民医院,现在惠民医院对困难群众的界定是个问题,这个标准什么时候出来?困难群体在惠民医院享受到的标准是什么标准?谢谢。
  [陈竺]:医改方案的框架将来肯定是要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实际上现在在筹备阶段已经听取大家的意见了。当然将来的医改方案肯定也是一个“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方案,因为医改方案肯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我们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包括大医院是功不可没的,但我们也认为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通过合理的调整价格体系,体现技术服务的价值,逐步地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应该成为医改的一个内容。关于惠民医院的问题,各个地方都有非常好的做法,但是覆盖的人群不是一句话能够讲清楚的,因为它也是因地制宜的。
  [中华工商时报的记者]:我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对于卫生支出主要划归为地方负责,中央政府对于卫生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是很少的,从而就导致了地区之间对卫生投入的不平衡,这也是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请问陈部长,政府如何保证卫生投入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有效的分配?谢谢。
  [陈竺]:我想说的是,中央政府近年来,转移支付用于卫生的支出大幅度上升,而且这个转移支付主要是针对中西部。尤其是在新农合的筹资当中,为中西部的农村的人民群众,中央财政实际上占到了整个基金的40%,地方政府40%,群众自愿缴纳是20%。最近,在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当中,也是同样的情况。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巨资支持中西部农村的三级卫生网络的设施建设,也就是县、乡、村的医疗公共卫生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另外还有人员的培训。
  [中国日报记者]:近来食品安全问题广受重视,请问,陈部长就卫生部门在确保中国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还有您个人如何评价中国食品安全方面的现状?谢谢。
  [陈竺]:食品安全、食品质量问题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它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所以是由多部门共同努力来进行指导、监管的一个问题。卫生部的职能在食品安全方面主要是管理餐饮食品的安全,对于餐馆我们现在正在推进的就是量化分级的监管制度,我们也在尝试公示制度。我们尤其注意学校、工地食堂的卫生安全。我们建立了对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系统。
  第二,卫生部积极参与我们国家食品标准的制定,这要依靠科学和技术,要依靠风险性评估提供的科学依据。我们也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工作,我们在食品添加剂的分委员会当中还是主持国,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最近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卫生部从现在起到年底,将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餐饮安全的专项整治行动。我想大家对中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应该是有信心的,我们的出口食品2006年的统计,无论是向日本还是向欧盟国家,合格率都是超过了99%的。
  最近,温家宝总理指出,抓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首先是要保证中国的老百姓能够用上质量安全的产品,能够吃上安全的食品。所以我们在加强国内食品安全整治的同时,也欢迎国际合作。我要提醒有些朋友的是,的确我们对这个问题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但是以偏概全所产生的过度敏感性,在医学上讲就是过敏症。
  [英才杂志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要问,卫生部对中医非常重视,中医在新农合组织中它的作用是什么?农民如果有病,能不能参加除乡镇医院之外的中医医疗点?第二个问题是有关农民工的,如果农民工到城市打工的话,发生了工伤事故,他能不能参加新农合组织的医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是不是就没有责任了?
  [陈竺]:中西医并重这是我们卫生方针规定的,在新农合的建设当中,我们非常强调中医药的运用,现在纳入新农合体系的定点医院当中包括了中医院。
  农民工的权益必须要得到全面的保障,现在一些地区把农民工纳入到新农合当中,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农民工现在大部分的时间是生活在城市的,所以业主必须承担他们在城市工作期间的所有的应该得到的权利,包括医疗、意外事故的保险等等这些权益。我们刚才提到的在城市的惠民医院,其实就是向农民工开放的,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所以要在中国把一个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起来,必须要依靠政府。
  第二是社会,社会指的就是用人的单位,就是各家企业和事业单位。
  第三就是个人、家庭,要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我觉得这样中国的医改才有希望。同时我们的卫生事业模式要转换,要从主要的,尤其是对大病晚期的治疗,关口前移、重心下沉,预防为主,这样才可以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实,西方最发达的国家,现在也在反思医疗保险体系当中的种种弊病,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转换医学的模式。所以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在我们国家要大力地提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要建立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的意识。
  [华夏时报记者]:我想关于新农合的问题提两个问题,前不久北京政协调研组有一个报告,大体的是讲通过他们的调研,新农合刚刚到的时候,农民参合的积极性非常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就不如原来高了,原因是人们认为90%的农民大病不生,小病报不了。这样就导致他们的积极性就不高了。我不知道这种情况在别的地方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下一步解决的路子在哪儿?第二个问题,按照我所了解的有关规定,新农合筹集的资金5%作为公共突发事件的基金,95%都应该用于患者身上。有媒体报道,除了上海以外,其他绝大部分地区,大笔资金在“沉睡”着,这与陈部长说的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又是相矛盾的。谢谢。
  [陈竺]:我手里正好有一组数字,在全国范围里面,新农合的参合率从2004年的75.2%稳步地增长到2007年的85.87%,就是超过了85%。第二,我想说的是,新农合是一个新事物,所以在前面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已经提到了,在保证基金安全的情况下,你不可能第一年就把它百分之百地用光,应该说这几年来,基金使用的情况是好的,这是在全国的范围而言。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中西部地区当年的使用率可能就达不到东部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但是我们最近也要求各地要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特别是我们希望统筹不仅是统筹大病,也能够向门诊延伸,就是我刚才说的预防为主这个意思,最好是不要有病,健康教育,有了病早期诊断,早期阻断,小病不要变成大病。
  [华尔街日报记者]:在7月份的时候,一名韩国的外交官在吃了一个三明治以后就很不舒服,然后到医院治疗,最后死亡。在8月份的时候,我们从卫生部得知卫生部正在进行调查,并且将于一个月之内完成调查,那您能不能告诉我们这个事件是不是现在已经调查完结,那么调查的结果是什么?


  [陈竺]:黄正一公使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不幸去世让我们感到很悲痛。我想首先借助这样的一个机会向黄公使及他的家人,也向韩国人民表示我们的慰问。关于黄正一公使发生意外死亡的原因,卫生部组织国内的权威老师进行了医学的鉴定,得出了结论,有关的鉴定结果我们已经通过外交渠道通知给了韩方。我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完全排除了食源性的疾病。我们期待着和韩国同行进一步地交流和确认,但是我前两天注意到,韩国的有关媒体披露了一些信息。韩国的一个医学权威机构的负责人认为,黄公使是因为过劳、心血管疾病突发而不幸去世的。所以,黄公使不幸英年早逝,我记得他是52岁,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对于这样一位为中韩两国的友谊合作作出贡献的外交官,不应该拿他的事来进行任何的媒体炒作,这是不人道的。
  [21世纪经济报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是乡村医生的,我对他们做过采访。他们职业是医生,但是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他们现在很多人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退休之后生活还是没有保障。我就想问一下陈部长,这个群体在中国目前一共有多少人?他们的年龄结构是什么一个结构?是否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卫生部如何评价他们的工作?医改会对他们有什么样的考虑?是否会由政府来买单,购买他们的医疗服务?
  [陈竺]:您的问题,勾起了对自己往事的回忆,30多年前,我也在农村做过赤脚医生。
  我们乡村医生的队伍为中国农村的卫生医疗保健事业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我也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敬意。当然这支队伍不是公务员的队伍,当然我希望退休或者是比较年迈的乡村医生们能够得到我们农村基层政府的关注。但是现在这支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让我比较担忧,我希望我们的医学教育能够多培养一些愿意到基层去的全科医生。我认为在基层做得非常好的一个全科医生,他在社会上应该受到的尊重,完全应该等于一个在大医院里面的专科医生。另外,我也注意到,这支队伍的待遇提高,也已经成了能不能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时代,稳定我们公共卫生基层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我们想要把乙肝疫苗给每一个适合的儿

童去注射,少了这支队伍是根本不行的。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普及,比方说,禽流感的防控,特别是儿童们避免和病死的禽类的接触,这些知识需要传播。所以我听到一个情况非常的高兴,最近北京、上海已经出台了政策,比较好的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问题。我相信在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前进、进步,我们的乡村医生队伍的培训不断加强,水平不断提高,他们肯定会成为一支活跃在青山绿水,也包括我们国家的比较困难的地区,包括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支精干的卫生保健力量。
  主持人,我想在结束之前,允许我说几句话,对长期以来关注、支持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新闻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也要关心,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支持媒体对卫生事业的监督。我们希望中国的卫生事业的发展,媒体能够发挥非常积极的引导性的作用。记者们都是无冕之王,也许大家不一定知道学医的人在学校里面是需要宣誓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们都会牢记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当然我们也记得古希腊的医圣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早日让中国,让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伟大的,文明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三、要求
  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以省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措施和对策。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这篇材料主要就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新闻发布,谈到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答案提示
  具体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农村群众参保积极性。
(三)抓好巩固完善,增强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五)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扩大受益面。
(六)切实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力度。
3.答案提示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
随着新农合的不断推进,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信心逐渐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互助共济意识和民主参与监督意识得到了培育和提高。2007年新农合覆盖的县(市、区)要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据统计,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42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4.87%,参加合作医疗人口7.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2.83%。
`  看来,全国新农合制度运行良好、成效显著。第一,新农合制度框架及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第二,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的保障作用逐步显现。第三,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问题得到一定改善。第四,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条件有所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推进和完善新农合制度仍然存在着重点和难点:一是探索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二是形成科学规范的补偿方案。三是加强医疗服务和医药费用的监管。四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五是加强基金运行管理。要健全基金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措施。
根据目前国情,新农合制度具体发展对策应着眼实际,让农民受惠。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是从社会保障角度,明确界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强化政府责任、突出社会管理、强调个人自主参与,明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出台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和阶段性的指导意见,处理好制度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手段与目的,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宏观把握发展方向,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积极探索新的个人筹资模式,科学引导农民群众主动地自愿地缴费,减轻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四是有关业务部门、相关学术机构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制度设计和实践相对成熟的基础上,酝酿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从法治的角度加以规范。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农村群众参保积极性。
一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制度宣传,把参保办法、参保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审核结算流程等宣传到千家万户,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熟悉这一制度;二是针对性地开展具体、形象、生动的典型事例宣传,现身说法,弘扬讲奉献、献爱心,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制度的意义和好处,增强制度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自觉参保意识;三是积极争取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抓好巩固完善,增强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是切实巩固实施成果。总结经验,科学测算,充分论证,合理确定基金收支方案,防止基金过多沉淀或透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根据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原则上每二至三年对筹资标准和补助标准作适当调整,适时理顺会计年度;二是努力扩大筹资渠道,增强基金实力,逐年提高补偿水平。各级政府根据财力,合理增加财政投入,个人筹资根据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对制度的认同程度,稳妥地提高,村(社区)自治组织要根据集体经济状况给予一定投入,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多渠道地增强基金实力,逐步提高参保病人的补偿水平;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简化审核结算手续,减少不合理的中间环节,努力方便群众就医结报,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四是认真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探索解决非农非城镇医保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群众对农村医保的不同需求,探索设置不同个人筹资档次和不同补偿水平的补偿机制。
  (四)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一是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或管理委员会职责,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等工作,定期向同级人大汇报,主动接受监督;二是加强经办机构建设,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三是完善基金监管机制,制定监督管理规定,形成定期审计监督制度,确保基金运作规范、透明、高效,保证制度的公平公正;四是加强医疗服务,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合理分流病源,合理诊治,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和非有效医疗费用比,减少不合理的医疗支出。
(五)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扩大受益面。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优化重组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推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急救、妇保、儿保、防保、产科等服务功能建设,促进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功能转型;二是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农村计生指导和残疾康复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逐步开展慢病动态管理、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等服务;三是出台小病受惠政策,建立推广小病受惠机制,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吸引力;四是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卫生支农活动,加强在职人员理论和实践培训,建立人员的培养、准入、淘汰和更新机制;五是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点建设,出台支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建设标准,分阶段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机构和功能建设。
(六)切实加强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力度。
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医疗救助实施办法,适当扩大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标准,降低救助门槛,增加救助受益面;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医疗救助,与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并轨,并统一实施,建议加大财政资助力度,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建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三是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结合机制,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享受医疗救助的前置义务,对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等弱势群体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补助;四是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弱势群体门诊费用补偿机制,对患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尿毒症等慢恶性特殊疾病的弱势群体,实施门诊补偿,着力提高医疗救助力度。
 总之,农村卫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农村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的健康。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