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模拟试题 > 200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题(一)

200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题(一)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二、给定材料。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进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贯彻落实好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须按照"中国化"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统揽全局,扎实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牢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并进一步研究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沦丧,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目前,国内贫富不均不仅表现于基尼系数高企而且表现为现实生活中奢侈豪华与极度贫穷鲜明对比,以及贫富差距跨代延续。目前的严重分配不均并非市场使然,而是非市场因素造成。纵观20多年中国富人的产生及财富向少数人聚集,都是制度安排存在缺陷的结果^0双轨制、证券市场圈钱、银行不良资产泛滥,最严重的是近年通过住房分配及房地产市场的要素非市场化,让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当一个国家的少数人通过现有的制度缺陷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时,整个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近几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如农业税的减免、农民进城务工便利、农产品价格保护等,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这些政策对"三农"问题的化解仍然相当有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人口基数大、素质低,目前国内农民不仅本人无法分享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而且他们的贫穷正在跨代相传:而"三农"问题之所以这样难以解决,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是那种计划经济的城乡剪刀差观念与制度还没有根本性改革,比如对农民的身份歧视,对农民财产(比如征地)掠夺还在进行{二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村对城市建设付出的补偿不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比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落后、生存条件落后等,使得农民在市场体制下根本就没有竞争力。

  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人类与自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又影响改变着自然,而自然反过来又通过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耗竭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人类的发展。入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的和谐状态,到农业社会局部的、阶段性的不和谐,再到工业社会的严重失衡。今天,人类社会表面上的繁荣进步背后,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日益积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消费迅猛增长,而自然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枯竭,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污染物质已经大大地超过了环境容量。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厂些地区洪水、干旱的肆虐,沙尘暴频频发威……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往作为被征服对象的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宣战。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或是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状态j或是矛盾迅速激化,大自然的报复可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再适合人居住。

  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常说我国以7%的土地、8%的淡水养活22%的人口,这些数字本身就凸显了我国的生存压力。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维系人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草地、森林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1/3、1/2和百分之十几,支撑经济增长韵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也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l8%和7.3%。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长期沿用传统发展模式以拼资源换增长,不仅造成了资源迅速衰减、退化、枯竭,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短缺和水体蒋染严重,耕地质量不断退化,草地过牧,森林超采,海洋渔业过度捕捞,自然灾害频繁加剧。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l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也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据中科院老师测算,2003年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人民群众健康也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害。不少老师已经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电力。、钢铁供求紧张,投资增长过快等',而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严重障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实际上是两大和谐,即人与人和谐和人岛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载体,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入之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中华民族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其他一切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将无从谈起。由此,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资深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以循环经济模式替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3R原则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准则,即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量化(Reduce)、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Reuse)、资源再循环(Recycle),力图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初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凑,使我们走向生生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使我们在文明发展的现阶段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下是某记者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教授、博士生老师洪大用老师的对话。

  记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原则。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问的关系?

  洪大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也就是说发展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只有这样的发展,人民才能得到实惠,整个社会也才能因此保持和谐。

  从另一方面讲,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原则,事实上也是提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更多地关注人、关姒、关怀人,更多地注意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这些关系理顺了,社会也就会趋会和谐了。
  记者:立足当前的时代背景特别是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如何理裤坚持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洪大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克服实际上存在的某些不良的社会倾向,抑制和消除妨碍社会和谐的各种因素,协调与人相关的各种重要社会关系。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梅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才会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发展方式、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障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权利的制度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和近期利益豹倾向。

  记者: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如何具体地坚持以人为本?

  洪大用:我想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是人人有费,每个人都应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观念与行为,共同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具体来讲,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从各级政府部门的角度看,广大干部首先是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要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其次,在工作中要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与群众协商。再次,是要实现在工作程序和方法上的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是从广大群众的角度看,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意识和责任感,都应该注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主动协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l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20分)。

  2.以下是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请写出序号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字数不超过200字。(20分)

  甲: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就可以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即可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

  乙: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丙:当前收入差距过大,也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丁:要实现和谐社会,就必须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3.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就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字数在150字左右。要求:分析准确,简明扼要。(20分)

  4.根据材料所给的主要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l2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语言流畅。(40分)

?2009年公务员新手考试:考试分类及流程

公务员考试辅导科目 精讲班 报 名 答 疑 论 坛
主 讲 课 时 讲座
行政能力测试 伊强 30 报名
申论 陈亚飞 20 报名
公务员面试指导 张玲莉 10 报名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