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破解申论-应试过程及解题技巧
对给定材料的阅读,是申论考试的基础性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用在答卷上直接反映,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居于首位,不容滞后。申论考试,对给定材料的阅读一定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如果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那么对给定材料的阅读一般不应少于40分钟。只有仔细阅读给定材料,真正掌握资料内容,才能保证以下三个环节的质量。
一、审读材料概述
1?审读材料的要求
所谓审读材料,就是根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对给定材料进行阅读、审视、分析、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回答问题做好准备。
对申论考试而言。因为在考前复习中,考生一般都已了解了申论答题的要求,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只需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而没必要再先去分析后面的题目。
审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关口,必须认真对待。
在审读材料时,重点自然是理解材料的内容,但是也不能忽视材料的形式。只有全面掌握材料的形式、范围和文体等,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命题者的初衷,有效地把握住关键问题。否则,便会文不对题,这种现象在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屡见不鲜。
2?审读材料的原则
一般地讲,在审读材料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整体把握给定材料,找出给定材料的隐含信息,扣住给定材料的中心来拟题。
(2)多角度原则。运用“发散性思维”,分析给定材料,列出2~5个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写。这个角度是扣紧给定材料的,但不一定是扣紧给定材料的中心的。多角度的原则还可理解为一种“实效性原则”,就是说,只要紧扣给定材料,写哪个角度对你有利,能使你发挥得更好,你就写哪个角度。
(3)筛选性原则。给定材料中很可能包含着许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如果不从总体去概括材料的“寓意”,而只是抓住“只字片语”,盲目下笔,急于写作,盲目下笔,急于写作,常常容易陷入误区,就会跑题。
申论部分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给资料的归纳、的理解能力,然后根据材料主题写一篇有自己见解的文章,是公务员考试的得分“重头”。老师提醒,考试所给资料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考官的考查意图,很多考生就是没有细细体会,因理解不到位而失了分[详细]
二、审读材料的基本方法
1?弄清题意,摸准要求
【例1】
新中国成立55周年庆典来临之际,各种庆祝活动在北京和各地次第展开。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今年国庆把握“中庆”尺度,提倡节俭,不搞国庆阅兵、焰火晚会等盛大庆典。 “今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就是赏花,没有其他活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宋贵伦副部长对《掺望东方周刊》说。
通过这段话归纳起来有两种理解:一,国家不重视;二,国家主张节俭。你赞同以上哪两种观点,有没有第三种观点,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发言稿)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写好这篇议论文,首先要理解宋贵伦副部长讲话的含义;同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既可以正面立论,也可以反面论述,更可以结合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进行具体分析,不明确倒向哪一边。如有的考生认为国家五十五周年的庆典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值得举国同庆的日子,不搞大规模的庆典活动,不是国家不重视,只是国庆典礼的盛大隆重虽然是国家的荣誉,不铺张浪费、不搞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重视国民福利同样也应当是国庆的内容。这也可以认做是第三方观点,这些都称得上是弄清题意的。
但是,从摸准要求来看,我们还要进一步往深处想一想此次国庆放弃对规模的追求而注意实际产生的效果,不仅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精神。纪念国庆活动的改革虽然是细微的,但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见什么精神?就是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而是将纳税人的血汗钱扎扎实实地用在改善国民的生活福利待遇上,用在经济建设中,这就是最大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是身体力行实践党的宗旨。 所以不少考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摸准题意蕴涵的要求,以《节俭,我党的优良传统》、《节俭,我党执政为民的体现》等为题,结合实际,纵论节俭办国庆的主旨和意义以及我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使议论充分体现出动人的时代光彩。这不能不说是审题的成功之处了。
2?吃透字面,领悟深意
对有些材料,必须透过字面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比喻或象征意义,以避免答题时犯就事论事的弊病。
【例2】
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联系生活实际的议论文。寓言诗《鸟的评说》如下: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是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鸟的评说实际上就是人的评说。因此,文章决非要求对鸟发表看法。有一篇题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优秀论文,这样起笔:
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雀、燕子、黄鹂、百灵等鸟,它们唇枪舌剑,互相攻击、诋毁,都自以为是地指出了对方各自的所谓缺点。读罢寓言诗,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
这就一下子透过字面,领悟了以鸟喻人蕴含的深意,提出了如何正确看待人的问题。
3?借助联想,明确针对性
要使议论不离题、偏题,审读材料不仅要准确,而且还要深刻,这就要借助联想,把握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从而明确文意的针对性。而一篇文章的议论总是有感而发的,而这感想又要针对实际,不能无病呻吟、无的放矢,所以,立意的针对性十分重要。
例如阅读关于谈论穿着打扮的材料,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针对性,穿着打扮无非是属于个人生活范畴的小事。但如果借助联想思考一下,那么和穿着打扮相联系的生活现象就十分值得我们去议论一番:穿着打扮和情趣爱好、审美意识有什么关系?和生活水平、市场消费有什么关系?和现代文明、文化心态有什么关系?和时代潮流、社会影响又有什么关系?只有把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审视得清楚一些、全面一些,才不会使议论囿于个人生活小事而跳不出来,也可防止任意拎到什么思想高度去解剖一番。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联系现状,针对在穿着打扮上反映出来的实际问题,展开议论。这样,文章自然也就有棱角和锋芒了。
【例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军陆战队采访,惊奇地发现,在沙特的帐篷里,在待命的军舰上,美国官兵正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据说,有个军官匆忙出征,忘记带上这本书,赶忙写信给妻子,让她把书航寄到前线。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的必读书。(节选自张雨生《海湾战争与孙子兵法》)
美国海军陆战队官兵对中国的《孙子兵法》奉若至宝,急用先学,实属为解燃眉之急。《孙子兵法》飘洋过海,倍受美国人青睐,并不新鲜。近、现代的英、俄、日、德、法、捷等外文译本早已风靡世界,被日本人称之为“东方兵学的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拿破仑作战时也曾拜读过,此书早已成为许多国家高等军事院校的教材。《孙子兵法》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与过去战争经验写成的,曾席卷日本管理界和美国军事界,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到此为止,我们还可以继续展开联想,深入分析,明确材料的针对性。有人是这样展开联想的:
前不久,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里掀起研究“易经热”,祖先的真知灼见,使诸多大学生感到震惊。日本出现“《菜根谈》(明代文人洪应明著)热”,充分显示了这一事实:虽经岁月流逝,人世沧桑,仍掩饰不住它的灿烂光辉,实为“中为洋用”的典型。大学校园里对西方哲学从热衷到冷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盲目批判到重新关注,这种“回归热”,充分显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其他,诸如中国的中医、中药、武术、气功在世界各地深受欢迎,日本、东南亚尤烈。还有,雷锋早已走进美国的西点军校,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多次在国外夺得大奖。
如今出现一种怪现象:“中国和尚”在国内“念经”,“听者寥寥”,但飘扬过海却出现“远道的和尚会念经”的情形,“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情形司空见惯。
一部分鼓吹民族虚无主义的人,把西方文化吹得天花乱坠,仿佛创造人类文明没有中国人的份,把中华民族的祖先说得一无是处。
有识青年应研究、挖掘祖国文化遗产,继承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就不会出现一提中国便“心灰意懒”、“自惭形秽”,一提西方便“叹为观止”,须“仰视才见”的自轻自贱的民族自卑感。
三、申论审读材料实例
【材料】
1.美国政府告诫美国人民:“21世纪是亚洲人的天下”、“日本第一”、“欧洲正在崛起”。
2.日本的中小学教科书上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
3?1986年1月28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纳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万头攒动,“挑战者”号将执行第十次飞行任务,15秒种后突然爆炸,有7名宇航员同时遇难,此后不久,又有900多人报名参加航天飞行。
4?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进入欧洲市场。
5.中国号称“吃的王国”,仅鸡的吃法就有十几种,然而美国肯德基家乡鸡到北京前门一侧安营扎寨,顾客盈门,年营业额达1500万元,并把快餐店开到上海,一时间掀起了“快餐旋风”。
【分析】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一日千里,瞬息万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不管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形势咄咄逼人,每个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除了挑战,别无选择。工艺落后,质量欠佳,不了解市场需求动态,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机构臃肿,管理混乱,迟早要破产。人落后,要被革职;国家落后,要受穷、挨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然而,优势不是永恒的,应抓住契机,把握时机,乘虚而入。挑战和机遇总是结伴而行,只有迎接挑战,机遇才可能叩你的门环。只要我们“人人厉兵秣马,个个枕戈待旦”,不失时机,锐意进取,向美国人出售航天器、向日本人销售电子产品、向荷兰人出售鲜花、向法国人推销化妆品、向瑞士销售机械手表的机会永远存在。
【联系实际】任何个人、任何国家都要卷入竞争的漩涡,今天的优势不一定是永远的优势。日本的汽车工业冲击着美国的汽车工业,韩国的电子工业冲击着日本的电子工业,欧共体经济的冲击波严重威胁着美国。日本面临资源贫乏的挑战,中国面临人口、能源、资源、生态平衡、水资源等诸多问题的威胁,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化改革,把步子迈得大一些,力争在国际竞争场上力挫群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横刀含笑迎接挑战。向国际市场挑战,向太空挑战,向困扰我们的大自然挑战,向未知领域挑战,迎接挑战,才有出路,迎接挑战,才有机遇。
最新资讯
- ‌2025年国考备考资料免费下载:高频成语辨析早读讲义助你突破语言关2024-12-12
- 2025国考申论范文下载:以创新为翼,翱翔制造强国蓝天2024-11-15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教养之光,文明社会的金钥匙2024-11-14
- 2025国考申论写作范文:以“中国精神”为笔,绘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片段积累小技巧,弯路走的少之疑问句2024-11-02
- 【国考必赢】2025国考申论备考:讲解稿的满分秘籍2024-10-23
- 2025国考常识备考之中国山脉2024-10-1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引领未来,奋斗铸就辉煌2024-09-2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金山银山新画卷2024-09-19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