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申论范文:救灾官腔背后的官本位

申论范文:救灾官腔背后的官本位

更新时间:2010-08-12 09:36:21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社会问题的背景】

  2010年6月21日,在赣江抚河段唱凯堤溃决、10万民众生命危在旦夕的关口,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连线采访江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没想到,这位救灾一线人物先是强调唱凯堤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接着逐一介绍哪些大小领导对抗洪作出过“重要指示”。主持人一再打断他的话头,追问“决口有多大?下游的群众有没有转移?”

  这段视频被网友广泛转帖,跟帖上千条。网友在“百度贴吧”自发开设“平其俊吧”,帖子数400多篇。一些中央级和外地报纸、门户网站均提出严厉的批评。东北网刘治良评论:整个电话连线,除了百姓生死,面面俱到,处处逢源,“官场大局观”透彻,“只唯上”的立场坚定不移,堪称“官僚典范,当代公务员样板”。凯迪社区网友“平江园林”叹息:“官员已经丧失正常的话语能力,也就是说不会讲人话了。”天涯社区网友发帖调侃:《愤怒!主任汇报江西领导英勇抗洪事迹被央视主持人打断!》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去年,某地矿难发生后,地方高官也曾表示,事故“给党中央、国务院增添了很大的麻烦,我们深感痛心和不安”。一些官员“不会说话”,从表面看缺少的是媒介素养,从深层看缺失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宗旨。网友警告:长此以往,“决口的不是河堤,是民心。”

  耐人寻味的是,江西和抚州当地媒体对此均保持沉默,只有一家企业背景的“抚州网”在首页刊出《网友热议央视主播两度打断官样汛情介绍》,间接地表达了灾区民众对父母官的观感。6月25日的《人民日报》设问:什么时候当地普通的干部群众也能像电视主持人一样,直接打断“官腔”、“套话”?

  【核心观点】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1)在正常的灾难应急处理机制下,地方领导对灾情迅速作出反应本是分内之事,无需过度强调;相反,人们迫切需要知道的,恰恰是避而不谈的灾情与灾民安置情况。这位官员在不恰当的时间,将中央媒体当作了邀功和向领导示好的平台,难怪会遭遇“板砖”齐飞。只不过,打官腔固然值得挞伐,但公平地说,也许他并不是刻意要借机讨好谁,甚至可能只是下意识的反应。如果跳出洪灾肆虐和现场直播的特殊语境,类似的官腔套话,我们听到的还少吗? 各种讲话、文件中,“穿靴戴帽”的铺垫随处可见,人们似乎也习以为常;透过每天的媒体,有多少用语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甚至“耳熟能详”,又有多少是在批量生产“正确的废话”?

  (备注:这一观点谈的是文风问题,也就是官员的“习惯性”问题,从“固有习惯”这个角度揭示问题的成因。这是目前相对比较中性的观点,建议同学们先从这个角度切入,不要过快地进入“直接批评”的思路中。)

  (2)目前,整个社会“话语”存在“割裂”。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存着两套截然不同的话语系统:一套用于公共生活或者政治生活,一套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官话套话让我们觉得刺耳,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些官员的政治话语与我们日常所用的话语系统之间发生了冲突。也许,在平时,坐在主席台上讲话、作报告时,这位官员就是这样讲的,听者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虽然没什么内容,大不了略过不听就是。但放在特殊的语境下,被直播连线广为传播后,其荒诞感立刻显现。这样的现实也说明,中央领导最近提出的改文风,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风、会风和话风,折射的是官员的作风和政风。当主管防汛的官员,在介绍灾情时只顾打官腔,民众又如何能放心其主导的救灾举措?因此,做让人民满意的干部,还真要从文风、话风抓起。

  (备注:这个观点延展到了官员的“文风”问题,这是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干部文风”转变这一角度出发,属于新的国家政策,值得关注。)

  (3)打“官腔”已经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无疑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利因素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对打“官腔”现象提出过严厉的批评,并严肃指出打“官腔”对破坏干群关系的危害性。在全国两会期间,甚至有代表递交了发言时禁打“官腔”的提案。可见,杜绝打“官腔”现象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为此,首先要了解“官腔”的形式、特点和文化蕴涵,弄清楚“官腔”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明确现实生活中哪些言语行为属于“官腔”。

  (4)“见官怕三分”这句俗话是中国人畏官心理的真实写照。“官腔”虽然惹人生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闻“官腔”而生敬畏之心者却大有人在,因为“官腔”是“权力”的外在体现,是“官本位”观念和心理的一种外化现象。所谓“官本位”,就是一切以为官者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作为衡量标准。这也包括在“一切向权看”氛围下形成的畏官、慕官、逐官、恋官等社会心理。

  (5)“官腔”得以大行其道的深层次原因,归根结底乃是“官本位”文化影响所致。这种体现“官本位”文化的语言变异现象——“官腔”,有悖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位”理念,理应彻底予以剔除。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官本位”观念的普遍存在,为“官腔”的滋生和存在提供了温床,更为“官腔”的不断泛化以及“化石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催化剂”,使得“官腔”不但没有受到有效遏制,反而呈现出一种不断“壮大发展”的趋势。可见,剔除“官本位”的观念,戒除“打官腔”的恶习,既是当务之急,同时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旧有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才有可能最终铲除“官腔”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

  (备注:后面三个观点都是分析官腔的“文化背景”,属于比较深层次的角度,建议大家要多关注根源性的角度。)

·201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辅导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辅导
·201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辅导
·2010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全程指导

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考试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