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申论复习技巧:准确把握论点三要求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络辅导火热招生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申论作为2013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其地位举足轻重。申论写作以议论文为主,论点作为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其地位不容质疑。论点把握的好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立意以及作答与要求契合度,同时亦直接关系到申论考试的成与败。因此,作文构思之时把握好论点对于考生来讲至关重要。
申论文章的论点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根本看法,是文章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分论点是从属于总论点并为阐述总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将成为总论点的有力支撑。
论点是文章的核心,结构的选择、内容的论述乃至题目的拟制都要在确立了论点的基础上完成。关于论点,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ningxia.htexam.com/)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论点要明确、集中
(1)明确
文章的总论点要确定而明白,不能模棱两可,不能有歧义。表述总论点要使用最简单的陈述句,尽量不要通过比喻、比拟、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述论点,以便阅卷人能够一目了然,快速抓住文章中心。
【示例一】在矿难频发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生命的价格可以用GDP来衡量吗?答案是:不能,我们不要带血的GDP。
【示例二】在煤矿生产中不能只注重GDP增长,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分析】这两个示例是同一主题――“煤矿安全生产”下的两篇文章中表述总论点的语句。【示例一】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虽然文采较好、可读性较高,但没有直接提出其内涵,缺少对“不要带血的GDP”的进一步解释,需要阅卷者进一步阅读才能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相比之下,【示例二】直接写明煤矿生产“要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观点则更加明确。
(2)集中
一篇申论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总论点。总论点下可以有分论点,但却不可以有两个并立的主题或总论点。刘熙载说:“主意要纯,一以贯摄。”(《艺概》)要以单一论点统摄全篇,从头到尾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阐发。
例如,《论公务员精神》这样一个题目,如果从行政伦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公共关系、个人品质几个方面同时立论,既要谈“为民请命、为民作主”,又要谈“遵守纪律、服从领导、为上级分忧”;既谈“应做社会表率、与同事团结共处”,又谈“俭以养德、廉以修身”,论点就太过分散,形不成一个中心论点,主题也就不突出,难以切中“公务员精神”这一题目的主旨。公务员精神的立论应抓住“精神”前面的“公务员”这一特定对象。公务员主要承担着公共服务的职责,因此其精神主要应从行政伦理和职业道德角度切入,在有限篇幅内专攻一点,“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更好地实现公众意愿,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才是切题,通俗的说法,就是“公务员要为人民服务”。
2.论点要有针对性
即阅卷人能够通过论点明确考生所论述的对象或选取的角度,这就要求论点的表述要抓住关键词。
【示例】总论点:走出一条基于国情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分论点:第一,制定详细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第二,大力推动政策机制和技术创新。
第三,引导全民参与低碳社会建设。
【分析】从上述论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总论点针对的是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三个分论点分别针对的是发展低碳经济中的规划、政策和技术以及民众参与的问题。针对性较强,且让人一目了然。
3.论点要新颖,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和见解
在应试者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新颖”可能是引起阅卷者注意的最强有力的“杀手锏”。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考官青睐。论点要做到“新”,需要培养以下两种思维:
(1)开放思维
开放思维与封闭思维相对,是运用联想的方式,根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由事物的此面转到彼面、由甲事物转到乙事物。考生要带着解答申论问题的目的,在给定资料中进行广泛联想。从资料中找出解答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也可在遵守题目和给定资料所限定的信息边界的前提下,不局限于资料本身,通过联想,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找出对作答有价值的相关理论或事实。
(2)逆向思维
运用逆向思维,是指从常规观点的反面立论。在申论较局限的作答时间和空间内,运用逆向思维是兵行险招,虽可反向立论、出奇制胜,但应当慎重。考生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观点可以引申出反面观点,而且引申出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观点不能从反面来引申观点,引申出反面观点必然是错误的。同时,要注意凡是现行的中央精神、现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均不可从反面引申观点。
例如,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如何发展或改革城市交通,成为各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常规的思维是在现有交通体系内,就完善道路和轨道交通进行立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推出“要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新型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疏导交通压力”的观点,则破除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定式思维,新意自现。
最新资讯
- 2025国考行测攻略:揭秘数量蒙题大法,助你高效拿分2024-12-13
- 2025年国考面试技巧:充分利用时间备考2024-12-04
-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心得:解锁提出对策题2024-11-15
- 【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心得】202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加减法中的“隐形陷阱”与制胜策略2024-11-15
- 2025国考逻辑判断讲解:图形推理之黑白格的那些特殊考法2024-11-15
- 2025国考申论写作技巧:公文写作格式的密码2024-11-14
- 2025国考行测答题技巧:“两真两假”类2024-11-14
- 2025年国考逻辑判断讲解:代入排除法巧解朴素逻辑2024-11-14
- 2025年国考行测题型及答题技巧:速解真假话问题2024-11-11
- 2025年国考申论写作:开头写作技巧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