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十八大报告解读:粮食安全问题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黑龙江以机械化为核心,发展现代大农业,今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250亿斤
河南着眼于建设高标准粮田,在提升亩产上求突破,今年粮食丰收也已成定局
粮安天下,粮稳中国。今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
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产区是关键。河南与黑龙江,都是粮食生产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
河南曾经是产粮大省中的“老大哥”,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成为第一个进入年产粮食千亿斤的省区,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不仅满足了1亿中原儿女的用粮需求,每年还调出400亿斤的商品粮和粮食制成品。今年,河南夏粮产粮达到637.2亿斤,实现十连增,金秋大丰收也已成定局。
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呈跳跃式增长。近年来,粮食总产连续跨过800亿、900亿、1000亿、1100亿斤四个台阶,用占全国1/10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7的商品粮,养活全国1/6的人口。2011年,黑龙江的粮食总产超越河南成为第一大产粮省。随着颗颗“金豆”归仓,今年黑龙江粮食产量有望突破1250亿斤,实现历史性的“九连增”。
取得非凡成绩的同时,两省又都面临着各自的发展“瓶颈”。黑龙江农业大而不强、生产发展方式仍然相对粗放、现代大农业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而河南则几乎走到了增产“临界点”,人多地少矛盾尖锐,后备耕地资源明显不足。两省如何在越来越狭小的空间中实现粮食产量的稳中提升?如何将各自的农业经诵出新篇章?本报记者跨越2000多公里,从黑土地到黄淮海,追寻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地广人稀、耕地资源丰富的黑龙江,以机械化为核心发展现代大农业;而人多地少的河南则着眼于高标准粮田,在提升亩产上求突破。省情不同决定着差异化的“农业经”
黑: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
建三江,世界最珍贵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这里的黑土地广袤肥沃,“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以占黑龙江省1/10的土地,产出了占全省1/5的商品粮,建三江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窗口。
“建三江展示出的大规模、大机械、大水利、大科技,以及大园区、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代表着全省大农业的特色,这是几代北大荒人创造的奇迹。”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官员在视察建三江后发出感慨:“中国未来的饭碗在这里!”
然而,在过去,肥沃的黑土地并没有带来期待中的高产稳产。建三江人告诉我们,是大面积“以稻治涝”的结构性调整让建三江找到了趋利避害、高产增收的金钥匙。如今,在1100万亩的耕地上,水稻面积高达950万亩,寒地水稻栽培等一系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使建三江攀上了世界寒地稻作的高峰。
“黑龙江只能算是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却远不是农业强省。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但另一方面,黑龙江却又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广人少、耕地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大农业的条件。”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说,现在围绕“大”字发展农业让黑龙江的增产之路前途坦荡。
豫:舞台小也能“唱大戏”
“河南正在走一条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前提就是‘两不牺牲\’: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说。
在河南省温县马庄村,一张农田布局图让人眼前一亮:图上所标注的全村耕地面积,从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间,除保证国家重大工程用地之外,1000亩耕地丝毫没有减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通过旧村改造、综合利用废弃坑洼地等手段,用整理出来的土地办企业建社区,搞发展的同时严守耕地红线。
不止是在马庄村,保护肥沃高产良田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2011年,河南省耕地面积12238.09万亩,比国家下达的201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高出366.09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205.76万亩,守住了耕地红线。
粮食产量九连增,夏粮产量十连增,成绩斐然,但人多地少、耕地刚性减少等矛盾与制约因素却越来越显著。继续发展的空间在哪里?提升亩产,建高标准粮田成为破题之道。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介绍,今年河南出台了《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整合120亿元资金投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在,规划区内15个省辖市的95个县已经完成升级规划。到2020年,河南将在粮食生产核心区集中打造6000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的高标准粮田,使之成为高标准永久性粮田。
完善水利设施、扩大良种种植面积,多管齐下推进农业现代化
豫:为全国粮食核心生产区植入“河南芯”
过去10年,在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河南粮食总产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提高的关键就是种子。
位于河南省农业大学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唯一的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里见证了河南省10年小麦单产提高150斤的成果。如今,不仅仅在小麦研究领域,“河南芯”已扩展到玉米育种技术领域。鹤壁市农科院玉米育种老师程相文和他的团队培育出的“浚单20”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全国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玉米品种。
育好良种,“有收无收就在于水”。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树山表示,打造国家永久稳固的大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转变水利发展方式,着力夯实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水利基础。为改变“守着黄河喊缺水”的尴尬局面,河南省规划新建引黄调蓄工程167处,相当于新增30个大型水库;为改变粗放用水的发展方式,完成38处大型和10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全省还有中低产田6497万亩,按照20年来每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平均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7公斤计算,在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下,河南现有中低产田蕴藏着210多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井剑国说。
黑:水稻种植步入“快车道”
黑龙江,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缘何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绿色稻米之乡?在绥化市庆安县,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在坐落于此的黑龙江水稻灌溉试验中心,记者见到了一对“父子兵”:郭彦文和郭中原。郭中原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在水稻种植中,灌溉水浪费严重等问题长期存在。为了改变这点,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在实验中心,记者看到,每一株水稻都有一根导管通到地下,而在地下,通过检测数据对比,来分析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需水规律,从而达到节水、高产、高效的目的。
绥化是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市制、整建制推进示范市,2011年,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达到了305.8亿斤,比2010年增幅超过10%,可为全国人均提供23.3斤粮食。“靠的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高速转化。”绥化市委书记朱清文介绍,今年绥化实现现代农业示范带高产创建区域水稻、玉米和大豆的单产分别达到700公斤、750公斤和180公斤,并实现无公害食品全覆盖。
“绥化的创建活动很成功,使各个核心区的区内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也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周边同类产区高20%以上。”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农业开发办主任王庆江说。
发展节水灌溉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据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陆兵介绍,今秋明春,全省计划投入资金63亿元,新建灌溉水源井12000眼,新建、续建与改造小型蓄水工程440处,修复水毁工程348处,加高加固堤防683公里,疏浚河道167公里,清淤沟渠5460公里,加固水库152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积55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5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42平方公里。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让粮食生产区实现利益最大化,夯实粮食稳产高产基础
增产不增收,粮食主产区却是财政贫穷区,现实的尴尬威胁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动摇着粮食主产区稳粮的内动力。农业产业化的探索,正在尝试化解这道难题。
黑:大市场推出大品牌
产粮第一大省却不是粮食加工强省,每年50%以上的原粮销往外省,“种强销弱、量大链短、质优价不优”的问题,成为制约黑龙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改变这种窘况?
五常,现在几乎成了优质大米的代名词。数年间,五常大米实现了从鱼龙混杂到质量追溯认证的一次大转身。
来到五常市的稻米加工车间。车间外,“中国有机农业优质大米”加工生产基地的绿色牌匾格外醒目。车间内,稻谷在生产线上完成了向大米的“蜕变”。只需40分钟,精装的大米已经穿好“新衣”,整装待“嫁”。因为实施了“农超对接”,生产出的大米迅速进入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各大超市。“身份证”制度则使五常大米这一中国驰名商标在市场上更加如鱼得水。
五常市投入5000万元搭建了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在全市稻作区开展生产记录、产地证明填报、信息追溯查询,五常所有水稻资源实现信息覆盖,全程监管大米市场。目前,五常市有近20家大米加工企业达到规范化生产,并拥有自主“身份证”管理体系。实行“身份证”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质量追溯查询鉴定五常大米。
大品牌带来大收益。五常稻花香2号米售价比普通米每市斤最少高2元,仅此一项五常稻米产业年增加效益14亿元。现在,不只是五常,黑龙江各地都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黑龙江农产品的大品牌。
豫:从“中国粮仓”向“国人厨房”升级
数据显示,全国在售食品中每10个汤圆有6个来自郑州的“三全”,每10个饺子有5个出自郑州的“思念”,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河南的“双汇”,每10箱方便面有3箱产地为河南。信阳的“华英鸭”号称世界鸭王,淇县的“大用”、“永达”鸡排位全国前三,是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供应商。据统计,河南省的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均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长足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形成了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逐步实现由“卖原粮”发展到“卖产品”。“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建成一个生产基地,拉长一个产业链条,富裕一方群众”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日臻成熟。良好的品牌效应正使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集中、集群、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漯河、郑州、许昌、周口、安阳、鹤壁6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占全省61.2%。
复习备考:公务员考试热点:拒作低头族
最新资讯
- ‌2025年国考备考资料免费下载:高频成语辨析早读讲义助你突破语言关2024-12-12
- 2025国考申论范文下载:以创新为翼,翱翔制造强国蓝天2024-11-15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教养之光,文明社会的金钥匙2024-11-14
- 2025国考申论写作范文:以“中国精神”为笔,绘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片段积累小技巧,弯路走的少之疑问句2024-11-02
- 【国考必赢】2025国考申论备考:讲解稿的满分秘籍2024-10-23
- 2025国考常识备考之中国山脉2024-10-1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引领未来,奋斗铸就辉煌2024-09-2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金山银山新画卷2024-09-19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