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人民日报时评:农村环境,农民应是治理主体

人民日报时评:农村环境,农民应是治理主体

更新时间:2014-11-28 10:52:3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为帮助大家备考环球网校公务员考试频道提供人民日报时评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环球网校并祝大家在环球网校学习愉快~

 课程推荐: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基础精讲 专项特训 面试辅导 各省农信社招考辅导班 

人民日报时评:农村环境,农民应是治理主体

  走“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须改变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民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农民天然“在场”的特点,决定了农民应该是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核心主体,这也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逻辑基础和合理性根源所在。然而,在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中,农民处于边缘化,成为旁观者、被动者甚至是对立者。因此,要从农村环境治理的稳定性、可持续性角度来确定农民的主体地位,清晰定位政府的引导角色和监督作用,把这作为一个基本的前提。

  当然,这不等于将其他群体排除在治理体系之外,相反,农村环境问题的持续性、广泛性、直接性、长期性、不可逆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决定了治理农村环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需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整合、组织、协同和参与等功能。只有在政策上赋予农民主体地位,还农民自主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权利,尊重农民的治理和发展意愿,才能把农村环境问题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序地、彻底地治理农村环境问题。

  治理农村环境最重要的是理顺农民的行为逻辑,增强农民的理性认识。不掌握农民的行为逻辑,制定的政策就不会受到农民的欢迎,甚至产生“反行为”现象。解决问题的核心路径,是寻找培养农民充分理性的有效载体,建构基于农村环境治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在组织框架和制度约束下履行治理环境的义务。无论是农村社区抑或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都可以作为组织重塑的依托载体。没有组织和制度的约束,盲目的市场化是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理农村环境应从机制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主体。这应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首先,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探索和建立长效的、动态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积极治理农村环境。最后,构建和完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制度,让农民的环境治理行为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

  备考指导: 公务员考试真题下载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面试备考

  更多内容请查看: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频道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10月国内外时事新闻汇总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