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要点:中学德育过程

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要点:中学德育过程

更新时间:2015-07-06 11:06:30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56收藏62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点击查看: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复习要点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要点:中学德育过程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
  点击查看: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复习要点

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要点:中学德育过程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中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知即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在掌握道德知识基础上,可以对某些道德行为的善恶进行分析、评价,形成道德判断。

  情即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它表现为:在确定道德动机时,能用理智战胜欲望;在实践道德行为时,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到底。

  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惰、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单选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一般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

  【答案】A。

  【单选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答案】D。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单选题】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

  【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德育过程向前推进的关键所在。故正确答案为D。

  【辨析题】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教育者应当自觉利用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向社会需要的方向转化。(3)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斗争的过程也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有目的地根据德育目标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设计实施活动,能加快个体品德的发展速度,对学生品德发展方向起规范和保证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精心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和交往。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品德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多方面教育影响广泛多样,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多方面教育影响统一到教育目的上来,形成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题】“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C。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不同的思想斗争长期存在,必然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

  【单选题】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这说明( )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D。

  编辑推荐: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课程全面热招中

  2015年全国各省市特岗教师报名时间及公告汇总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 | 考试流程

  幼儿散文练笔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