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之小学德育过程(1)
一、小学德育过程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一)概念
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德育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品德的形成需要德育来促成。小学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已有的思想水平和状态,又会对德育过程的进行状况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区别:(1)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与外部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
(2)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人在外部影响下,内部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主体人与外部各种教育、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一定思想品德变化发展结果的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和发展范畴。品德形成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儿童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它侧重于道德主体的内部运动。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因此,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基本要素构成。
1、教育者: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2、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的个体和群体,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们是德育对象时,他们是德育的客体;当他们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们又成为德育的主体。
3、德育内容: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层次。
4、德育方法:教育者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
德育过程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德过程中有很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教学经验交流
最新资讯
- 2024下半年怎么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掌握导入方法试,讲加分2024-11-25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面试时政问题练习2024-11-25
- 问答金句: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答题模板2024-11-25
- 2024下半年考教师资格证的面试题应对策略分享2024-11-22
- 2024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语文试讲教案逐字稿2024-11-22
- 2024下面试结构化考什么?教资面试结构化万能答题思路是什么?2024-11-22
- 提前储备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目提分话术2024-11-22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答辩试题回答万能句式2024-11-22
- 2024下半年教资面试结构化问答万能模板,考试用得到!2024-11-21
- 2024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咏柳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