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身心发展的概念

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身心发展的概念

更新时间:2013-02-19 22:46:5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考试频道201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考点:身心发展的概念

  第一节 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小学教育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为使小学教育能够真正地促进儿童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因此就必须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简单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也可称为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其中,身体的发展是就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而言的。机体的正常发育包括身高、体重的增加、骨骼构造的变化、神经组织的变化等,它是个体体质增强的条件和主要内容;而体质的增强又有助于有机体的正常发育。二是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发展;意向的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能力等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联系。一方面,由于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支配着心理的发展;另一方面,身体的发展也受到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尤其是情感对人的身体发展影响最大。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介绍《综合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介绍《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更多相关信息:教师资格频道  教师资格论坛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