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贵州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点预测

贵州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点预测

更新时间:2013-04-10 20:55:46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里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

贵州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考点预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里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常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问卷法、个案调查法
★美国《心理学年鉴》提出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方法。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教育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个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增加一个要素,就是教学媒体。
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师德的核心是师爱。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的总和,教法、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基本功的主要方面。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教学风格形成的几个阶段:模仿阶段、探索阶段、创造性阶段、独特风格阶段
认知: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复杂心理活动,认知能力是个体最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直觉。这是人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
观察力: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观察力是感知能力的重要表现。观察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
观察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系统性
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特点:观察的目的性增强、观察更具有持久性、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所以培养中学生观察力要做到: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提高观察的自觉性;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的浓厚兴趣;重视多种分析器的协同参与;加强观察、思维和语言的协同发展。
★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特点:高中阶段记忆力趋于成熟,高中成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期;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理解记忆占优势;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特点:概括性、间接性。
思维的种类: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创造性。
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特点:抽象思维占优势,并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过度;辨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对问题情境的思维有质的飞跃(提问趋向于探究性、具有开拓性)、思维品质的矛盾性(思维的深刻性和表面性、思维的批判性和片面性)
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即当事物不再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
想象:是对头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水平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特点: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适合和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行为反应与认识活动的自我体验。
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情感两极性明显;情感不断深刻;情感逐渐稳定(对情感的自我控制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和曲折的性质;情绪的趋向性正在定型化);情感的外露和表达已趋向理性化。
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性生理发育的提前;性信息的广泛传播;性教育的忽视;学生的个人原因
中学生早恋的特点:普遍、低龄化;大胆;成人化;舆论宽容;行为隐蔽、内心矛盾;发展迅速、变化快;相互感染;自我暗示。 ★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早恋弊大于利;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加强性教育。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中学生意志发展特点: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2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3喜欢模仿,善于模仿4意志行动动机水平不断提高5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2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3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4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5气氛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要注意几点:
1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导的学习动机2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3要利用正确舆论的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因势利导,逐步提出更高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利己主义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以便把学习动机引向立志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的高度。信念和世界观是动机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方式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第五、六章考点汇总

2013北京市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回忆版) 

2008―2012湖南小学教育学真题汇总


个性: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中学生个性的特点:1个性的倾向性2个性的复杂性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4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5个性的完整性6个性的积极性
个性的结构: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领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A:初中生个性的特点有不平衡性、极端性与偏执性。1自我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3情绪变化的矛盾性4人际交往的新特点5初中生的消极心理
B: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2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加深。
自我意识: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独特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处在分化-矛盾-同意的不断发展过程中。
A:初中生(成人感、自我评价能力、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B高中生(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闭锁性、社会性)
价值观: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其构成(评价目标、评价手段、价值评价)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2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3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创造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其构成(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创造个性品质),其特点(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1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3“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4“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1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3创造合适的环境4让学生在学习中缠上想象的翅膀5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6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开展第二渠道教学9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10考试模式综合化11评价激励标准作用。
★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其中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而智力是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是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
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1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2思维有了预计性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2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3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不良品德的含义: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它是有学生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激发中学学习动机的策略:1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比分5注意内外动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6注意个人差异。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为迁移而教:1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2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3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中学生知识巩固(复习)基本途径: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4科学地进行练习
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1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4科学地进行练习
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教授中学生获得学校策略:1交给学生大量可供提取或选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2训练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3学生能够确认自己该学什么,也是策略性学习这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所需的能力4帮助学生储存有关学习机学习方法或策略的信息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包括两种成分:焦虑性和情绪性
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1内源性因素(遗传因素、认知评价能力、知识准备、应试技能)2外源性因素(期望、教师评估、考试情境的知觉)
★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1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2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3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因素: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教育和管理目标)2激励班集体的领导核心3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4树立良好的班风5组织开发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质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中学生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1内隐性与外显性2稳定性与易变性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也就是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1提高教学能力2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3掌握课堂调控能力4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6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7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课堂导入的艺术: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导入艺术实施程序时: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的、引入学习难题。
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1新旧知识相联系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简介明了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课堂导入的技巧:1直接式(特点短、频、快)2温故知新型3实验式4联系实际5故事式6因势利导式7激趣式8设问式
课堂语言技巧:1用词准确,符合学生特点2亲切热情,礼貌文雅3生动有趣,富有哲理。
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做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课堂教学机智的要求:1适时调整教学内容2灵活改变教学方法3巧妙处理教学失误。
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学习困难:即学习技能缺乏,指在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和技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网络成瘾:全称为网络成瘾综合症,又称网瘾,是由于反复多次地、长时间地上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视现实,适应环境2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3悦纳自己,自尊自爱4情绪正常,乐于交往5奋发向上,自强自制。6心理协调,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3协助学生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4注意教学中的心理卫生。、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控制情绪6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方式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第五、六章考点汇总

2013北京市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回忆版) 

2008―2012湖南小学教育学真题汇总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