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三
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活动课程: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的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由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1912年提出。
融合课程:是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广域课程: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程。
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的课程。
隐性课程:一般是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教科书中隐喻的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它们能对学生产生经常而有效的影响。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决定是否学习的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一级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定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形成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系统化活动,它包括课程计划的设计、学科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及教材的设计。
课程计划: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叫课程方案。
学科课程标准:又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学科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原则:是有效的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真正学懂,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度:是指测验能够测出它所要测的特点或者属性的程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验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也叫可靠度。
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指测验对不同考生的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
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课的类型: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四种方式。
谈话法:是指教师通过和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也叫问答法。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自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思考、练习来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手段,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它通常是作为辅助的方法配合讲授法和谈话法进行的。
参观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中获取新知识或巩固、验证既有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知识完成一定操作,形成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方法。
实验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的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教学手段:是教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最新资讯
- 2024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美术试讲题目范围2024-11-27
- 24下半年小学数学教资面试题目逐字稿: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024-11-26
- 24下半年初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教案:鸟2024-11-26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试题会问什么?2024-11-26
- 教资面试高中语文常考篇目,24下半年考生可提前准备2024-11-26
- 24下半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常考哪些课文?2024-11-26
- 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数学面试考什么版本?面常考试题有哪些?2024-11-26
- 2024下半年怎么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题,掌握导入方法试,讲加分2024-11-25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结构化面试时政问题练习2024-11-25
- 问答金句: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答题模板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