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更新时间:2014-12-10 17:12:35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小学生言语的发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小编整理以供参考。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第三章汇总

  第四节 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小学儿童在学前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言语表达的能力,入学后不仅口头言语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也迅速发展起来。

  一、言语的一般概述

  1.言语的含义。言语是指人们以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活动。它一般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①输入过程即人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等视听器官感知、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②输出过程即言语表达过程,指人们通过发音、书写或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把自己的思想或情感表达出来。

  2.言语的分类。言语一般分为三类: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

  (1)口头言语,即说出的言语,听到的言语,它有两种主要形式:对话言语和独自言语。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和应变性的特点。独白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由于缺少对话过程的语言情境,所以说话者为了准确、连贯、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说话前一般要进行适当地计划和准备,使对方准确地接受你的思想观点。因此,独白言语比对话言语的难度大,对于促进小学生言语的发展意义更为重要。

  (2)书面言语是指借助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接受他人思想的言语形式。它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一种看到的和书写的言语,比口头言语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如正确的书写技术,语句符合语法规则,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等。书面言语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从而扩展了言语交际的范围,使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得以保存和传承。

  (3)内部言语是一种伴随着思维活动产生的不出声的言语,它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有更多联系的一种高级的语言形态。它是对自己所要说、所要做的思想活动本身进行分析与综合,其主要特点是隐蔽性、与思维的相关性和简约性。学习越复杂,思维越复杂,就越需要复杂的内部言语活动。

  二、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一)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

  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特点。小学生在学前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El头词汇。据研究,6岁儿童已掌握了2500~3500个口头词汇,这些词汇量足以保证他们同成人的正常交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入学后,小学生口头言语得到了迅速发展。~年级新生以对话言语占主导地位,二三年级独自言语开始发展起来,四五年级l:1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说话完整,合乎一定的语法规则。

  当然,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其原因主要有:客观上教育环境、教育水平的不一致;主观上小学生在发音、词汇以及表达完整程度的不一致,其中学生的个性如爱不爱说话、敢不敢讲话等都会影响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水平。

  2.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培养。小学生的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课的教学,为促进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教师一般要从字、词、句三方面严格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言语水平。总结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大体上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对学生加以训练(1)。

  (1)训练小学生说完整的话。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的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只说半句话,或者只说一个词,甚至用动作或表情来代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让他们重新把话说完整,如果碰上学生说话有困难,可由教师示范,帮助他们说完整的句子。

  例如,一个学生对教师说:“老师,头断了。”虽然教师明白他指的是铅笔头断了,但为了引导该生说完整的话,启发问:“什么头断了?”学生答:“铅笔。”问:“谁的铅笔头?”答:“我的。”然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我的铅笔头断了”的完整句子。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考试须知

  教师资格证统考常见问题答疑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第三章汇总

  (2)加强口头造句的练习。教师要善于用教过的词汇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进行造句练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词汇,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学完“我们”这个词,让学生用“我们”说句话――“我们是学生。”“我们爱国旗。”“我们都喜欢唱歌、跳舞、做游戏。”……

  (3)加强朗读训练。朗读的质量标准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并能用普通话朗读。流利,即不读断句,快慢近乎平时讲话,但不等于快,不是越快越好。应当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字一顿地读,但要求连读。要纠正有些学生的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不良的口语习惯。有感情,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言语方面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主要凭借讲话的语调、节奏等。

  (4)课堂提问和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小学生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的极好形式。教师在组织课堂师生对话时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想,把完整的文句表达出来。同时要多照顾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多练习,多给他们练习的机会。

  (二)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

  儿童真正掌握书面言语是从小学开始的。最初,书面言语发展远远落后于口头言语;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书面言语很快得到发展和加强,大约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言语的水平就可以逐步赶上口头言语的水平;到了四年级,书面言语的发展逐步超过口头言语,并显示出充分的优越性。

  小学生书面言语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识字、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1.识字。识字是对文字符号的识别和理解。识字是儿童从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的最初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研究表明,各年龄段小学生都能胜任教学对他们提出的识字要求且发展趋势良好。但小学生的识字发展不均衡,年级越低,优劣的两极分化越大。城乡之间,儿童识字水平有一定差别,但并不明显。①

  掌握字形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舒华(2000)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很早就意识到汉字的结构以及声旁和形旁在表音、表意功能上的分工。随着年级的升高,声旁一致性对猜测不熟悉汉字读音的影响增强。语文能力较强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声旁的一致性。六年级学生几乎都具备了声旁一致性的常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小学生识字的这些特点,用比较、直观教学等方法,提高小学生精确分辨字形的能力,牢固掌握汉字。

  2.阅读。阅读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既是对小学生识字熟练程度的检验,又是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因而它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儿童掌握阅读,大体要经过历以下三个阶段:

  (1)分析阶段。儿童由于识字不够熟练,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常常是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而不是整句地读,停顿很多。

  (2)综合阶段。儿童由于有第一阶段的经验,常常忙于读出整个的词或句子,但同时往往会对组成词的字或组成句子的词缺少精确地分析和了解.以致对词或句的感知和发音不能同对词或句子的理解完全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因而常发生念错或理解不清楚甚至错误的情况。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考试须知

  教师资格证统考常见问题答疑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辅导第三章汇总

  (3)分析综合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阅读时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逐渐均衡起来,读出的音和词句的理解逐渐统一起来,从而达到由看到的词向说出的词迅速而准确的过渡,能流畅地朗读。

  李毓秋、张厚粲(2001)②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由七种成分构成,即归纳概括、句意整合、情感理解、评价赏析、推理学习、词汇量和综合应用。不同年级学生在上述各成分上都表现出显著差异。阅读理解能力在小学4年级到6年级之问发展速度较快。

  阅读的基本方式是朗读和默读。大量研究表明,识字是朗读的前提,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小学生的朗读发展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女生优于男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会默读,到五年级发展达到高峰。但是,由于小学生内部言语不发达,因而他们总体默读水平不是很高。

  3.写作。写作是书面言语的高级形式,写作能力的形成是和一系列因素相联系的。首先,它是以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基础的,特别是独自言语能力在写作能力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它又是以掌握一定程度的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一个人只有掌握了阅读能力以后,才能把注意力转到领会读物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方法。从而学习如何取材、布局、选择词汇,如何使写作重点突出,如何使写作合乎语法、修辞的要求而更富于表达力等等。再次,写作和内部言语的发展,特别是言语意识(即对言语本身进行分析综合活动)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在写作之前必须预先考虑作品的组织结构,在写作的过程中,必须时时考虑如何用字遣词,而这一切都要求内部言语的积极参加,都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言语意识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会有意识地进行写作,还不善于有意识地组织自己的言语活动。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大体上经过如下的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是口述的阶段,如口头造句、看图说话等等。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这一阶段。口头叙述是书面叙述的基础,必须加以重视。

  (2)过渡阶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过渡:一是从口述向笔述过渡,即把口述的内容写成书面的东西;一是从阅读向写作过渡,如模仿作文、改写或缩写等。

  (3)独立写作阶段。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自己独立地考虑、计划写作的进行,如主题、选材、布局等。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处于这一阶段。

  (三)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学前晚期儿童,已初步表现出内部言语的萌芽。儿童入学以后开始了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新的生活。这时,无论是在课上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还是在课下完成书面作业,都需要学会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这就促使他们的内部言语迅速地发展起来。

  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声思维阶段。刚入学的小学生还不善于考虑问题,这时,主要是通过出声的思考和回答教师的问题来培养内部言语能力。例如,一年级小学生在语文课上读课文往往“唱读”,在数学课上演算往往边自言自语边演算,而且出声言语内容、演算内容基本同步。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最初,在比较容易而简单的问题中,培养小学生在出声思维的同时,学会短时问的无声思维,这时教师常常提醒学生:“想一想”。以后,就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比较困难而复杂的问题,要求他们进行比较长时间的思考,与此同时,内部言语也就具有更加复杂的性质。

  第三阶段:无声思维阶段。在教学影响下,随着学习内容的复杂化、抽象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要求日益提高,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在读课文或演算时无声言语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是当阅读或演算遇到困难时,仍会出现出声思维,即使在高年级也是如此。

  内部言语的发展不是在小学时期就全部完善了的,在以后的各个发展时期,以至终身,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考试须知

  教师资格证统考常见问题答疑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