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辅导: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辅导: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更新时间:2015-03-11 10:27:3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5年辽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辅导: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小编精心整理,供备考的你参考学习。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是由教育目的引发,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引导下进行的。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涵盖了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和对全体学生的全面负责。熟悉工作内容,讲究工作方法,是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前提条件。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要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学生。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进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学生的家庭类型 (复杂型、一般型、特殊型)、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如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集体,主要了解的内容有:班级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少先队员的人数、学习好中差学生的比例、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班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班级的班风如何、与其他班级的关系如何、班级内有哪些非正式群体等。

  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全面性就是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既要看到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也要看到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经常性就是要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做到常抓不懈。发展性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过去,也要看到学生的今天,还要预见到学生的明天。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班主任在运用观察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第二,观察要有计划性和长期性;第三,坚持在活动中观察;第四,观察应分阶段、分重点;第五,要及时作好记录,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写出结论。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所以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那就是观察的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运用观察法时,班主任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

  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

  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第二,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第四,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善于倾听,不轻易打断学生的话。

  此外,班主任还要善于利用非正式的谈话方式了解学生,因为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

  3.研究书面材料

  学生的书面材料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有力凭证,班主任可以通过观看学生的书面材料来了解学生。学生的书面材料包括学生入学登记表、学籍卡、体格检查表、成绩单、日常作业、试卷、笔记、日记等。

  班主任在了解和分析学生书面材料时,必须注意:第一,研究学生的书面材料要建立在对学生尊重、信赖的基础上;第二,对待资料,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研究书面材料要同平时的观察、谈话以及老师与同学反映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

  4.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一般性调查访问和专题性调查访问两种。调查访问的对象很多,它包括学生、老师、学生家长、社会上的干部和群众。调查访问的方式有个别访问、开调查会和座谈会等,班主任还可以将要了解的内容做成问卷,让学生们回答,从而大面积地了解学生。

  班主任向学生作调查,最重要的是亲近学生,同他们交朋友,既做学生的老师,又做他们的知心人。教师还要及时向科任教师和家长作调查,获得有关学生的一些真实情况和生动典型的事例,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考试须知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报考指南

  《教育学》复习辅导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和中心工作。班集体是班级建设的最高阶段,优良的班集体对学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班级组织建设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细致的工作。(关于“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请参见本章第三节内容)

  三、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

  在小学,班主任一般都兼任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工作。小学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少先队组织在班集体中的核心地位和教育的助手作用,班主任要尊重少先队组织的独立性,要对其热情指导,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创设条件。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宣传少先队的知识

  作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小学班主任要在平时注意向小学生多宣传介绍少先队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宣传介绍培养学生热爱少先队的热情,激发学生入队的强烈愿望。

  (二)发展和教育少先队员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及时按照《队章》的规定,发展培养少先队员。少先队《队章》规定:凡是7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加入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由本人向中队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中队委员会批准就成为正式的少先队员。《队章》的这一规定明确了少先队组织的群众性特征,即除了年龄的限定外,没有其他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本人提出申请,就应当批准其加入少先队组织,所以班主任应当按照《队章》办事,班主任没有权力以任何理由阻碍学生人队的要求。

  中队辅导员要教育少先队员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务,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勇于实践,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三)指导少先队中队活动

  少先队组织的生命在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实践活动。目前从少先队开展活动的情况来看,少先队活动主要包括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活动、以学习科技知识为主题的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在组织活动中,辅导员要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放手让队员设计活动,为少先队员自主性的发挥提供空间。在设计活动时,辅导员要对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选择给予建议。辅导员要关注活动的准备过程,在少先队员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活动开展中,辅导员应随时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当活动结束后,辅导员应及时组织少先队员对活动进行总结。

  四、指导小学生的学习

  班级是一个学习的组织,学习是小学生班级生活的中心任务。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具体表现。抓好学生的学习,一方面要靠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辅导,另一方面还要靠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对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的需要,正如吃饭、休息一样,人本来就有学习的需要。学习需要的满足会使学习需要得到强化,班主任应努力使有不同水平学习需要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满足。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表现,是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然会有效地学习,班主任在指导学习时应有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仅有兴趣是不够的,因为学习毕竟是一种持续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要学有所得,必须坚毅顽强、刻苦钻研。班主任可以从细节抓起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在经常性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不经意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习惯性的行为具有重复性、强制性。习惯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好习惯影响一生,坏习惯也影响一生。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相对较大,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不注意教育,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比较困难了。小学阶段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帮助小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考试须知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报考指南

  《教育学》复习辅导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三)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方法,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会终身受益,班主任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

  (四)加强纪律教育,形成良好的学风

  良好的学风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助于学生成长,有益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品质的锤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风更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使他们形成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充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班主任要通过教室整洁的环境、激励性的警句格言条幅等来渲染和增强学习气氛。

  五、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小学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成功的班级活动是学生快乐的源泉,进步的阶梯,成长的养分。小学班主任要科学合理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以促进班集体的建设,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班会活动是小学班级经常组织的活动,下面首先对班会活动作以介绍。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会议,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班会主要有晨会、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三种形式。

  (一)展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施行)规定:中小学每天都有10分钟晨会时间,并把它作为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式排入课程表。

  晨会的特点有二:一是简短,一次晨会只有10分钟,这就决定了晨会活动的容量不大,活动内容集中。二是及时,晨会每天进行,这就使晨会活动具有了迅速传递信息、及时解决问题的功能。

  以上两个特点决定了晨会活动的基本内容是:解决前一天遗留问题,安排布置当天的学习工作任务,提出学习生活要求,及时针对近几天班级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据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晨会安排在一天之晨,有可能影响学生随后活动的情绪,为此,明确晨会的要求十分重要。晨会的基本要求是:作好充分的准备,目的明确,内容集中;晨会应给学生清新、简洁、有内容、愉悦的感受,班主任应尽量避免在晨会时间批评学生;会后要注意督促检查,让学生自觉遵守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班级例会

  班级例会是在班会课时间里,全班同学围绕班级日常事务的讨论、处理而召开的班会活动。

  班级例会基本上每周召开一次,主要是处理班级日常事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通报,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思想交流,制订班级计划,表扬评比。班级例会具有常规性、事务性、民主性的特点。

  班主任在组织召开班级例会时要注意做到:1.条理清晰。班级例会要处理的事情很多,班主任事先要对班会上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列出主次顺序,例会上按照所列内容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一个时间段解决一个问题,避免重复拖沓。班会前要宣布本次例会的主要议题,结束后对问题和结果作以概括性的总结。2.民主亲和。例会上班主任在处理事务、解决问题时,不能独断专行,搞“一言堂”,要发扬民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为班级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

  (三)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围绕某一主题,在班会课时间开展的、全班学生参加的班级教育活动。主题班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

  主题班会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主题班会都是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召开的,教育目标明确,内容集中。主题班会的形式多样,讨论、表演、竞赛、游戏等活泼的形式深受学生喜爱。主题班会的形式的选择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班会内容和主题的适应性。主题班会寓教于乐的方式符合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规律,所以教育效果明显。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考试须知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报考指南

  《教育学》复习辅导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主题班会的基本要求:

  1.主题要鲜明,有针对性

  选好主题是开好班会的前提,主题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同时要针对实际的内容选取题材,内容要丰富,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适合于小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主题要有深度,活动之后,能让学生细细回味。

  2.动员全班学生参与,精心准备

  在组织班会过程中,班主任是协调者、建议者、组织者。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发动学生,从主题的选择、形式的创造、各项具体任务的承担等,全程都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只有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生才能获得深切的体验。

  3.严密组织,逐项实施

  主题班会要按计划逐项实施,丝丝人扣,环环相连,使主题班会全过程形成一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之以思,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良性闭合流程。

  4.及时总结,巩固成果

  班主任应将实施的情况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教训,巩固班会活动的收获。

  主题班会是班级经常召开的一种主题活动。班级主题活动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班级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可以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

  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最能体现班主任的班级活动管理能力。班级主题活动的组织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班主任要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第一阶段: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是对班级主题活动进行策划并撰写活动方案,它是开展班级主题活动的基础,活动设计是否有新意,关系到班级主题活动质量的高低。

  活动策划有四方面内容:(1)选择活动主题。主题可以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选择,也可以从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中选择。(2)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选择首先要求“近”,即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要求“新”,即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再次是求“小”,即活动内容切入主题的角度小,使活动内容集中,主题更加突出,这样易于小题大做。(3)选择活动形式。活动形式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为活动内容服务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学生所喜欢的新颖、多样、多变的活动形式,如表演、竞赛、游戏等;其次要力求选择的活动形式能够发挥班级同学所长,便于全体同学参与到活动当中;再次还要考虑活动形式便于操作,充分考虑活动形式对时间和场所的要求。(4)设计活动名称。活动名称要文字简洁、语言形象、语音响亮、揭示主题。

  班主任要将策划的内容撰写成方案。活动方案应当包括以下要素: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主持人、参加的人员、活动内容和形式、活动步骤和过程。

  第二阶段:活动准备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班级主题活动成功的保证。班级主题活动准备工作量大、头绪多,需要班主任的精心组织、积极指导。好的准备工作应当做到下面三点:(1)统筹安排,各显其能。(2)分]二明确,各尽其职。(3)指导认真,检查到位。

  第三阶段:开展活动

  在实际开展活动过程中,班主任主要起指导和保障的作用。

  班主任要帮助班干部维持好活动现场的秩序和纪律,要指导主持人的主持,帮助主持人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班主任要保证主题活动准时开始和结束,保证活动按照活动方案顺利执行,要及时处理解决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第四阶段:总结工作

  对班级主题活动的总结既是对本次活动的一个回顾评价,也是巩固和提升活动效果的方法,更是为今后的活动积累经验。活动总结的原则应当充分肯定成绩,以鼓励为主,这是激励小学生信心的一个好机会。在总结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足和问题,找出原因所在,总结教训。对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应当主动承担责任,切忌指责批评学生。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考试须知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报考指南

  《教育学》复习辅导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六、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班级是由很多个别学生组成的,要想建设好班集体,班主任还必须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揭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树立“人才多样,人人成材”的人才观。要把学生看做是有着独立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尊重并且保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班主任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

  对学生的个别教育是指由教师根据个别学生的特点、需要和问题,通过个别谈话、个别指导和帮助等方式,单独对其进行的教育。个别教育包括对先进生的教育、中等生的教育和后进生的教育。

  要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首先要摸清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学习特点、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特点,才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先进生的教育工作

  先进生一般指在班级中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比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班集体中是骨干,是班主任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同学中有威信、有影响,因此,先进生的培养和教育对班集体建设关系重大。

  1.先进生的特点

  先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其特点各有长短。他们的优点很明显,例如他们自信心强,纪律性好,学习刻苦,尊敬师长,在各方面都积极进取,不甘人后,有强烈的上进心。然而,这些先进生身上也存在着制约他们进一步向上的缺点,先进生有时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小气,甚至嫉妒别人超过自己。由于各方面优秀的表现,会使部分先进生产生“我比别人强”的优越感,有的先进生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好面子,听不进批评,甚至会蔑视弱者,嫉妒强者。先进生的缺点往往被人忽视,只有充分认识这些不足,才能有效地对先进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先进生的教育

  先进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大,不稳定性突出,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可能性大,因此,班主任对先进生的教育既要体现培养和爱护的原则,又要体现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的原则。

  (1)客观评价

  先进生不是完人,也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班主任要看到他们优秀的主流,肯定成绩,创造条件扬其所长。同时,对先进生的缺点及不良倾向,班主任也不能袒护、迁就,应及时教育引导,特别是先进生优越感强,容易骄傲自满,处理不好与一般学生的关系,班主任要经常教育他们在成绩面前看到不足,在表扬中看到差距,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搞好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2)磨炼意志

  针对先进生的心理弱点,班主任要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先进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班主任应指导先进生学会自我调整情绪,指导其如何在受到挫折后自我激励,振奋起来,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班主任要加强对先进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除嫉妒心理,去掉虚荣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使他们不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严格要求

  “好马尚用鞭子催,响鼓还须重锤敲。”班主任对先进生的关心和帮助,应体现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不要认为先进生自觉性高,就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也不要因为先进生具有“晕轮效应”,就对其缺点和不足视而不见,只有全面地关心、细致地分析、更严格地要求,才能使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只有不断向他们提出新要求,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他们才能更上一层楼。

  (二)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中等生是指品德表现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那部分学生。中等生是相对于先进生和后进生而言的。中等生在班级中占大多数,因此,他们的平时表现、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班级的整体水平,所以对中等生的教育不容忽视。

  1.中等生的特点

  中等生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中等”,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不好也不坏。在品德方面,知、情、意、行各方面发展较均衡、较协调,很少作出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但他们也没有多少高尚、优秀的品行;在学习方面,他们的学习成绩既不突出,也不低下。虽然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居于中游水平,但他们的智力水平并不低,中等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中等生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思想基础好而能力有限,想干又干不好,想上又上不去。二是甘居中游者。多数中等生的从众心理很明显,他们在理想与行为等各方面都愿意“随大流”,他们不愿意突出自己,不愿意出众,习惯把自己淹没在人群中。他们比较容易满足现状,满足自己的现有水平,如果取得很好的成绩,他们会洋洋得意,会向别人夸耀,要是没有进步也无所谓,反正还有人不如自己。这种“中庸”的心态与满足现状的心理是中等生居于中游的主要原因。三是思想不稳定,情绪忽高忽低者。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考试须知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报考指南

  《教育学》复习辅导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2.中等生的教育

  中等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不突出,他们既不是教师经常表扬的对象,又不是班级问题所在,因此中等生容易被班主任忽视。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所占的人数是最多的,中等生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班级的水平,因此对中等生进行怎样的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在中等生中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实践证明,许多小学的中等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成为了优秀学生,所以,小学班主任一定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工作。

  (1)了解关注,促其进步

  中等生之所以在班级中默默无闻,也与教师不经意的冷落有关。中等生是班级的“灰色地带”,很少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正面交流,有的中等生甚至在整个一个学期里都没有与教师单独谈话的经历,中等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班主任应当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多与中等生沟通交流,重视中等生的存在。班主任要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以此激发中等生努力向上的热情,促使他们主动要求进步。

  (2)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班主任应该为中等生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让中等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班级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激发他们上进的动机,增强他们的信心。例如在班级设置单项奖,进行目标激励,可以在班级中设“体育标兵”、“文艺能手”、“劳动能手”、“进步典型”、“助人为乐奖”等单项奖,让中等生有更多的目标,这样激励中等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也不难,有利于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还可以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激发学生热情。班干部的轮换不但使大多数中等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班级工作可以得到创造性的开展,可以较好地锻炼中等生的工作能力,增强班级的团结合作意识。

  (3)针对特点,灵活对待

  针对中等生处于中游的不同原因,班主任要对不同类型的中等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于上进心强、能力一般的中等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多给予他们方法上的指导;对于思想上安于现状的中等生,班主任对他们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有意识地对他们提出高要求,形成思想压力,刺激他们积极上进,突破安于中游的思想阻碍,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不怕失败,不怕别人笑话;对于思想不稳定、忽上忽下的中等生,班主任要教育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他们明确目的,克服患得患失的思想,同时要帮助他们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和顽强意志。

  (三)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按类型划分,小学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后进生人数虽少,可是他们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大,如果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正常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1.后进生的成因和特点

  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了解后进生。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看,主要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学校教育的失误等;从内因看,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等,这些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

  与一般学生相比,后进生由于缺点错误突出,其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消极性,一般表现有四:其一,好胜逞能心理。后进生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承认,只因自身品德和学业的现实表现,使他们的期望无法实现,久而久之,这种好胜心就以一种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有些后进生通过出洋相、耍怪态、打架等言行吸引他人注意。其二,逆反心理。后进生常以批评的、苛责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而且常常自以为是,因此,他们对教师的管理和批评教育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教师正确的管理和批评教育也会引起他们的对立情绪。其三,疑惧心理。后进生由于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差,其心里有一种受到外界环境排斥的感觉,他们盼望人们理解甚至原谅他们,而他们往往得到的却是与主观愿望截然相反的待遇。人们如果对他们采取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他们就会用粗暴无礼的行为来顶撞。其四,矛盾心理。后进生心理上一般存在这样几对矛盾:一是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二是要求上进与意志薄弱的矛盾;三是要求爱与得不到温暖的矛盾;四是逞能好胜与得不到荣誉的矛盾。

  针对后进生的不同成因及心理特征,班主任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

  2.后进生的教育

  (1)以爱动其心

  后进生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当具有的重要品质之一是对于后进学生工作的耐心与爱心。无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只有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与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感化后进生。后进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排斥、被讽刺、遭冷眼的体验较多,他们内心更需要温暖、需要爱。班主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后进生,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希望之火,使他们自觉地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

  (2)以理服其人

  后进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特点外,还有许多特殊之处,如自尊心特别强,思想、行为的情绪性色彩明显,意志和毅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作为后进生,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更难独自找到摆脱这种处境的方法。班主任做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决不能一概地因事论事作简单处理,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明察问题,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促使学生改过自新。

  (3)以智导其行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可以说,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既要注重科学性,又要注重艺术性。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其中难免会有反复和冲突。对此,班主任在转化教育过程中,要利用教育机智,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过错反复现象,要耐心说明,持之以恒,善于在反复中抓教育,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抵抗力。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考试须知

  2015教师资格证(国考)报考指南

  《教育学》复习辅导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七、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班级教育力量是指班级环境中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班级工作力量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教育整体,除学校领导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只有协调并发挥好这些力量,才能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和教育活动的协调性。

  (一)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

  任课教师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主任不是任课教师的领导和上级,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是协调和配合的关系,班主任居于主动地位,应负主要责任。班主任在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共同研究、制订班级工作计划

  在开学之初,班主任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介绍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学生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的统一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在期中和期末,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共同检查班级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班主任要发挥任课教师的特长,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和重大活动。

  2.培养学生的尊师美德

  班主任要尊重任课教师,虚心向他们学习,也要教育学生尊重任课教师,认真接受他们的教育。班主任要给学生做出尊敬任课教师的榜样,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例如,不说贬低任课教师的话,班级活动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给任课教师提供优良的上课环境等。

  3.交流信息,增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了解

  班主任主动向任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让任课教师对学生有全面详细的了解;主动询问任课教师的课堂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存在的问题,协助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向学生介绍任课教师的情况,转达任课教师的希望和要求等。

  4.妥善处理任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当学生与任课教师发生矛盾时,班主任要对问题的解决给予重视。班主任在解决矛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尊重任课教师,表达意见要委婉、中肯。班主任要在任课教师与本班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共同努力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5.妥善处理任课教师之间的问题

  一个班级有好几位任课教师,他们在对待班级里各种问题的处理上,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特别是为了提高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时,可能会出现给学生加班、加点、加任务的做法,教师间相互争时间,甚至占用“小科”教师的上课时间,在出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平衡工作。

  (二)做好家长的协调工作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和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由此可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配合,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1.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内容

  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以及小学的培养目标。二是向家长介绍学校、班级以及学生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同时也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要做到相互沟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统一。三是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

  2.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形式和方法

  班主任进行家长工作的形式主要有家访、接待家长来访和召开家长会。家访时班主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家访前,班主任要与家长协调好家访的时间,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事务繁忙,有的家长工作时间不固定,所以班主任一定要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家访,为家访成功创造有利时机。第二,班主任还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如家庭结构、家长的职业、家长的脾气性情等等。第三,班主任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明确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第四,班主任要根据家访的目的,确定谈话的主要内容。第五,家访时要尊重家长,要正确反映学生实际,切忌不能搞“告状式”家访。

  家长来访有两种情况:一是班主任主动约请家长来访,二是家长主动来访。班主任主动约请家长来访,常常是针对学生的特殊问题而约请的,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应注意:首先,非特殊情况不约请家长;其次,理智、冷静地与家长交流信息;最后,形成班主任与家长有效的教育合作。家长主动来访,往往是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希望得到班主任特殊帮助而进行的。家长主动来访可能比较随意,班主任应妥善接待,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有的家长来访带有较大的功利性,班主任应当正确指导家长的行为,对家长不合理的要求,应以恰当的方式回绝,对送礼者应坚决拒绝。

  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群体进行交流的方式。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任务是艰巨的,集中交流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另外,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的交流,相互借鉴家庭教育的经验或吸取教训。班主任召开家长会的方法:第一,按学期整体计划。家长会要成为班级规范管理的组成部分,因此家长会不能无计划。班主任应根据学期的班级管理任务,确定好家长会的时间和次数。家长会不宜多开,一般一学期开三次家长会,分别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如有特殊需要,班主任也可以临时组织召开家长会。第二,家长会必须目的明确。目的明确包括两方面:一是整个学期的家长会计划目的明确;二是每一次家长会根据具体情况,明确目的。第三,制订开会计划。一个班级召开一次家长会并不容易,时间往往也有限,因此每次家长会班主任均应事先制订好开会计划,并形成计划文本。计划文本包括开会的目的、会议的主要任务、会议的议程、会议的形式。第四,作好家长会的记录。记下家长反映的情况和意见,以便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家长会记录还可以用作分析与反思的材料。另外,班主任在运用家长会这种沟通方式时要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班主任不仅要坚持正确的出发点,而且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家长,家长会上不能挖苦、训斥家长,班主任要站在平等交流者、对话者的位置上。

  此外。电话交流、网络联系、建立书信联络制、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接待日等等,也是目前班主任联系家长经常使用的方式。

  八、作好小学生的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对学生一定阶段的思想品德、学习以及身心发展等情况作一个全面的总结评价。操行评定反映了班主任和学校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它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以便扬长避短,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家长可以通过学生的操行评定了解子女在校表现的总体情况,便于家长配合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有助于班主任和学校对自己的工作作以检查和回顾,也有助于班主任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对于新接班的班主任,操行评定又是其了解学生的开始。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低,他们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以班主任的看法为准,他们以教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改正和激励自己的行为,所以作好操行评定是一件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工作,也是一件十分慎重的工作。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