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考前冲刺模拟试题1
![](http://www.hqwx.com/images/ll-icon.png)
![](http://www.hqwx.com/images/sc-icon.png)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考试时间、考后成绩查询时间等重要信息提醒。点击查看>>2021年全国各地区社会工作者疫情防控汇总。做好疫情防控严格遵守核酸检测要求,顺利考试!
2021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考前冲刺模拟试题1
1.小月转学后,从来都不举手发言,每当老师点名让他发言时,知道正确答案的他却总是紧张得说不出来。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江通过与小月的沟通了解到,小月认为自己是从农村来的,普通话不标准,怕同学嘲笑。小江告诉小月:同学们知道他说话不标准,但没有人看不起他,多练习普通话就会比较标准的,这样同学和老师都会更喜欢他。小江的这种做法依据的理论是( )。
A.增强权能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认知行为理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中,界定对服务对象问题看法的原则有:(1)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由学习改变的;(2)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在认知行为理论看来,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是认知的结果,个人能力不足、习惯性思维都可能造成个人认知错误,以致无法作出正确的行为;(3)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差异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注意服务对象问题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其问题的前提。
2.小刘比较调皮,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坏孩子”。社会工作者在与其交流中发现,小刘也认为自己是坏孩子,经过交谈,小刘也很想成为好孩子。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当的做法应当是( )。
A.让老师和同学改变对小刘的看法
B.为小刘提供功课辅导以提高成绩
C.帮助小刘宣泄早期不愉快的情绪
D.帮助小刘改变是“坏孩子”的看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认知行为学派认为,帮助服务对象的关键是协助他(她)自助、自立,使其能够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成为自己的咨询者和帮助者,以达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效果。
3.依据平卡斯和米纳罕的理论,社区属于( )。
A.正式系统
B.社会系统
C.原生的系统
D.非正式系统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专业坚持的“人在环境中”的观点是一致的。平卡斯和米纳罕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分成三类:(1)非正式的或原生的系统,如家庭;(2)正式系统,如社区;(3)社会系统,如学校等。
4.下列不属于影响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的是(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人因素
D.发展因素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一般来说,影响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发展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5.下列关于个案工作说法错误的是( )。
A.个案工作非常注重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资源和能力
B.个案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工作方法
C.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是间断的
D.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方法影响服务对象的过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个案工作是一连串的工作过程,也是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方法影响服务对象的过程,个案工作非常注重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资源和能力,以增进服务对象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
6.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己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这属于( )。
A.现实情况反思
B.直接影响反思
C.人格发展反思
D.情绪控制反思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相互沟通交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的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反映服务对象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其中,现实情况反思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对自G所处的实际状况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技巧。
7.“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这种技巧是( )。
A.冒险
B.鼓励
C.劝说
D.忠告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冒险,即让服务对象从事自己所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情绪、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呈现出来。
8.( )提出了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
A.罗杰斯
B.林德曼
C.班杜拉
D.米纽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米纽秦总结自己的实际辅导经验提出结构式家庭治疗法。
9.在服务过程中,对案主的兴趣、自我防卫机制等资料的收集,这些资料的收集是属于( )。
A.生理方面
B.心理方面
C.价值观方面
D.能力方面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个人资料包括服务对象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其中案主的兴趣、自我防卫机制属于心理方面的资料。
10.小赵将社区中一些同样经受网络成瘾困扰的青少年组成一个互助小组,大家在小组中共同分享经验,一起努力戒除网瘾,努力适应现实社会。这体现了小组工作的( )特点。
A.小组活动的治疗性
B.注重团体的动力
C.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D.强调小组成员的民主参与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者开展的小组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指导的,将两个以上且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活动的团体。正是由于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组员一般会对小组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力,进而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
11.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组织了一个“周末小组”,他希望通过这个小组的活动,能让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这种小组形式属于( )。
A.教育小组
B.成长小组
C.支持小组
D.治疗小组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成长小组的工作宗旨就是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更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2.社会工作者江珊在社区中组织了一个解决家庭矛盾的小组,小组成员侯大爷向江珊诉苦,说家人抱怨他脾气大,经常向家里发火,都不理解他退休后在家的感受。江珊听完侯大爷的诉说后,让另一名组员和侯大爷共同模仿家人与他的对话过程。江珊的做法是为了( )。
A.协助侯大爷认清自己的问题
B.协助侯大爷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C.协助侯大爷澄清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D.增强侯大爷在小组外的行为责任感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间接干预法的技巧主要有:(1)利用小组治疗元素;(2)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3)运用行为改变的技巧;(4)使用一些家庭作业;(5)运用结构化组员角色的技巧。其中,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即通过情境再现的方式协助组员澄清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帮助成员预演行动计划,从而促成组员行动的改变。
13.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小龙对其中一位成员说:“你能具体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吗?”小龙的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
A.封闭式的提问
B.开放式的提问
C.深究回答型的提问
D.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小组讨论中,通常有五种提问类型:(1)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2)深究回答型的提问,社会工作者可以用“描述”“告诉”“解释”等词提问;(3)重新定向型的提问,如“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4)反馈和阐述型的提问,如“我们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谁能对此总结一下吗”;(5)开放式的提问,如用“怎样”“为什么,,等词提问。在小组讨论中,社会工作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时机运用不同的提问万法。
14.在社会策划模式中,( )是收集和分析资料,以及系统分配时间和动员资源。
A.行动目标
B.过程目标
C.实施目标
D.任务目标
查看答案
15.( )模式以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区作为过程目标。
A.地区发展
B.社会策划
C.社区照顾
D.个案工作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社区照顾模式强调动员家人、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开展服务,在社区中建立互助互爱的关系。从社区照顾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社区照顾的过程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区。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模拟试题。环球网校考后发布:202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各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可提前点击收藏,更多202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冲刺备考资料、练习题、历年真题等,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
最新资讯
- 2025年中级社会工作者《中级法规与政策》模拟测试题(一)2025-02-14
- 2025年社工中级综合能力练习试题及答案(二)2025-02-09
- 2025年中级社工证考试法律法规练习题(二十)2025-02-08
- 2025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一)2025-02-06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中级法规模拟练习题(十九)2025-02-05
- 2025年中级综合能力模拟练习30题2025-02-02
- 2025年中级法规与政策模拟训练30题2025-01-31
- 2025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单项选择30题2025-01-29
- 2025年中级法规与政策模拟练习题30题2025-01-27
- 2025中级社工《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单项选择练习30题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