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三个阶段
施工企业不同于其它生产性企业,其产品为建筑产品,且随设计图纸变化而无统一标准,导致其生产的非标准化,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在存续期间都不会生产两个相同的产品,再加上建筑产品所需材料成千上万,因此制造成本(以下称成本)管理也就显得无序可循,更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虽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等于成本无法控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同讨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编制施工预算书。
笔者认为这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成本控制的依据,一部科学的预算书,决定了成本控制的好坏,但目前多数施工预算仅是各种数据的汇总,只适合对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对过程生产却起不到指导作用。
因此,施工预算需要改进,分部编制的预算对成本控制才有指导意义,比如要建一栋住宅楼,预算书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基础部分(包括临时建筑),要详细列明为完成基础所需的一切项目,包括材料的种类、数量、人工、机械、周转材料等信息,以明细到每个工作面为原则。
2.主体部分,此部分内容最为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部位的先后顺序编制预算,要分出每层的梁、柱、板、围护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人工、机械、周转材料等数量,如基础以上部分为标准层,只需计算一层即可,反之,需重新计算。采集者退散
3.装修部分,要列明每一部位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信息,比如,对于抹灰工程,需列明所需水泥、砂、石等与抹灰有关的材料数量、种类,列明所需机械的种类及数量。
4.水电安装部分,如上所述,列明各部位所需材料、人工、机械等的信息。
总之,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按施工程序,明细到部位”为原则。第一阶段的完成,为施工生产制定了标准成本,同时又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因其根据实际施工程序,按部位编制,具有很强的对比性,能够将可能发生的成本隐患,控制在最小的工作面,降低了大面失控的可能性。有了成本控制依据,即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依据施工预算书及施工组织计划,有效控制施工过程。
第二阶段成本控制的思想是,依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各部位成本数量,在实际与预算的对比中查找原因。以原材料为例说明如何进行控制,如基础施工时需要购进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项目部技术人员根据进度及实际工作量提出材料需求计划.材料采购部门,对比施工预算,当需求计划小于或等于预算书有关数据时,编制采购计划,开始进入采购程序。材料进场,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监督施工过程了,项目负责人要保证材料的使用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违章操作的代价很可能是材料浪费。
若材料入库、使用均未出现问题,但却未完成计划部位时,就需要考虑标准的问题了,这时候需要汇同预算编制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实际施工人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若问题出在使用过程中,则可以避免主体部分再出现类似问题,若是标准的问题,则需尽快修改标准,若遇特殊情况,就需要启动应急程序了。
再以抹灰为例说明第二阶段成本控制过程,如某项目某天计划抹灰600平米,需要施工人员和材料控制人员就所需材料进行计算,但最终以施工预算书数量为控制依据,办理限额领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根据现场情况发现材料是否够用,若无法满足需要,则需执行上面所提程序,汇同各有关人员查找原因。
第三阶段:项目完工,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以后成本管理积累资料。
项目完工时,计划成本由最初预算成本加(或减)变更签商部分的预算成本构成,经过若干次的实际与预算对比,就会发现某些共性问题。
通过以上三阶段的实施,使成本处于全过程的监控之下,即使发生偏离标准成本的情况,也会因为能在发生环节及时发现。当然,施工企业制造成本绝不仅限于原材料,还包括人工、机械、管理费等其他项目,其产品也不仅局限住宅项目,但控制思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最新资讯
- 如何依法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2011-11-11
- 造价管理在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中应用2011-11-11
- 如何确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2011-11-11
- 关于造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要求2011-11-11
- 浅析:造价工程师岗位职责2011-11-11
- 江西省公路、水运工程造价管理办法(试行)2011-11-11
- 江西:《整合全省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实施方案》2011-11-11
- 黑龙江颁发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2011-11-11
-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及展望2011-11-11
- 建筑施工企业须冲出压价竞标怪圈20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