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辅导:三部分一章重点(4)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1、定义:又称为会计实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2、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从范围上讲
(1)法律主体等于会计主体(一般企业)
(2)法律主体大于会计主体(内部承包)
(3)法律主体小于会计主体(合并报表)
【补充例题?单选题】(2010年)
下列有关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
B.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C.货币计量以币值相对稳定为条件
D.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永远不会停业
【正确答案】C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
定义: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
三、会计分期
定义: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将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告。
通常,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中期包括半年度、月度、季度三种。(短于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分期假设目的在于分段提供会计信息,以达到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
四、货币计量
定义: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我国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择外币做记账本位币,但编报财务报表要折算为人民币。
货币计量单位假设的目的
在诸多的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具有最大限度的无差别性和统一性的,货币计量单位假设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
当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该假设不成立,应改用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
五、权责发生制(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入账时间)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通俗来说,权责发生制要求所有的收入和费用都以归属期来划分。
2012年审计师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2011年全国审计师考验交流中心
最新资讯
- 2020年初中级审计师考试大纲汇总(4月30日更新)2020-04-30
- 2019年审计师教材变化汇总(6.27更新完毕)2019-06-27
- 审计师行业动态:邢台市审计局按需施教加强审计干部培训2019-04-24
- 2019年审计师考试四个阶段通关攻略2019-02-28
- 2018年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精选笔记财管目标和职能2018-01-24
- 2018年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精选笔记财管含义和内容2018-01-24
- 2018年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精选笔记利润管理2018-01-24
- 2018年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精选笔记非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2018-01-24
- 2018年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精选笔记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2018-01-24
- 2018年审计师《企业财务管理》精选笔记利润及其分配管理2018-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