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药士/师/主管中药师 > 中药士/师/主管中药师备考资料 > 中药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

中药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

更新时间:2013-03-26 10:25:35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中药士/师/主管中药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阴阳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理论用于疾病防治的体现。

  1.指导养生防病

  养生的目的在于延年益寿和防病除疾。养生的根本原则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故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确定治则治法

  调理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其阴阳的平衡协调,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故《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

  针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证,主要运用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治疗。如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物抑制亢盛之阳,清除其热,此即“热者寒之”的方法,又叫“阳病治阳”;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可用温热药物消除偏胜之阴,祛除其寒,此即“寒者热之”的方法,又叫“阴病治阴”。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对阴偏衰或阳偏衰所致的病证,主要运用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原则进行治疗。如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一般不能用辛温散寒的药物,应当用补阳的药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这种方法,又叫“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则不能用苦寒清热的药物,而应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又叫“阳病治阴”。亦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对阴阳偏衰病证,也可根据阴阳互根及阴阳消长的此长彼亦长理论来确立治疗方法。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药士/师/主管中药师资格查询

中药士/师/主管中药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药士/师/主管中药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中药士/师/主管中药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