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师 > 经济师备考资料 >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统计调查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统计调查

更新时间:2014-12-09 16:21:3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摘要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请各位考成参考。

  考试动态: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成绩查询|合格标准

   热点专题: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

  二十二、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统计调查,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包括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和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

  ①第一手统计数据,是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数据,是原始的统计信息。原始统计数据,指从各个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统计数据,这些个体数据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

  ②第二手统计数据,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它包括开始用于其他研究目的,但本次研究仍可利用的资料;为对比分析所利用的历史资料、外地区外部门的资料等。

  2、统计调查的种类

  ①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

  ②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连续调查,是为也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如工厂的产品生产、人口的出生、死亡。

  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一年以上)所作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的状态进行研究。如生产设备拥有数、耕地面积等。

  3、统计调查的方式

  我国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类型定  义特点(掌握)
 统计  报表我国目前收集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进行填报。 按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目前大多都是全面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可分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的、部门的、地方的统计报表。
          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普查是适合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的一种调查方式,主要用于收集处于某一时点状态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全貌,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
   2)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较高;
   4)普查的使用范围比较小,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现象。
           抽样调查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它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抽样方法主要有: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最理想、最科学的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形式: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可以有效降低估计误差。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非概率抽样容易实施,成本较低,但不适于推断总体的项目。 非概率抽样的形式:①主要由调查人员自由选择被调查者的非随机选样;②通过某些条件过滤选择某些被调查者参与调查的判断抽样法;③大多数种类的研究―产品测试、街坊、座谈会。
1)经济性。这是抽样调查的一个最显著优点。
   2)时效性强。
   3)适应面广。抽样调查适用于对各个领域、各种问题的调查。
   4)准确性高。 了解:①总体,调查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②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或成员;③总体容量,一个总体中所含的个体的数量;④抽样,  从总体中按一定抽样技术抽取若干个体的抽到过程;⑤样本,所抽到的部分个体;⑥样本容量,样本中含个体的数量。
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典型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典型调查主要是一种定性调查研究。

  典型调查的作用:①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典型调查不在于反映现象的总量数据特征,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的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4、统计数据搜集的方法

  ☆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①直接观察法,指调查人员到现场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点数和计量,以到得原始数据的过程。如我国的农产量抽样调查。

  ②报告法,一般由统计机构将调查表格分发或利用网络传送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则根据填报的要求将填好的调查表发回。如我国的统计制度。

  ③采访法,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搜集统计数据,这种方法又分为口头询问法、被调查者自填。

  ④登记法,如我国的人口出生、死亡的统计和流动人口的统计,均采用当事人到公安机关登记。

  ⑤电话询问法。

  ⑥网络调查法。

  ⑦试验设计法。

  ☆搜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第二手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对于未公开发表的内部调查数据,应注意保密及合理使用等问题。

  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

  2)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

  3)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

  4)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5、统计数据的质量

  ①统计数据的误差、误差的来源(掌握)

  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误差有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类。

类型概念产生原因特征
  登记性误差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1)调查者所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
  2)被调查者造成的登记性误差主要有: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
从理论上讲,登记性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代表性误差主要是指在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1)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随机原则;
(   2)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差异;
(   3)样本容量不足等。
通常是无法消除的,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②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了解)

  就一般的统计数据而言,可将其质量评价标准概括为六个方面:

  (1)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

  (2)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

  (3)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4)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

  (5)一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

  (6)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Ctrl键+D】手动收藏此页面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经济师资格查询

经济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经济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经济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