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境影响评价师模拟试题 >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过关训练(13)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过关训练(13)

更新时间:2014-03-18 13:18:30 来源:|0 浏览0收藏0

环境影响评价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过关训练(13)

  特别推荐:2014环评师《各科目》大纲汇总 2014环评师《各科目》新旧教材对比汇总 

  点击查看: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过关训练汇总

  案例 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

  某市拟建一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安全填埋场、物化处理车间、稳定/固化处理车间、公用工程及生活办公设施等。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降雨充沛。

  拟选场址一:位于低山丘陵山坡及沟谷区,某村东北侧(直线距离1.8km),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果园、水稻蔬菜等,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 1000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3个村庄,人口居住稀疏。选址区场地外东北侧为地势最高点,场地北部有一条东西走向沟谷,在沟谷西部有一个人工土石坝,沟谷汇水在此形成一个人工鱼塘。场地外南侧池塘为最低点,场地南部汇水沿南侧坡地汇人南部沟谷向南流出。选址区南侧5km处有一处森林公园,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5km处。选址区西边界(200m)外有一高压高架输电线穿过。

  拟选场址二:位于某村庄北面山谷(距离该村1.5km),地表植被主要为马尾松一芒萁群落和人工种植林,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800m,垃圾运输沿途经过2个村庄,人口居住比较密集。选址区临近森林公园(约1km),场地周围地势南高北低,北侧有一水塘(非饮用水)。选址区位于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0km处,距最近变电站lkm。

  问题:

  1.两个场址哪个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为什么?

  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3.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

  5.上述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哪个主要的建设内容?

  6.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两个场址哪个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为什么?

  答:两个场址对比分析见下表:

条件
场址一
场址二
自然生态环境影响
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果吲、水稻蔬菜等,离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5km处
地表植被为马尾松芒萁群落和人工种植林,最近水厂取水点上游20km处
地形条件
地形有利,能尽量减少工程量,有足够覆土来源
地形有利,能尽量减少工程量,有足够覆土来源
地质水文条件
场地北部有沟谷,南部汇水沿南侧坡地汇入南部沟谷向南流出
场地周围地势南高北低,北侧有一水塘
水电设施条件
200m外有一高压高架输电线
1km外有变电站
交通状况
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1000m
交通方便,需建进场公路800m
周围敏感点情况
1.8km外有村庄,5km处有一森林公园
1.5km外有村庄,1km外有森林公园
垃圾运输沿线影响
沿途经过3个村庄,人口居住稀疏
垃圾运输沿途经过2个村庄,人口居住比较密集

  由上表可知,与场址二相比,场址一优点:破坏人工种植的果园、蔬菜,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小;离最近水厂取水点相对较远,对水环境影响相对小;电力设施距离比较近,距离村庄和森林公园等敏感点比较远,对周围敏感点噪声和景观等影响小。缺点:其建进场公路要长200m;村庄数目多,人口居住比较稀疏。综合上述两个场址的优缺点,选择场址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适合建设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

  2.该建设项目评价的重点是什么?

  答: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是垃圾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垃圾场选址的合理性以及垃圾填埋场运行期间垃圾渗滤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3.该项目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地理位置图;

  (2)地质环境:根据现有资料详细叙述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不良地质构造。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根据评价要求作一定的现场调查;

  (3)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相对高差的起伏状况,周

  围的地貌类型;

  (4)气象与气候;

  (5)地表水环境:地表水水系分布、水文特征;地表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主要取水口分布;地表水水质现状及污染来源等;

  (6)地下水环境;

  (7)大气环境根据现有资料,简单说明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污染来源、大气环境容量等;

  (8)土壤与水土流失: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成土母质、土壤层厚度等;

  (9)生态调查:植被情况(如类型、主要组成、覆盖度和生长情况等),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野生动物、植物;

  (10)声环境:确定声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监测布点与现有污染源调查工作;

  (11)社会经济: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

  (12)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主要是与项目临近的森林公园情况,并调查选址区是否有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景观。

  4.水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哪些?

  答: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评价因子包括:pH、COD、BOD、SS、石油类、氨氮、总磷、挥发酚、总汞、总氰化物,还有其他重金属如Cu、Cd、Zn、As等;

  地下水:pH、总汞、总氰化物、Cr6+、Cu、Zn、Cd、As。

  5.上述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哪些主要的建设内容?

  答:上述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还缺少对污水处理设施。

  6.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及预测时段包括哪些?

  答: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预测填埋场垃圾渗滤液、预处理车间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区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垃圾渗滤液的环境影响时,还应考虑非正常情况下如防渗层破裂对地下水污染的分析。

  (2)大气环境:施工扬尘、填埋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填埋场废气对填埋场周围环境和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3)噪声:施工机械、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水土流失:项目选址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建设期对植被破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

  (5)生态环境和景观影响:建设填埋场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植被,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弃土堆放等给选址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预测时段包括: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封场后)三个时段。

  7.简述除厂址比选论证外,该项目工程分析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除厂址比选论证外,本项目工程分析应关注的重点为填埋场本身及配套建设的防渗、收集、处理和排泄系统,以及废物预处理工程。

  8.项目运行期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1)填埋场渗滤液对地表水的污染(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地表径流),以及防渗层破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

  (2)填埋场产生的气体对大气的污染(无组织排放可能产生燃烧爆炸);

  (3)垃圾运输及填埋场作业产生的噪声;

  (4)填埋场建设对生态破坏和对景观的影响;

  (5)填埋场孳生的害虫等可能传染疾病;

  (6)填埋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如造成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9.安全填埋场服务期满并封场后,应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

  封场后应继续进行下列维护管理工作,并延续到封场后30年

  a. 维护最终覆盖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b. 维护和监测检漏系统;

  c. 继续进行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

  d. 继续监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

  10.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预测步骤

  填埋场最关心的问题是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一旦防渗层受到破坏或产生了泄漏,将污染地下水。预测地下水的污染,首先根据达西定律,计算水在包气带和饱和含水层中的运移速度,再计算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迁移速度,确定相应的防扩距离。

  问题及思考:

  1、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评价重点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评价重点为:

  (1)根据该市固体废物产生数量、种类及特征,分析评价处理危险废物工艺可行性,是否达到废物利用、资源回收、清洁生产的要求;

  (2)工程运行后其对选址区范围内的地下水、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3)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综合分析和判断项目选址的合理性,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以及填埋场渗滤液对地表水的污染(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地表径流),以及防渗层破坏后对地下水的影响。

  2.危险废物处置工程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

  建设项目选址优化分析,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场场址选择的要求,分析要点包括:

  (1)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是否水源地、选址区植被情况;

  (2)地形条件:地势地形是否有利,工程量,覆土来源;

  (3)地质水文条件:是否有不良地质现象,影响地表水的程度;

  (4)水电设施条件:距离饮用水和供电设施的距离;

  (5)交通状况;

  (6)周围敏感点(包括居民区和风景区)情况:距离敏感点的距离,选址区是否在居民区下风向、项目建设是否影响附近居民区的景观。(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7)垃圾运输沿线对居民的影响;

  最后,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及主要的环境影响,综合优化选择场址。

  3.危险废物填埋场废气污染物和填埋渗滤液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答:危险废物填埋场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此外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氢、硫化氢、氨、氮和氧等,还可能还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有些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填埋气还包括又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填埋渗滤液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雨水进入填埋库形成渗滤液,另一部分为填埋废物自身含有的水分经压实流失产生渗滤液。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5-2001)中规定:入场填埋的废物含水率需低于85%。主要污染物有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和氨氮,还有无机盐等。

  4.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技术要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应包括接收与贮存系统、分析与鉴别系统、预处理系统、防渗系统、渗滤液控制系统、填埋气体控制系统、监测系统、应急系统及其他公用工程等。

  【本题答案】填埋场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土方工程、边坡工程、截污坝、填埋场各单元的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集排气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排放系统、填埋场防雨措施及排水系统、场区道路、最终覆盖层系统和生态恢复工程。

  5.若设置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则焚烧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危险废物焚烧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1) 焚烧炉的设计应保证其使用寿命不低于10年;

  (2) 焚烧炉所采用耐火材料的技术性能应满足焚烧炉燃烧气氛的要求,质量应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能够承受焚烧炉工作状态的交变热应力;

  (3) 应有适当的冗余处理能力,废物进料量应可调节;

  (4) 焚烧炉应设置防爆门或其它防爆设施;燃烧室后应设置紧急排放烟囱,并设置联动装置使其只能在事故或紧急状态时才可启动;

  (5) 必须配备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在线显示运行工况和尾气排放参数,并能够自动反馈,对有关主要工艺参数进行自动调节;

  (6) 确保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达到6%-10%(干烟气);

  (7) 应设置二次燃烧室,并保证烟气在二次燃烧室1100℃以上停留时间大于2s;

  (8) 炉渣热灼减率应?5%;

  (9) 正常运行条件下,焚烧炉内应处于负压燃烧状态;

  (10) 焚烧控制条件应满足国家《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的有关规定。

  编辑推荐:

  2005年-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真题汇总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VIP套餐震撼推出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成绩单及证书领取汇总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频道论坛或加入QQ群:127666639,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环境影响评价师资格查询

环境影响评价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环境影响评价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境影响评价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