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税务师 > 税务师模拟试题 > 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第三篇第一章刑法基本理论

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第三篇第一章刑法基本理论

更新时间:2015-01-26 15:00:04 来源:|0 浏览0收藏0

税务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第三篇第一章刑法基本理论

  2015年注册税务师备考已经开始,环球网校为了帮助考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备考效果,特整理了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第三篇第一章刑法基本理论,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第三篇第一章刑法基本理论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刑事责任年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满14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运输毒品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不满16周岁的人一概不负刑事责任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责任年龄。《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只对8种主观恶性比较深的故意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题中,选项A说法错误,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是14周岁。选项B、C也是错误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的阶段,只对刑法规定的8种故意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2、我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是( )。

  A、经过外国审判的

  B、回国后立即自首的

  C、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D、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刑法规定的属人管辖权。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但是按照《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而我国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刑法实施前的犯罪行为,其法律适用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法的溯及力,对此问题,我国《刑法》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4、某甲为无业人员,1982年10月16日出生。2000年10月16日甲抢劫了下晚班回家的乙,事后为了灭口,还用弹簧刀刺了乙十几刀,乙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甲在潜逃2年后被抓获。以下对甲的定罪和处罚正确的是( )。

  A、甲罪行极其严重,可以适用死刑

  B、对甲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对甲不能从轻从罚

  D、对甲可以判处死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以及死刑的适用。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从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才是已满18周岁。本题中,甲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包括不得判处死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法定从宽情节。

  5、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主观方面。根据题中条件,甲为摆脱乙,不顾抓着车门的乙,在疾驶中突然刹车,致乙重伤,甲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典型的间接故意。其并不具有杀人的直接故意,只是采用了不计后果的方法。

  6、丁某饮酒过量,在无法分辨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将李某打成重伤。丁某对此结果(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C、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而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责任的承担。按照《刑法》的规定,醉酒的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丁某在醉酒之后,将李某打成重伤,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7、会计王刚为某公司提供虚假资信证明,收取该公司好处费人民币6000元,当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时,王刚将收受的6000元退还给该公司。王刚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预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既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分为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两种。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本题中,王刚已经为某公司提供了虚假资信证明,并收取了好处费,犯罪行为已经施行完毕,属于犯罪的完成形态,构成犯罪既遂。

  8、甲持刀闯入与自己断绝恋爱关系的乙家,意图将其杀害,在乙的苦苦哀求下,甲于心不忍将刀扔下,转身离去。甲的行为( )。

  A、属于犯罪预备

  B、属于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断。甲持刀要杀害乙,其主观的心理状态是故意杀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乙的哀求放弃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属于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9、共同犯罪中,对于胁从犯,应当( )。

  A、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按照他的犯罪情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比照主犯减轻或免除处罚

  D、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胁从犯本无犯罪意愿,只是因暴力胁迫或者精神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对此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10、2011年8月2日19时许,何某驾驶出租汽车违反交通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将高某撞死。驾驶证被公安机关扣留。在取保候审期间,何某仍然驾驶车辆外出载客,并于同月18日7时许,将胡某撞死。在这两起事故中,何某均负主要责任。分析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法定的一罪论处

  B、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数罪论处

  C、何某的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

  D、何某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罪数。数个犯罪行为触犯相同罪名,就是同种数罪。因实施两个犯罪行为,主观上都是过失,不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而且是两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应以数罪论处。

    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第二篇第五章公司法律制度

   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第二篇第六章破产法律制度

     如果您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注册税务师考试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税务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税务师资格查询

税务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税务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税务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