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乡规划师 >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 > 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

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

更新时间:2019-08-28 08:42:44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51收藏15

城乡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环球网校编辑整理了 "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 ",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更多模拟试题及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城乡规划师考试频道!

环境影晌评价的基本概念与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影响分析"。是在一项人类活动未开始之前对它将来在各个 不同时期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的预测与评估。由美国首先提出, 并在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中定为一项制度。中国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 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从宏观上说是:对建设项目从环境影响角度进行可行性研究, 提出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其对环境的有害的影响的最佳实施方案。保证建设项目技 产运营后既能达到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也为安全、稳定的生产打好基础。是为建设项目 的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科学依据。 从较具体的角度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服务于三个目的:一是明确开发建设 者的环境责任;二是对建设项目的环保工程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提供科学依据;三是为环 保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对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约束力的文件。这些评价 目的或功能都集中地反映和体现在环保措施中。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晌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分析该项目环境影响的来源,调查该项目所在地 区的环境状况,定量、半定量或定性地预测该项目在施工过程、投产运行及服务期满后等 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实施与执行此项目做出全面评价和结论, 并提出减少或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有时还对建设项目的方案选择提出建议。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应该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 面。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主要指后者,表现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 污染。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通常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成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 原发性影响是指建设项目开发的直接环境后果,继发性影响则是指其间接的或诱发性的环 境影响。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与如下因素有关:①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②建设项目的 性质(轻、重工业;采掘、加工;新兴、传统) ;③建设项目的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④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环境容量等。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涉及面很广,为了合理地进行评价,必须对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类。 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很多,可根据实际需要,根据不同原则进行划分。按照评价对象的属性 不同,可分为矿山开发的到尊竟影响评价、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旅游风景区及国家公园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大型建筑群的环境影响评价、农业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大型水利工程及港口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等。 按照评价对象的规模可分为大、中型及小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范 围可分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区域经济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外在环境影响评价 中将之划分成国家水平的、社区水平的及家庭水平的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评价的侧重方面及评价特点,可分为综合性的环境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生 态影响评价、污染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视觉影响评价等。 近年,我国提出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进行预 测,筛选其主要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研究区域的环境容量及其承载能 力,并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及环境的生态变化等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规模及其结 构的建议。开发建设项目对景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预防或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一)明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特征

在对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一般性调查分析的 基础上,找出其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作 出评价结论。如火电厂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煤灰对环境的影响;造纸厂主要是废水对环境的 影响;矿山开发主要是对水环境和自然生态的影响等。

从一般意义而言,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有如下几种情况:

1.对环境有不利影响,但可以采取措施补救;

2.对环境有不利影响,虽可采取人工控制措施,但投资大,或需长期努力才可见效果;

3.对环境有不利影响,并且是不能恢复的;

4.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尚不大清楚或不能下结论的。

(二)加强建设项目多方案论证

系统工程学认为:只有多方案论证才能找到最优。埃及阿斯旺水坝建成后,之所以存 在各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规划中仅提出一个方案,没有选择余地与优化基础。建设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考虑和包括对替代方案和零方案的评估,这是预防或减少建设项目 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重视建设项目的技术问题

建设项目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工艺,将极大地制约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 度。在无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建设项目的技术选择的余地较大;反之,较严格的环境 影响评价将较大程度地决定建设项目的技术选择。因此,要预防或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 影响,其重要方面之一即是重视建设项目的技术问题。

(四)重视环境预测评价

建设项目的预测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建设项目,特别是一些大型项目,往往 带有长期性和永久性的特点。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变。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只着眼于 眼前,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长远。不仅仅重视建设项目短时间的影响,更要重视建设项目 对环境的累积和长远影响。只有对建设项目的长期环境影响有恰当的预测评价,才可能有正确的环境决策。

(五)避免环境影响评价的滞后性

一般决策者往往在环境影响评估之前先进行技术和财政能力方面的研究,而不把环境 影响评估作为整个计划设计的一部分来加以考虑,只是在计划定案以后,再作环境影响评 估分析。由此造成了环境影响评估在决策时的滞后性,极大地影响着最佳方案的选择。因 此,要预防或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应强调将建设项目的技术一财政一环境影响评 价同步进行。

(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科学性是指所提措施应满足环境功能保护的客观需求;可行 性则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水平上可能实施的保护措施和所能达到的保护水平。环境影响 评价者应加强生态环境的研究,努力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使所提措施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 的考验,并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去提高人们的认识,克服认识上的障碍;同时寻求费用省效 果好的措施,使所提措施做到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真正落实和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须从建设项目所处地域的环境特点及其保护要求和开发建设工 程项目的特点两个方面考虑。从环境的特点及其保护要求考虑,主要采取的保护途径有四个方面:保护、恢复、补偿和建设。

1.保护

在开发建设活动前和活动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原质原貌,尽量减少干扰与破坏,即 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和政策。有些类型的生态环境一经破坏就不能再恢复,实行预 防性保护几乎是唯一的措施。例如:许多被列为特别保护目标者,大都具有此类性质。如 海滨的沙滩浴场、一些重要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原始森林、固沙植被、泉源头、地质 遗址等。预防性保护是应予优先考虑的生态环保措施。

2.恢复

开发建设活动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可通过事后努力而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或 环境功能得到修复。生态环境的恢复主要是指恢复其生态环境功能。例如:破坏土地的复 垦、雄渣场的事后覆盖与绿化、工厂以绿化植被替代原来的农田或草原等,都是最常见的 恢复措施。

3.补偿

这是一种重建生态系统以补偿因开发建设活动损失的环境功能的措施。补偿有就地补 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就地补偿类似于恢复,但建立的新生态系统与原生态系统没有一 致性。异地补偿则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发生地无法补偿损失的生态环境功能时,在项目发生 地之外实施补偿措施,如在区域内或流域内的适宜地点或其他规划的生态建设工程中。补 偿中最重要的是植被补偿,因为它是整个生态环境功能所依赖的基础。植被补偿可按照物 质生产等当量的原理确定具体的补偿量。补偿措施的确定应考虑流域或区域生态环境功能 保护的要求和优先次序,考虑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功能的最大依赖和需求。补偿措施 体现了社会群体平等使用和保护环境的权利,也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性要求。

4.建设

在生态环境已经相当恶劣的地区,为保证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项目不仅应保护、恢复、补偿直接受其影响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功能,而且需 要采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更高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的措施。例如:沙漠或绿洲 边缘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或地质灾害严重的山区、受台风影响严重的滨海地带及其 他生态环境脆弱带实施的开发建设项目,都需为解决当地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进行有关 的生态建设。从工程建设特点来考虑,主要能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是替代方案、生产技 术改革、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几个方面。其中,在设计期、项目建设期、生产运 营期和工程结束期(死亡期)又都有不同的考虑。

(1)替代方案

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开发建设项目的替代方案主要有场址或线路走向的替代、施工 方式的替代、工艺技术的替代、环境保护措施的替代等。替代方案的确定是一个不断进行 科学论证、优化、选择的过程,最终目的是使选择的方案具有环境损失最小、费用最少、 生态功能最大的特性。前述的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补偿和建设措施,都可以结合建设项 目的工程特点有两种或多种替代方案。

(2)生产技术改革

采用清洁和高效的生产技术是从工程本身来减少污染和减少环境影响或破坏的根本性 措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技术先进性论证,特别要注意对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方式 的论证。例如:造纸工业不仅仅是造纸废水污染江河湖海导致水生生态系统恶化问题,还 有原料采集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3)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人类进行的建设活动不管采用怎样清洁或高效的技术,都不可能完全消除环境污染和 生态影响,因而必须发展专门的环保技术和产业来减少这种影响。对环境保护而言,工程 措施可分为一般工程性措施和生态工程措施两类。前者主要是防治污染和解决污染导致的 生态效应问题;后者则是专为防止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或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而采取的措 施,包括生物性的和工程性的措施在内。例如:为防止泥石流和滑坡而建造的人工构筑 物、为防止地面下沉实行的人工回灌、为防止盐渍化和水涝而采取的排涝工程,是工程性 的措施;为防风或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或沙漠化而植树和造林、种草,退耕还牧、退 田还湖等,都属于生物性工程。

(4)管理措施

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主要包括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两个时段,有时还包括项目死亡 期,如矿山闭矿、工厂报废、废物堆场复垦等。管理措施的设计也同样须考虑:工程建设 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与保护要求。管理措施的内容包括环境状态的监测和长期观察,为此 需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专业人才;需认识污染的生态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为此需有 必要的研究;需要必要的法规和制度,为此需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有关建议;还需要有 必要的机构和明确责权。

总之,在编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时,从上述四项体现环境特点的措施和四项体现工程特点的措施出发,可纵横列表得出16个措施方向,再考虑工程建设的几个时段(设计期,施工期,营运期,关闭废弃期) ,措施编制方向可达几十个。从这几十个可能的措施中,经过科学的筛选和技术经济论证,可以得出一组比较适用、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题: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不包括(A)

A综合预测法;

B定性分析法;

C定量分析法;

D类比方法。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历年真题、考试大纲等考试资料,可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城乡规划师资格查询

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城乡规划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