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实操课 > 心理咨询实操课学习教程 > 心理咨询师实操案例:老鼠走迷宫实验

心理咨询师实操案例:老鼠走迷宫实验

更新时间:2020-05-04 14:10:04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389收藏116

心理咨询实操课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实操课频道小编为心理咨询师学员整理了“心理咨询师实操案例:老鼠走迷宫实验”的相关内容,供广大心理咨询师学员了解学习交流之用,详见下文。

心中的地图——老鼠走迷宫实验

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

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认知性。因为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条件,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的。托尔曼用“符号”来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认知,并且认为,学习者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学习的是能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形成一定的“认知地图”,这才是学习的实质。

托尔曼为了探索动物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学习变化,他设计了一些巧妙的实验(例如白鼠走迷宫的学习实验)。白鼠有三条通向食物的途径,途径一最短,途径二次之,途径三最长。在一般情况下,白鼠选择较短的途径。当途径一被阻塞点A阻塞后,白鼠就选择了途径二;当途径二被阻塞点B阻塞时,改由途径三奔目标。白鼠能顿悟阻塞点B将途径一与二同时关闭起来了。这说明白鼠是根据对情境的“认知地图”来行动,而不根据盲目的习惯,也不是依据途径的次序而形成的机械的奔走习惯来行动的。托尔曼认识到,白鼠习得的不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在头脑内形成了类似现场的一张地图——“认知地图”,正是这种认知地图指引了白鼠的正确行为。

托尔曼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认知概念,直接来自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吸取了完形派思想中某些积极成果,认为行为表现为整体的行为,这种有目的的整体性的行为是学习认知的结果。

报名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生,要抓紧时间去备考(报考方面有不懂的疑问,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心理咨询师方面专业老师会为你报考提供答疑协助)。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询师相关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请您点击下面”免费下载“按钮进入题库下载学习。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实操课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实操课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实操课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心理咨询实操课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