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普通话 > 普通话备考资料 > 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四)

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四)

更新时间:2020-09-02 13:54:44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70收藏34
摘要 普通话与北京话两者是一回事,别样叫法?事实并非如此,为了帮助大家区分普通话和北京话,环球网校小编整理了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四),希望对备考普通话的同学有所帮助,更多普通话考试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普通话频道。

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四)

.替换:

流脓“脓”nóng-néng

耳蚕“蚕”can-cai(或更变sai)

干嘛“干”gàn-gài

埋怨“埋”mán-mái

揽过来(拉扯)“揽”lǎn-lǎi

不兴(制止,不允许)“兴”xīng-xiōng

现吃现做“现” xiàn-xuàn

陷坑“陷”xiàn-xuàn

死乞白赖“赖”lài-liē

削铅笔“削”xiāo-xiū

自个儿zìgèr-jìgěr

我比你大“比”bǐ-pǐ

这么“这”zhè-zèn

耳朵“朵”duo-tou

板凳“凳”dèng-tèng

一堆“堆”duī-zuī(“归里包堆”一齐算,“吓堆乎了”吓瘫,同此,动词“堆”不变)

提溜“提”tī-dī

恐怕“恐”kǒng-pěng

轻易qīngyì-qióngyong

童养(~~媳妇)tóngyǎng-túnyun(更变成“团缘媳妇儿”)

尾巴“尾”wěi-yǐ

言语yányu-yuányi

g个别变调:

通红 tōng-tòng

雪白 xuě-xuè

黢黑 qū-qù

刷白 shuā-shuà

喷香 pēn-pèn

笔直 bǐ-bì

瓦亮 wǎ-wà(“甑光瓦亮”)

熬甜 áo-ào(极甜)

根苦冰凉 gēn-gèn(生活艰苦)

(以上形容词素变去声)

跟前儿 qiánr-qiǎnr

榆钱儿 qiánr-qiǎnr

豁唇儿 chúnr-chǔnr(兔唇病也叫“豁唇子”chǔn)

一会儿 huìr-huǐr

过道儿 dàor-dǎor(门庭间通道)

布衫儿 shānr-shǎnr

细蔑儿 mièr-miěr

直条儿 tiáor-tiǎor(赞美正直无私不沾染的人,如“人家可落个直条儿”;又“细高条儿”指细长身材;国画条幅叫“条扇儿”或“条儿”都变上声)

空膛儿 táng-tǎngr(空腔中间无物)

自个儿 gèr-gěr

垫踹儿 chuàir-chuǎir(替别人承担过失)

隔壁儿 gébìr-jièbǐr

蝴蝶儿 húdiér-hùdiěr-hùtiěr

八模儿 múr-mǔr(可能实现的迹象,如“这事有八模儿了”。)

大估摸儿 mōr-mǒr-mǔr(大略估计)

什件儿 shíjiànr-shìjiǎnr(箱柜上的金属配件,如环、轴等;又鸡鸭的内脏)

一个人儿 rénr-rěnr

(以上由于儿话而变为上声)

浮头儿 fú-fù

拐弯儿 wānr-wànr

洼心儿 wā-wà

杌凳儿 wù-wǔ

没法儿 fǎ-fā

没法子 fǎ-fá

珊瑚子 hú-hǔ

狐嵌  qiàn-qiǎn(手工嵌制的狐裘)

一座坟 zuò-zuǒ

脚手架 jiǎo-jiāo

正经的 (严肃的)jīng-jǐng

真个的(真实的)gè-gé

(以上各种不规则的变调)

D. 混乱的(发音不纯正,或是受方音影响),例如:

a. 鼻化音(元音鼻化):

老北京人鼻化音严重,特别是无文化的老年妇女。例如:“大嫂子,您起来了!”(tā sāu zā ,nin tqilāi lā)

b. 消失了鼻化音;

后鼻音韵尾的韵母,“儿化”后,鼻尾消失,而前面的元音“鼻化”,并担承卷舌动作,但老北京人只变为[ar][+r]而不鼻化,是一种错误的变化。

c. 纷乱的尖音:

一部分女青年(特别是中学生)普通话的声母j、q、x变为z、c、s,读尖音。但与中古音系统的真正尖音(“精”组字)不合。方音现有分尖、团的,大都符合中古音系统的音类(“见”“精”两组不乱),而北京土音则是纷乱的,“见”组字也读尖音;有些人只把x声母读成s,j、q不变,所以叫做“纷乱的尖音”。例如:

下车xià-sià, 回家jiā-ziā, 起来qǐ-cǐ。

d. 方音影响:

有些字受方音影响而误读,但只限于在某些词内,并不一律读错。例如:

琢磨 zhúo-zúo

结束 shù-sù

疏忽 shū-sū

塑料 sù-suò(取声符“朔”shuò,而又按方音读为平舌音)

翅膀儿 chì-cì

只当 zhǐ-zǐ

只要 zhǐ-zí(以上平翘舌问题)

工尺 chǐ-chě(入声读法)

往北 wǎng-wàn(前后鼻音问题,“往西”“往东”等同此。“往来”“前往”等读wǎng)

石竹(一种草花),北京称“石竹子” zhú-zhòu(湖南、湖北方音影响)

复杂 fù-fǔ(另外“恢复”“复习”等词一律读fù)

边防军(“消防队”同此)fáng-fǎng(另外,“国防、防备”等词一律读fáng。这类混乱的变读还有不少,只举此二例代表这一现象。)

由上面的举例来看,可以得到北京土音的一个大概轮廓。由于北京这个地方的特殊情况--祖国首都,五方杂处,人来人往,方言影响;文化日益提高,普通话日益普及,北京语言正在逐渐消磨变化中。老北京人嘴里的土音保留较多,文化水平低的人土音更多。同是北京人,土音的多少已不完全相同了。

字典、词典对于汉语规范化关系很大,有些北京土音过去被收入《国音常用词汇》(1932年,“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由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作为读音标准)、《国语词典》(1936年--1946年“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该处属于当时的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以至解放后缩编的《汉语词典》,如甭“béng,堆zuī,埋怨man yuàn,苤兰piěla,样册子yàngchǎizi”之类。远在五六十年前“国语运动” 之际,标准音和汉语规范化的问题仅仅开始被人注意,并不十分明确。国语、国音分前期、后期(可从1932年划分),后期才认识到要“以现代的北平(北京)音为标准”(《国音常用词汇》说明)。前期的读音依据1913年“读音统一会”各省代表八十余人“投票表决”而产生的非南非北的“人造国音”(分尖、团,有入声,声母有万[v]兀[ ]广[ ],还有一些北京音没有的音节,是北京音系所没有的)。那时的国语家们也说“惟因那时是取决于多数,对于现代的北平(北京)活音不免忽略,故所注之音稍有庞杂之处”。前期的国音不必提了,后期的国音,依“现代的北京音系”。但是看看那时对“国音与北平音之异同”的看法:“凡口语中习惯用的词类及其声调,全依北平音,因为国语必用北平的活语做标准,才能说得活泼自然……凡较为高深的词类、或出于旧籍、或属于专门,北平的读音往往有彼此自相歧异的;又有一部分与其他官话区域之读音不相合的……自当斟酌取舍,参校方俗,……庶易通行于全国。”(《国音常用词汇》说明)。由此看出当时对标准音的认识,虽比以前提高,但一面“全依活语”(正是当时国语家所谓的“漂亮的北平话”,自然包括了土音,于是一个“法”字,就分四个读法:(1)fā,用于“没法儿”,(2)fá,用于“法子”,(3)fǎ,用于“方法、法律”,(4)fà,用于“法国”),一面又“斟酌……方俗”,考虑到官话区读法,又似非北京音系了,表现出含胡莫定的态度。

可是那时的词典、字典却一直影响着今天的词典、字典以至审音工作。

1957年--1962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发表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对于北京土音,有一部分采取的严肃的态度,决定不取,如“只当”不取zǐdàng,“蝴蝶”不取hùtiěr,“拘挛”不取jūlüanr,“僻静”不取bèijìng,“黑豆”不取hěidòu,“索性”不取suóxing,这都是很好的。但也有一些北京土音在审音中肯定了,算做普通话标准音,如“忒”tuī,“咱”zá,“骨殖”gǔshi,“寻思”xínsi(“寻”在中古音虽属“开口、三等”,但那是另外问题,现代语xún非常有势力,方音多为撮口,北京土音与古音偶合,正不必为个别土词而增加多音)。其余一般字典、词典基本根据《审音表》,这都是值得再作考虑的。

普通话标准音有必要淘汰芜杂,把过去掺入“国音”的北京土音,有分析地清除出去,不必再陈陈相因了。今日推广普通话,正需要考虑全国人民学习、接受的方便,应该去粗取精,化难为易,这是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的共同愿望。审定读音,还要考虑到“行得通,推得广”,对于“偶现、狭隘、讹变、混乱”的一些北京土音,应该勇于割舍。何况现在推广普通话,毕竟多靠书面、汉字。北京土音常伴随土词,每每有音无字,勉强应用,势必要制造新字或起用古字,寻求代用,如:“奘”zhuǎng、“  ”chuà、“  ”gǎ、“膗”chuái之类,徒然使汉字字数增多,而对语言的规范化并无好处。普通话基本上是文学语言,应能用现行汉字作书面的表达。从这一角度考虑,也以不多取北京土词、土音为宜。

(徐世荣)

以上就是“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四)”内容,相关信息请大家持续关注哦!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对于想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小伙伴们,环球网校特地为您准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关资料,如有需要请点击文章下方“免费下载>>>普通话考试备考资料”下载学习。

分享到: 编辑:binhan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普通话资格查询

普通话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普通话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普通话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