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教师招聘模拟试题 >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

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11-10 09:28:59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1收藏4
摘要 当前特岗教师招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也进入了复习阶段,本站带来“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供考生复习使用。

2023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即将开始报名,考生可开通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及时获取2023年特岗教师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面试、录用结果公布等重要时间节点短信通知。考生可点击报考条件免费查询入口,输入学历等信息即可免费查询报名条件。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布鲁纳 D.班杜拉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选项A,马斯洛认为,理想学校应反对外在学习,倡导内在学习。所谓内在学习就是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

选项B,罗杰斯提出了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理论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选项C,布鲁纳提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选项D,班杜拉提出的是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观察学习,即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题干中,“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描述的是罗杰斯。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默里 B.勒温 C.罗杰斯 D.马斯洛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人类需要五层次理论。1954年在《动机与人格》中补充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形成了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的需要系统。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七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D项正确。

A项,默里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且把人的需要分为第一需要(生理需要)和第二需要(心理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勒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罗杰斯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使美国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3.奥苏贝尔提出( )教学策略。

A.先行组织者 B.动机化学习 C.定势优先说 D.策略迁移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A项正确。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刚入学的儿童常常是“d”与“b”、“p”与“q”分不清,把“q”看成“b”,出现这种现象的心理原因是儿童的( )发展不完善。

A.整体知觉 B.形状知觉 C.视敏度 D.方位知觉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A选项,整体知觉就是把部分整合为一个与以往经验相关联的完整形象。

B选项,形状知觉是指认识外界物体的轮廓和细节的知觉。由视觉、动觉和触觉的协同活动而形成。

C选项,视敏度是视觉空间辨别力的指标,表现为觉察目标刺激存在以及辨别物体细节的准确性,亦即日常所说的视力。

D选项,方位知觉包括上下,前后、左右等。有不少儿童在学习计算和汉字的时候出现困难,他(她)们常将数字3写颠倒,分不清b和d,以及p和q。另外在书写汉字时,常将偏旁部首写反了。这与儿童的方位知觉没有发育好有直接的关系。2岁~3岁是儿童发展上下知觉的关键期;3岁~4岁是发展前后知觉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发展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定位的关键期。

综上,选项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

1.《学记》的教育教学思想( )。

A.学而知之 B.学不躐等

C.道而弗牵 D.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1.【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学记》的教育教学思想。《学记》的教育教学思想包括学不躐等、道而弗牵、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不躐等”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要循序渐进。“道而弗牵”指要引导学生学,而不要牵着学生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指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B、C、D三项正确。

2.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 )。

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将强化分为:①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②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③自我强化:观察者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A、B、C三项正确。

3.下列表述,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是( )。

A.生物老师带同学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

B.华华与数学老师讨论某概念

C.班主任利用班会播放“党史”教育片

D.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3.【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直观性教学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教学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其中,实物直观即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A项,生物老师带同学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是参观实物,属于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等。C项,班主任利用班会播放“党史”教育片,是利用电影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属于模象直观;D项,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认为在学习中不仅要“闻之”,更要“见之”,才能“博而不谬”。这是荀子对直观教学原则的阐述。A、C、D三项正确。

三、判断题

1.影响练习的因素有练习量、练习方式和练习目的。( )

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影响练习因素的影响。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对技能进步有促进作用。影响练习的因素有练习量、练习方式和练习目的等。故表述正确。

2.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被称为原型启发。( )

2.【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而原型启发是指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故表述错误。

3.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要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德育过程的理解。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也可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但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它既可以从知开始,也可以从情、意、行开始。但无论从何处开始,都要注意同其他因素配合。只有使各个因素都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故表述错误。

四、简答题

1.简述德育规律。

1.【参考答案】

第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道德认知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如看到别人随地吐痰我觉的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好,道德认知的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是知道什么对的什么是错的获得的心内体验和情感体验,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如看到别人随地吐痰我感到非常的厌烦;

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催化剂,一般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如明明知道睡懒觉不对但是一到冬天就是起不来;

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和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知情意行全面培养不能只单纯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除此之外道德过程的一般顺序是知情意行,但是这个顺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具有多端性。

第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都会对德育产生影响。

第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认识性质的矛盾、能力性质的矛盾和思想性质的矛盾,除此之外德育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赖以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个体品德发展与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编辑推荐下载: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考点汇总

以上为“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卷”相关内容。考生点击文章右侧“教师招聘资料下载”按钮即可免费下载备考资料哦,点击“去做题”按钮即可进入到学习中心进行真题、章节练习、模拟考试等环节的练习哦。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招聘资格查询

教师招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