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前自测试题(4)
1[单选题]提出心理评估报告时,需要对临床资料进行核实,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
A.个案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综合初诊资料,对求助者的问题性质、程度及可能的原因做出评估时,需要对临床资料进行核实,一般使用的方法是调查法(访问求助者的父母、朋友同事等)。
2[单选题]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会受到强制制裁,但违背道德却不然。因此法律比道德威力大
B.法律的规定明确而具体,道德规范的界定总是含糊其辞的
C.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道德相比于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D.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性
参考答案:D
【案例】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家离学校较远,每天由父母开车接送。半年前的一天,在上学的路上遭遇车祸,父亲脸上流了很多血,求助者也受了轻伤。求助者当时非常害怕,出现胸闷、心慌、全身发抖、手脚出冷汗等症状,几乎瘫倒。求助者和父亲被送去医院,没有发现严重的问题。但从此以后求助者不敢坐车,甚至不敢坐公共汽车。求助者自己也明明知道坐车不一定就会出车祸,也曾逼着自己坐车,但最终都因害怕而失败。求助者现在只能骑自行车上学,就是骑车,也感到害怕,既耽误了时间,也感觉很累。求助者恨自己胆小,担心今后的学业与生活,内心非常痛苦。为此无法安心学习,甚至想退学,但又不甘心。迫切要求解决“坐车恐惧”的问题,在家长陪同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胆小怕事,内向,学习勤奋,人际关系良好,以往身体健康。
3[多选题]为明确诊断,心理咨询师还需重点收集的资料包括( )。
A.车祸及以后的内心体验
B.人格特征
C.成长经历中的创伤事件
D.认知特点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车祸后内心害怕及胆小怕事,内向的人格特征,在案例中都有提及。咨询师还应该重点收集的资料包括了成长经历中的创伤事件和认知特点。
4[多选题]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
A.心理冲突变形
B.担心害怕与现实不相符
C.社会功能受损
D.具有非常明显的情境性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求助者担心害怕与现实不相符,具有非常明显的情境性(坐车时才出现症状),属于恐惧性神经症范畴,是变形心理冲突。变形心理冲突的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二是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求助者为此无法安心学习,甚至想退学,这是社会功能受损。
5[单选题]按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损害程度的评分是( )。
A.1~2分
B.2~3分
C.3~4分
D.4~5分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是轻微妨碍者,评分为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学习工作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为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为3分。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导致她不能安心上学,耽误了上学时间,没有完全回避,因此合适的评分应该是1~2分。
6[单选题]不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是( )。
A.不敢坐家里车
B.骑自行车很害怕
C.不敢坐公交车
D.不甘心退学回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求助者不敢坐家里车,不敢坐公交车,骑自行车也很害怕,这都是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而不甘心退学回家是求助者想法中积极的一面。
7[单选题]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焦虑性神经症
B.抑郁性神经症
C.恐怖性神经症
D.强迫性神经症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恐怖神经症的特点是:①害怕与处境不想称;②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③对所怕环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案例与以上三个特点相符,因此诊断为恐怖性神经症。
8[单选题]本案例中,可以当做近期咨询目标的是( )。
A.不再害怕
B.恐怖感下降三分之二
C.克服恐怖
D.可以自己坐车或骑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不再害怕和克服恐怖不够具体,让恐怖感下降三分之二,既可行,又具体,恐惧感改善之后,求助者坐车或骑车的状态也会随之改善。
9[多选题]对该求助者较适合的心理咨询方法包括( )。
A.冲击疗法
B.阳性强化法
C.厌恶疗法
D.系统脱敏法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冲击疗法(强烈的)、系统脱敏法(温和的)可以减轻或消除恐惧情绪。阳性强化法可以用于鼓励建立某种良好的行为。厌恶疗法用于消退某种不良行为,本案例不适合。
10[多选题]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系统脱敏法,该方法原理包括( )。
A.反复呈现一个微弱的刺激
B.用全身肌肉放松对抗紧张
C.反复呈现多种强烈的刺激
D.用面部放松用以对抗紧张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系统脱敏法反复呈现一个微弱的刺激,让求助者全身放松用以对抗紧张,直到求助者能够在这个刺激的情况下放松到一定程度,进而消退求助者的恐惧。
11[单选题]在实施系统脱敏时,理想的焦虑等级之间的级差应该是( )。
A.均匀的
B.最大的
C.变化的
D.最小的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
12[单选题]在系统脱敏中,仅靠重复放松难以降低焦虑分数时,可能的原因是( )。
A.求助者可能出现阻抗
B.咨询师可能出现错误
C.焦虑等级设计不合理
D.求助者没有真正放松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50,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得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13[单选题]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医学标准把心理问题视为( )。
A.常态分布
B.行为的反映
C.内省经验
D.疾病的症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李心天曾对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提出四类标准:1)医学标准;2)统计学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其中医学标准是指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14[单选题]样本团体的特征比如职业等会影响测验结果,使得测验对于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测量学上称这些特征为( )。
A.主观影响变量
B.测验变量
C.客观影响变量
D.干涉变量
参考答案:D
15[单选题]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人( )。
A.是完全负面的
B.有很大破坏性
C.可有积极作用
D.没有明显影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如果我们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那么我们称这时候体验到的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经历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于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在适应这类压力的过程中,虽然付出了许多生理和心理的资源,但是只要在衰竭阶段没有崩溃,并且没有再发生任何事件,那么,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以往有许多研究证实,经历过各种压力而未被击垮的人,可以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从而使他有利于应对未来的压力,这正像通常所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16[多选题]态度的成分包括( )。
A.行为
B.情感
C.认知
D.行为倾向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态度的ABC模型: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它们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
17[单选题]人类性道德主要特点不包括( )。
A.多样性
B.一致性
C.继承性
D.私密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是对性行为的规范。性道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多样性,不同地区文化、民族、社会、宗教,甚至同一社会中的不同阶层,道德评价可以相去甚远;2)一致性,人类的大多数群体,是把人的性行为限制在婚姻范围之内,这一点在全人类有共同性;3)继承性,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J总是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风俗一代代保留下来,性的道德继承就是这一类性质的继承;4)双重性’性道德的双重性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脱节,二是对男女的性行为的道德评价不一致。
18[单选题]“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 )现象。
A.社会比较
B.社会惰化
C.社会干扰
D.社会助长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例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或称社会抑制。而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19[多选题]重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为了避免误诊,心理咨询师应该( )。
A.全面综合分析各项资料
B.适时地请求会诊或转诊
C.征得求助者家属的配合
D.尽量委婉地拒绝求助者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对于某些重性精神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而有些神经症也会出现某些思维和行为的异常,所以应全面综合地分析所获得的各项资料,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做出早期诊断。如有困难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诊。
20[多选题]初诊接待中需要向求助者说明的内容包括( )。
A.心理咨询方案
B.保密内容
C.心理咨询性质
D.保密例外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初诊接待时,应该: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采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最新资讯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8日)2024-12-28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7日)2024-12-27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6日)2024-12-26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5日)2024-12-25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4日)2024-12-24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3日)2024-12-23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2日)2024-12-22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1日)2024-12-21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0日)2024-12-20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19日)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