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考试技巧 >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

更新时间:2012-11-07 13:33:03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案例问答题答题思路

    一、如何归纳整理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
1、精神状态:
 (1)感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
 (2)情绪、情感
 (3)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 
 (4)个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2、生理状态
   近期体检情况
3、社会功能状况
 (1)工作、学习   (2)社交
 例如:★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 精神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敏感
   B、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特别没意思,很绝望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工作精神头不足,没有兴趣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人格相对完整。
2) 生理状态: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经常头痛、头晕、腹痛,睡眠很差,难以入眠,梦很多,睡不踏实
   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医院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3)  社会功能状态:
   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工作效率低,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不能按要求完成。
   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同避热闹的场合,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大妻性生活变得很少,毫无兴趣,大妻关系有些紧张,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知――认知(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2、情――情绪、情感
3、意――意志(言行一致性)
4、行――行为
5、个性――稳定性、完整性(自知力)
6、社会功能――工作学习、社交
7、躯体症状――

    三、请写出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程序。(应当怎样根据该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你的诊断?)
①分析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刺激
②分析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有否求知愿望
③分析其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④分析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⑤与相关病症作鉴别

    四、你对本案例的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或:请谈一下对该求助者的初步印象并说明理由。)
1.描述症状特点:①严重程度; ②社会功能影响程度、泛化程度;③病程;
2.根据:①病与非病的三原则;②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③许又新的量化评定方法;
3.参照: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重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
4.排除:排除其他神经症;身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的精神障碍
例如一: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社交恐怖症。理由如下:
    1)本案例求助者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6分)(3分)
    2)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确定本案例不属于精神病性障(8分)(4分)
    3)该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6分)(3分)
       A、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有强烈恐惧、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自身无法控制。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
       B、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害怕去上课等)和人际接触(如怕看老师、同学等)
       C、常伴有自我评价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例二、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强迫性神经症(2分)
   判断的依据是:
(一)、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1)求助者的主观体验与客观世界不相符,失去同一性。表现为反复检查试卷上的姓名,看见哑铃有砸人的冲动及反复洗手,自己不能克服等。(0.3分)
(2)求助者具有知情意的内在一致性,表现为因担心做不好事而回避与他人交往、并为此感到焦虑痛苦、出现睡眠困难等。(0.3分)
(3)求助者的人格相对稳定,符合稳定性原则。表现为求助者年幼时性格内向、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性格,与其成长后在强迫症状中体现出来的追求完美,害怕自己做不好相一致。(0.3分) 
(二)、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  
(1)求助者自知力完好。表现为求助者感到内心十分痛苦,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超出正常范围,属自知力完整。(0.3分)
(2)求助者主动寻求咨询师帮助,有主动求医的动机。求助者迫切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摆脱困扰,重新恢复正常。(0.3分)
从以上两点分析,求助者不属于重性精神病。(0.4分)
(三)、求助者症状符合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0.3分)
      (2)以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为主导症状(0.3分)
      (3)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间的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痛苦(0.3分)
      (4)求助者的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0.3分)
      (5)求助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0.3分)
      (6)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0.3分)
      (7)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0.3分)

    五、对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如何进行量化评定?
1. 如果此问题是针对神经症病人提出,应当使用许又新的量化评定方法;
2. 如果是针对重性精神病人提出,可以采用BPRS;
3. 如果是一般而论,可以选用有针对性的自评量表或他评量表

    2012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六、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生物原因
2. 社会原因(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 )
3. 心理原因(认知、情绪、动机、个性…… )
例如:
★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原因:该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处于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形成的心理问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2)心理原因: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认知观念不合理,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负性情绪记忆
        3)社会原因:家庭教养严厉;少年受父亲训斥而感觉恐惧;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上述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青春期,家教严,生活事件的影响

    七、如何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史资料进行整理?
1. 婴幼儿期
2. 童年期(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 )
3. 少年期(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 )
4. 青年期(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 )
5. 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

    八、说明选择心理测验的理由。
1. 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的严重程度
2. 选择与探求病因有关的量表,如生活事件量表、人格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3. 选择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的量表。例如为了排除重性精神疾病而采用MMPI,为了排除智力障碍而采用韦氏智力量表

    九、根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1. 选择MMPI,探询其病理人格特征,并为作精神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2. 选择SDS(SAS),评估抑郁(焦虑)方面的状态和程度
3. 选择SCL-90,了解其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4. 选择EPQ(16PF),了解人格方面的病因
5. 选择LES 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了解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6. 选择韦氏智力测验,了解是否存在智力障碍
可根据需要来选择所需要的量表,不要写没有用的。
智力量表一般不用;涉及到内因时,可选用16PF、EPQ、MMPI、应对方式问卷;涉及到外因时可选用LES;情绪问题可用SAS、SDS;SCL-90可用于了解其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十、心理咨询对象一般应具备哪些特征?
1. 有自知力,有求治愿望
2. 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
3. 有交流能力
4. 人格基本健全
5. 咨询动机合理
6. 咨询内容合适
7. 对心理咨询有一定信任度

    十一、咨询师应当如何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
1. 首先向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和制定原则
2. 方案内容包括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责权义、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及其他
3. 咨询方案双方商定,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决定;如意见不一,以求助者意见为主
4. 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
5. 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十二、如何撰写咨询方案?(所含的内容?)
(1) 求助者概况(人口学资料、主诉、亲属介绍、临床观察)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3) 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
(4) 咨询的步骤和阶段
(5) 咨询目标与评估方法
(6) 双方的责、权、义
(7) 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应对措施
(8) 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

    十三、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一般原则:
(1) 根据问题的不同
(2) 根据阶段的不同
(3) 根据对象的不同
(4) 根据咨询师的专长和经验

    十四、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1) 双方共同商定
(2) 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之间的关系
(3) 向求助者说明不能将其快乐、满足等期望作为咨询目标
(4) 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问题时,需要重新调整和确定新的咨询目标
(5) 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七个要素,并予以落实

    十五、咨询师应当如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权利、责任和义务:
权利:(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相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3)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2012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十六、如何评价咨询目标的有效性?
1. 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多层次统一(近期与远期、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

    十七、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阻抗的原因是什么?
(1)阻抗来自成长的痛苦
(2)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3)阻抗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例如: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13分)
    (1)阻抗的四个方面(4分)
    A、讲话样度上的阻抗:沉默、少言、赘言
    B、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设提问
    C、 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D、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等
    (2)阻抗产生的原因(6分)
    A、阻抗为自成长中的痛苦: 1)开始新行为的问题 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B、阻抗来自功能性行为失调:
       1)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2)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火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C、阻抗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1)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
    2)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3)阻抗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3)需要注意的问题(3分)
A、要解除戒备心理    B、正确的进行诊断和分析    C、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

    十八、心理咨询师应如何进行转介?
(1) 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
(2) 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情况
(3) 向新咨询师介绍求助者的情况
(4) 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5) 不能在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十九、如何把握评估咨询效果的方法?
(1) 根据求助者自我报告
(2) 根据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
(3) 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
(4) 咨询师对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
(5) 心理测验结果的前后对照
(6) 如果评估远期疗效,应当追踪回访

    二十、如何把握评估咨询效果的时间?
(1) 在开始1次或几次后
(2) 在本次咨询方案结束前
(3) 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

    二十一、请谈一下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
(1) 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2) 提问中避免失误;
(3) 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 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 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作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二十二、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1) 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处境的深入了解;
(2) 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因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 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与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
(4) 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并加以利用;
(5) 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的榜样,以便将来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质。

    二十三、咨询目标的拟订(或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13分)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日标为主。(4分)
    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焦虑、恐惧,减少回避行为次数(商定次数),逐步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次数,减少发脾气次数(双方商定具体数值)。使用Scl-90测验,观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分数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同。  (5分)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5分)

    二十四、如何做鉴别诊断?(或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1.5分)
2、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1.5分)
3、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对肝癌有恐惧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1.5分)
4、与肝癌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自述右腹部不适,但经北京各家大医院的诊断,均末做出明确的诊断,由此推断肝癌的诊断不成立,因此可以排除肝癌。(1.5分)
注意各种神经症及躯体疾病的判断依据。

    二十五、你在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
(1) 根据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 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 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 根据上级咨询室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二十六、如何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或如何对非精神病性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
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心理问题。
2)符合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可列入可疑神经症范畴。

    二十七、试述心理冲突的特点
(一)、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
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持什么道德观点,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二)、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到的使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
二是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2012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二十八、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 充分尊重求助者;认识到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视同仁;以礼相待;相信对方;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2) 热情、周到:1、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示关切 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到温暖
(3) 以“真正的我”出现,表露真诚。表达真诚时需注意:
1、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
(4)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需要注意的问题: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了共情;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5) 有效的使用积极关注:需注意:1、避免盲目乐观;2、反对过分消极;3、立足实事求是


案例问答题及答案
案例一
一般情况:某男,28岁,研究生学历,汉族,某公司部门经理,未婚。收入中等,经济状况良好。            
    求助者自述情况:从小性格较内向,不爱说话,生活在很传统的家庭,父母是中学教师,感情融洽,但对他管教很严厉,从小要求他做一个懂事规矩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养成了做事情按部就班、追究完美的习惯,遇到做不好的事情,都要重新去做,直到做好为止。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只是一心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偶然一次考试不好,就非常难过,担心对不起父母。因此,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几乎挑不出什么缺点,令人羡慕。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前两年学习生活如常,在大三时开始出现反复的冼手,有时甚至洗十几遍,考试时总是要反复检查试卷上是否写上姓名,甚至要交卷后还要去找到老师核对姓名,自己知道没有必要,却控制不住,只有做了才感到轻松。自己有一对哑铃,看到它时就想拿起来砸别人,总是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而感到焦虑,为此把哑铃扔到了河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耽误了许多时间,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性格变得孤僻,做事优柔寡断,不愿与人交往,没有要好的朋友,内心非常痛苦,因此来到心理门诊,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消除毛病和不适,改善交往状况。            
心理咨询师了解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少年时期部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因为没有洗手就拿起筷子吃饭,被母亲严厉训斥并告诫他,手上有成千上万的病菌,不洗手就会得病,并在母亲的监督下,把手洗干净才被允许吃饭。从那以后,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认为若不卫生就会染病。这件事对他的生活未有多大影响。求助者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同寝室的一位同学被查出患了肝炎,因为这件事情就联想到母亲训斥的话,感到很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传染,自此以后就开始反复洗手,有时要洗十几遍,自己也明白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了。为此,耽误了很多时间,学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使这样,成绩依然不错,毕业时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反复洗手次数较前频繁,但仍然免强读完学业。毕业后到一家大型公司任职,尚能胜任工作,由于表现好,两年后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至今已一年。近一年来,除前述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担心做事情没有做好而反复检查,因怕别人知道而尽量减少与人接触,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睡眠很差,做梦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急躁,爱发脾气,工作经常出差错,领导和同事很有意见,为此感到焦虑不安,内心非常苦恼。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意志方面:强迫意向(想拿哑铃砸人) (1分)
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手、检查试卷姓名、反复关门窗)(1分)  
情绪方面:焦虑(1分)
社会功能方面:不愿与人交往,工作常出差错,领导和同事都很有意见。(1分)
 问题2、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强迫性神经症(2分)
   判断的依据是:
一、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
(1)求助者的主观体验与客观世界不相符,失去同一性。表现为反复检查试卷上的姓名,看见哑铃有砸人的冲动及反复洗手,自己不能克服等。(0.3分)
(2)求助者具有知情意的内在一致性,表现为因担心做不好事而回避与他人交往、并为此感到焦虑痛苦、出现睡眠困难等。(0.3分)
(3)求助者的人格相对稳定,符合稳定性原则。表现为求助者年幼时性格内向、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性格,与其成长后在强迫症状中体现出来的追求完美,害怕自己做不好相一致。(0.3分) 
二、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  
(1)求助者自知力完好。表现为求助者感到内心十分痛苦,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超出正常范围,属自知力完整。(0.3分)
(2)求助者主动寻求咨询师帮助,有主动求医的动机。求助者迫切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他摆脱困扰,重新恢复正常。(0.3分)
从以上两点分析,求助者不属于重性精神病。(0.4分)
三、求助者症状符合强迫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0.3分)
      (2)以强迫意向、强迫行为为主导症状(0.3分)
      (3)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二者间的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痛苦(0.3分)
      (4)求助者的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0.3分)
      (5)求助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0.3分)
      (6)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0.3分)
      (7)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0.3分))
  问题3、 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生理原因(1分):无明显生理原因
       心理原因(1分):(1)性格内向(2)追求完美的个性特点
       社会原因(1分):(1)童年时的经历及负性情绪体验(2)同寝室同学查出肝炎)
 问题4、 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
      针对本案例,选择Scl-90(2分)及SAS(2分)测验。说明使用理由

    2012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案例二
一般情况求助者:周某,男,47岁,已婚,大学文化,某单位公务员。
求助者自述    主诉:因右腹部不适觉得患了肝癌,但无人能诊治而痛苦两年。
个人陈述:出生于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在某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两年前我发现一个属下总是捶右腹部,就建议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发现竟是肝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我很震惊。我有时候右腹部也不舒服,也愿意捶打右腹部,联想到属下我很害怕。我应酬较多,喝酒也就相对多,喝酒伤肝我知道,可避免不了,我的属下不喝酒还得了肝癌,我还喝酒,肝能好的了吗?我觉得自己也得了肝癌,就到医院去检查,他们检查来检查去都说没什么问题,如今医生的水平也太差了,根本就梭查不出来,还说设事,我想谁有事谁知道。我现经常想当时为什么会捶打右腹部,还不是因为不舒服吗?都不舒服了,还能没事?北京的大医院我基本上都去过了,可就是没人能看出我的病来。我感到非常痛苦,非常苦闷,明明有病就是没人能看出来,我还年轻,我不想死。我是领导也不好和别人讲,和朋友一说起这事,他们就说我是小心眼,我也承认是有些小心眼,但有病总不能说没病吧!想想就烦,弄得我这两年心情很不好,茶不思饭不想的,什么也不想干,原来我很有希望争一下副部长的职位,现在什么都不想了,有时连班都懒得上,晚上经常失眠,入睡很困难,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会儿,并且经常感到头、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适,医生给开了维生素B、谷维素等药物,无效,别人建议做心理咨询,就来了。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双眉紧锁,面部表情及眼神表露出烦躁、疲倦。不爱讲话,但讲到自已的不适症状时,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具体而形象。求助者出身于干部家庭,家教严格,家境也很好,由于是家中惟一的男孩,父母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很重视。求助者从小就事事争第一,但性格偏内向,有些胆小怕事,人际关系尚可。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两年前属下死于肝癌,感到自己也得了肝癌,因此到处看病,但没有一家医院得出确切诊断,因此烦躁、易怒,有时为一点小事与家人或属下争吵,每日忧心忡忡,感到全身乏力,休息后也不能缓解,经常借故不参加集体活动。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 该求助者有哪些主要症状?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右腹部不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头、胸、肩等部位疼痛不适。
问题2、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疑病性神经症。(2分)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分)
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大于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2分)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是高度敏感、偏执,在多家医院均不能确诊的情况下,仍确认自己患了肝癌,有反反复复就医的行为,有持久的内心痛苦不能自己解决。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疑病性神经症。
问题3、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和哪些诊断相鉴别?
答: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应与如下诊断相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1.5分)
2、与焦虑症相鉴别: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症状,但与其疑病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疑病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1.5分)
3、与恐惧性神经症相鉴别:恐惧性神经症的特点是对不应感到恐惧的对象和情景感到恐惧。该求助者对肝癌有恐惧的症状,是对疾病的一种正常情感体验,且恐惧不是其最主要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恐惧性神经症。(1.5分)
4、与肝癌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自述右腹部不适,但经北京各家大医院的诊断,均末做出明确的诊断,由此推断肝癌的诊断不成立,因此可以排除肝癌。(1.5分)
问题4、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求助者为男性,45岁。(0.5分)
2、社会原因:
(1)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两年前自己的属下死于肝癌,这是该求助者出现心理问题的诱因。
(2)家庭教育的原因,父母非常看重他的身体健康状态,该求助者受父母影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很关心。
(3)该求助者是有一定职位的领导,与人交流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1.5分)
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将属下患肝癌去世和自己错误地联系起来,认为自己也患了肝癌,这是错误的联想;认为自己喝酒,右腹部不适,就一定患肝癌,这是错误的观念。
(2)情绪方面的原因,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3)有反反复复就医的行为,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
(4)个性遇求完美,争强好胜,心胸狭小,偏执,对多家大医院的诊断持否定态度。(2分)

    2012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案例三
一般情况: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情况:柳某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柳某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有害羞的怪毛病。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就诊:“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咨询师了解情况:柳某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柳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她重做生题,她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她脸上,笔尖刺伤了她的脸,鲜血直流。柳某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其禁忌很多,不准其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因此柳某除了学校和家,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感到很反感。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她,一次提问没答好,被老师当众批评、挖苦,难过得直流眼泪。上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同学不但不把自己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自己、指责自己、刁难自己,故意当自己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以冷落自己、孤立自己。这使得柳某委曲、难过极了。柳某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柳某与同学事件发生了冲突,开始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并认为对方也讨厌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怕和人接触,愈来愈害羞了。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00分)     (注:标有★号题目为员级题目,师级需完成全部题目。前一个分数为员级考生该题分数,后者为师级)
l、★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30分)(15分)
 1) 精神状态:(10分)(5分)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敏感
   B、情绪、情感表现:经常委屈、哭泣,情绪较低,脾气暴躁,烦闷,心烦,感觉活着特别没意思,很绝望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工作精神头不足,没有兴趣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人格相对完整。
   2) 身体状态:(10分)(5分)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觉得很累,浑身不舒服,经常头痛、头晕、腹痛,睡眠很差,难以入眠,梦很多,睡不踏实
          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医院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3)  社会功能状态:(10分)(5分)
       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工作效率低,领导交给的任务,总是不能
           按要求完成。
       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同避热闹的场合,JL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大妻性生活变得很少,毫无兴趣,大妻关系有些紧张,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争吵。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36分)(18分)
    情绪:情绪低落、烦闷、焦虑、暴躁、绝望(12分)(6分)
    行为:回避热闹场合,夫妻性行为减少,训斥孩子(12分)(6分)
    社会:不愿意与外界交往,常常回避热闹的场合,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工作效率下降,领导和同事开始对她有意见(12分)(6分)
    3、★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20分)(10分)
    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社交恐怖症。
    1)本案例求助者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6分)(3分)
    2)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确定本案例不属于精神病性障(8分)(4分)
    3)该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6分)(3分)
       A、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有强烈恐惧、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自身无法控制。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
       B、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害怕去上课等)和人际接触(如怕看老师、同学等)
       C、常伴有自我评价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4、★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14分)(7分)
    了解求助者近期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测验。(5分)
    了解求助者个性特征及神经类型,使刚EPQ量表。(5分)
    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对其情绪产生影响,因此选用生活事件量表(LES)。(4分)
 5、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0分)
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处于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形成的心理问      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2)社会原因:家庭教养严厉;少年受父亲训斥而感觉恐惧;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上述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逐渐发展到不敢与人交往;道德观念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3)心理与行为方面的认知原因:错误观念:认为打打闹闹是不正经;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怕接触男生,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感到很反感;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受父亲训斥的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6、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13分)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4分)
    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焦虑、恐惧,减少回避行为次数(商定次数),逐步增加与他人交往的次数,减少发脾气次数(双方商定具体数值)。使用Scl-90测验,观察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分数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同。  (5分)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5分)
    7、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14分)
上述咨询目标的有效性体现在:
(1)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  (3分)
(2)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因此是可行的。(3分)
(3)可量化:使用同避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  (4分)
(4)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剑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  (4分)
  8、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13分)
(1)阻抗的四个方面(4分)
    A讲话样度上的阻抗:沉默、少言、赘言
    B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设提问
    C 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
    D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等
(2)阻抗产生的原因(6分)
    A阻抗为自成长中的痛苦
       1)开始新行为的问题
       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B阻抗来自功能性行为火调
       1)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2)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火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C阻抗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1)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
       2)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3)阻抗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3)需要注意的问题(3分)
    A、要解除戒备心理
    B、正确的进行诊断和分析
C、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

    2012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案例四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17岁,高中学生.
自我陈述: 三个月来怕脏而频繁洗手,吐口水.严重影响生活,也不敢住在自己的家里。
三个月前父亲翻李某的抽屉.发现李某有一本印着女人裸体照片的杂志.批评了他。李某很不高兴,认为父亲不该擅自翻动他的东西,逐渐对父亲产生厌恶感。对父亲的动作、说话声音都反感,不让父亲动他的桌子和其它东西,嫌父亲脏,碰了他的东西都弄脏了。不让父亲进他(跟母亲)的房间,自己也不进父亲的房问,并反复擦洗自己的桌子、重复洗手。有时用舌头去舔手,或向四周吐口水,以为可以去脏消毒,以后怕脏的范围逐渐扩大:认为父亲碰过的东西都不干净.连筷子都不敢碰,吃饭需母亲用长柄勺喂他,因母亲碰了父亲,连母亲都嫌脏。后来,认为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不干净,不敢住在家里。搬到亲戚家住,又因父母去看他,.连亲戚家都不敢住,位到旅馆,结果被父母带来看病.
了解情况:父母均为高级专业人员,家境优裕.独生子,系剖腹产,自幼体弱多病。由母亲照顾.母亲特别注意饮食及日常卫生.自幼与父母同住一室,7岁以后至今与母亲同住一室,父亲单住另一房间,李某母亲个性强、急躁,在家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李某溺爱、迁就,父亲脾气随和,因工作忙,很少过问家务.李某长大后,较少与其交流,李某抱怨父亲不够关心他,偶尔会和父亲争吵,进入高中后,李某成绩不理想,经常被父亲批评.导致父子关系不和,对父亲反感,嫌父亲管得太多。李某性格胆小、任性、依赖性强。
根据以上案例,请在答题纸上回答以下问题:
l、★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0分)(10分)
    情绪:害怕与人接触,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8分)(4分)
    行为:避免与他人接触,出现同避行为。(6分)(3分)
    社会交往:学习成绩卜降,同学关系紧张。(6分)(3分)
2、★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30分)(15分)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社交恐怖症。(10分)(5分)
    诊断依据为:
    1)本案例中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4分)(2分)
    2)根据主客观统一性、知情意协调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性的三原则,确定本案例不是重性精神病。(6分)(3分)
    3)本案例求助者白知力完整,求助动机强烈。(3分)(2分)
    4)本案例求助者符合CCmd一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7分)(3分)
    a)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发作时有焦虑、有反复或持续的同避行为,求助者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
    b)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很少去社交场所等)和人际接触(如与家人、同学说话等)
    c)常伴有白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自责)
3、★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30分)(15分)
    1)生理原因:该求助者在青春期生理上处于发育阶段,由于认识水平低,形成的心理问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2)心理原因: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认知观念不合理,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负性情绪记忆(10分)(5分)
         3)社会原因:家庭教养严厉;少年受父亲训斥而感觉恐惧;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上述生活事件的影响和错误认知,以至于不敢与异性交往,青春期,家教严|,生活事件的影响
4、★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20分)(10分)
    了解求助者近期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测验。
    了解求助者个性特征及神经类型,使刚EPQ量表。
    了解求助者个性特征,选择MMPI,并根据两点图初步诊断。
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对其情绪产生影响,因此选用生活事件量表(LES)。

案例五
一 、一般情况:
求助者:刘某,女,14 岁,初三学生。
二、求助者自述:
在小学升入初中时,以优异成绩分到重点班。进重点班后,出现心情压抑,主要原因是反应慢,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她曾反复对家长说,“不想上学”。在家每隔2-3天就要哭一次,家人无法哄劝。有头疼、失眠、胸闷、厌食、腹泻等不适应症状,一天有时只吃一顿饭。在墙上乱涂乱画,用纸剪出一个大大的死字,时常晚上在家既不写作业也不睡觉,长时间呆坐。考试失利后用小刀划自己的手背。喜怒无常,不知什么时候就发脾气。对任何事物都无兴趣,情绪非常低落,总想回到原来的班级。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
刘某的父亲是某国有企业的职工,现下岗待业;母亲是一建筑公司的会计,单位效益不好。刘某在两三岁时,母亲因生活负担重,心情不好,把气发在孩子身上,刘某曾多次被推出门外,长时间哭闹,造成心理创伤。上学后,家长除了对孩子的学业要求较高外(特别是孩子进入重点班后更是喜出望外),其余一切家长包办,以至造成溺爱。
刘某有个表姐,去年考上了清华大学,曾为了学习放弃了一切娱乐时间。成功的姐姐对她的触动极大,“只有像姐姐那样,不浪费任何时间地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才能考上大学。”该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反应较慢,不引人注意,不喜欢与人交往。
四 、心理测验结果:
SCL-90得分:抑郁4,焦虑3.8,人际关系2.6,躯体症状2.8。
SDS的测量表明:大部分抑郁症状出现的时间为3-4天,标准分为73分。
SAS:标准分63分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头痛、失眠、厌食、焦虑、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
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抑郁性神经症。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无逻辑思维的混乱,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映强度较为强烈,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长期情绪不好;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出现失眠、厌食、腹泻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社会功能。从病程标准看,病程持续时间两年多。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焦虑、自我评价低等,同时出现躯体症状。
(4)心理测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3、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生物原因:未见明显的生物原因。
社会原因:家庭教育严格,家长包办、溺爱;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被母亲多次推出门外,造成心理创伤;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心理原因:
(1)认知原因:家人的期望,重点班的竞争,榜样的示范,为金某树立了很高的人生目标。但学业难度的加深,教学方法的灵活,使得反应力较慢的她无法适应,过度紧张和焦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同时自我评价降低,采取自责、自罚。日积月累,消沉沮丧。
(2)情感原因:幼年时期情感剥夺的生存环境,使得求助者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焦虑和冲突的方法,不幸的环境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上学后,家长一味重视学业,忽视了品格教育。进入重点班后,失去了老师的喜爱,同学中不再表现的很优秀,班内学习排名居后。这些更加重了其内心的无奈和挫折,导致幼年时期遭遇再现,于是悲观压抑,选择逃避和发泄情绪来避免自己的继续受挫。
(3)行为原因:面对失败的情形,内在的心理防御机制为避免内心受到伤害,选择以身体健康为代价,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消沉倦怠。另一方面,压力的积累,又缺乏适当的情绪调节,产生无法脱离的低落情绪。
(4)个性方面:性格内向,思维反应能力较慢,极度自卑,无法正式挫折。
4、 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答: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
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012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案例六
一般资料:张某,女性,19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未婚
自我陈述:
我从来就性格孤僻,没有伙伴,甚至和妹妹也不接触,当时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缺陷.上初中以后看到其他女同学经常同男同学在一块儿又说又笑。十分开心,对他们既羡慕又嫉妒,自己为什么就做不到昵。我虽然个性孤僻但内心却渴望与人交往井希望被他们重视。可我又做不到。同学们很少和我交谈.因此我内心矛盾重重.进入高中这种内心矛盾越发强烈。每天独来独往十分痛苦。高三后期几乎不敢去上课,在家看书还能勉强静得下来,一到学校就心烦意乱.由于过去基础很好考大学时才没有落榜,进大学以后又产生一种自卑感,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有一次考试时.一位男同学问我一道题的答案,我很高兴地告诉了他,但被监考老师发现并说“有些同学眉来眼去地干什么”。我听后十分害怕,总感觉自己眼神不正常.不敢和别人对视。总怕别人说我不正经,怕同学耻笑.有时不敢去上课,不敢与同学往来。怕与别人的视线相对,说自己不正经。  
 我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事业心较强,一心想在教学科研方面出点成绩,对学生很有耐心。帮助和辅导他们争取学有所成,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少过问。更不用说彼此谈心了.我有一个小我一岁的弟弟,正在读高中,我们也很少在一起聊天。父母不注重管理家务。家里非常零乱吃穿方而更不讲究,我穿的都是父母的旧衣服改制的衣服.我总觉得不如别人。在男同学面前没有吸引力。  
了解资料:   
父母介绍:求助者自幼胆小。不敢单独一个人在家.不敢和同学来往,不敢单独出去做事.自进入大学后连上课也不敢抬头看老师讲课。夏天不管天气如何热在室内总是挂着窗帘.在家里经常照镜子,反复表现出自认为最佳的表情和风度.父母没有办法,感觉女儿总得离家走上社会,所以求助与心理咨询。
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8分)
情绪:自卑,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害怕与人接触,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3分)
行为:避免与他人接触,出现回避行为。(2分)
社会交往:害怕与人交往,害怕与人对视,不敢单独出去做事,影响正常学习。(2分)
2、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12分)
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社交恐怖症。(3分)
诊断依据为:
1)本案例中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除外精神分裂症。(1分)
2)根据主客观统一性、知情意协调一致性、人格相对稳定性的三原则,确定本案例不是重性精神病。(1分)(1分)
3)本案例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求助愿望。(1分)
4)本案例求助者符合ccmd-3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1分)
5)以恐惧为主导症状,存在对某些客体有强烈恐惧、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自身无法控制。符合恐惧症诊断标准。(1分)
6)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害怕去上课等)和人际接触(如怕看老师、同学等)(1分)
7)常伴有自我评价低(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1分)
3、 如何对非精神病性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6分)
1)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行为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分类即指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1.5分)
2)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心理问题。(1.5分)
3)符合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即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1.5分)
4)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严重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差的人格)可列入可疑神经症范畴。(1.5分)
4、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2分)
1)生理原因:青春期(4分)
2)心理原因:自幼胆小、个性孤僻,认知观念不合理(4分)
3)社会原因:家庭环境因素,父母很少过问。(4分)
5、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4分)
1)充分尊重求助者(1分)
2)关切理解求助者(1分)
3)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1分)
4)对尊重、温暖、真诚、通情达理的要点作简要描述(1分)
6、在本案例中使用心理测验对求助者进行评估,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4分)
1)对求助者人格进行分析,选择MMPI测验,并根据两点图验证初步诊断。(2分)
2)了解求助者心理生理行为诸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选择Scl-90测验。(2分)
7、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6分)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2分)
拟定的咨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紧张、恐惧情绪,逐渐减少回避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使用Scl90测验,测查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分数等是否降低至正常范围。(2分)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提高自信心,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2分)
8、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4分)
通常情况,从以下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0.8分)
(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0.8分)
(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0.8分)
(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0.8分)
(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0.8分)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心理咨询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