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专项练习题:教育心理学(22)
(七)态度和品德的学习
1.态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ABC)
A、价值表现 B、条件 C、 过滤 D、分析 E、评价
首先,态度具有价值表现功能,即个体心理所持有的价值观,往往可能通过态度表现出来;其次,态度具有条件功能,即态度积极与否,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操作,进而影响学习效率;最后,态度具有过滤功能,即人们总是接受与个体态度一致的信息,拒绝与个体态度不一致的信息。
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要素,具体为(ABDE)
A、注意 B、保持信息或印象 C、 体验情绪 D、产生行为 E、重复行为
一个完整的观察学习过程包括以下四部分:首先,观察者集中注意力观察被示范的行为或活动;其次,观察者以表象或言语等符号表征形式储存所观察到的行为;然后,观察者模仿所观察的行为,将符号表征转化成外显活动;最后,观察者因模仿而受到强化,从而影响后继行为产生的动机.
3.态度与品德的不同主要表现在(AD)
A、涉及范围 B、涉及时间 C、 价值外化程度 D、价值内化程度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品德: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
4.态度的改变主要经历以下阶段(ACE)
A、顺从 B、服从 C、 认同 D、评估 E、内化
第一阶段,顺从。顺从是表面上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态度受外部奖励与惩罚的影响,因为顺从可以得到奖励,不顺从将受到惩罚,所以这时的态度是由外在压力造成的。如果外在情境发生变化,态度也会随之变化。
第二阶段,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认为他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来改变态度,比顺从深入一层。认同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是主动接受他人或集体的影响。因而他们不但在行为上与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感情上也与他人一致。
第三阶段,内化。内化是指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而与他人一致,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和不愉快。这时,新的态度成了自己个性的一部分,稳定的态度就形成了。
最新资讯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月6日)2025-01-06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月5日)2025-01-05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月4日)2025-01-04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月3日)2025-01-03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月2日)2025-01-02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月1日)2025-01-01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31日)2024-12-31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30日)2024-12-30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9日)2024-12-29
- 心理咨询师考试精选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12月28日)202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