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 > 心理咨询师论文:城市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心理咨询师论文:城市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更新时间:2014-02-24 10:20:5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心理咨询师论文:城市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由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提供!

  【论文摘要】 目的 了解城市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系统和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低保人员445人,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低保人员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占59.10%。单因素χ2检验显示不能得到家人满意帮助、不常联系朋友、健康自评差、患慢性病以及没有社会保险等8个因素与心理异常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能得到家人满意帮助、健康自评差、患慢性病、没有社会保险以及孩子未参加工作是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低保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论文关键词】 低保人员;心理健康;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y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the urban residents living on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s and explore a suitable intervention strategy to enhanc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Methods 445 people living on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s in Xuzhou were selected by the method of systematic and cluster sampling with face to face inquiry and household survey.Results There was a high (59.10%)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y among the urban residents living on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 χ2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ir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y was related to eight risk factors including lack of satisfactory help from family members, little contact with friends, low self-evaluation of health, chronic diseases, lack of social insurance, etc. Data from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risk factors for psychological abnormality included lack of satisfactory help from family members, low self-evaluation of health, chronic diseases, lack of social insurance and lack of jobs for their children.Conclusion The urban residents living on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s are in poor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general intervention aimed at the risk factors should be enforc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Key words: people living on minimum subsistence allowances; psychological health; risk factors

  近年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而产生的社会弱势人群心理卫生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低保人员由于经济压力大、社会地位低下及社会歧视导致心理上的压抑和痛苦,心理卫生状况较差,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3]。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分的恐慌、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可能引发非理性行为,对社会稳定和秩序造成威胁,如果不对城市低保人员的心理卫生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和调控,该人群有可能会因心理失衡而做出对社会有害的举动。为了探索和总结城市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提高该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我们对徐州市城市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系统和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泉山区王陵、湖滨、和平3个办事处19个居委会登记注册的低保人员,共调查445人。低保人员纳入标准:①必须是居委会登记注册的低保人员。低保人员是指本辖区常住非农业人口,家庭月均收入低于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②调查期间均在调查地点居住。

  1.2 方法 以徐州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后分别对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一般状况问卷进行面对面入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以及心理卫生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该量表内容包括总得分以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子分,因子分超过常模即为心理异常。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核对,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调查低保人员445人,其中男性178人,占40%,女性267人,占60%。低保人员平均年龄为(49.75±14.96)岁,其中 40~60岁共253人,占56.85%。收入低,月均收入为(323.49±199.17)元。文化程度较低,文盲占23.15%,小学占 17.75%,初中占37.30%,高中(包括中专和技校)占21.12%,大专及以上仅占0.68%。无业者居多,当前职业构成为退休占2.02%,有固定工作占4.49%,自谋职业占5.39%,临时工作占5.63%,无业占82.47%。

  2.2 身心健康状况 症状自评量表显示低保人员心理卫生状况较差,心理异常者263人,占59.10%。总得分(127.01±32.1)分,躯体化(1.57±0.51) 分,强迫症状(1.51±0.49)分,人际关系敏感(1.41±0.48)分,忧郁(1.50±0.54)分,焦虑(1.37±0.46)分,敌对 (1.44±0.58)分,恐怖(1.18±0.37)分,偏执(1.26±0.39)分,精神病性(1.25±0.34)分,其他项目 (1.46±0.47)分。近1年中有生活压力事件者188人,占42.25%。低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健康状况自评较差者149人,占 33.48%;患慢性病者249人,占55.96%;有身体残疾者73人,占16.40%。

  2.3 家庭及社会支持 445名低保人员中婚姻异常状态包括未婚、离异及丧偶比例高,占30.34%,与孩子同住者占76.18%,当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家人满意帮助者占 70.56%,经常联系兄弟姐妹者占66.74%,经常联系朋友者占53.71%。对低保措施的满意度评价为:认为满意者占60.90%,一般者占 28.31%,不满意者占10.79%。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为:有医疗保险者占31.01%,有失业保险者占13.48%,有养老保险者占32.58%,上述3种社会保险均无者占51.05%。

  2.4 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

  2.4.1 单因素分析 对可能与心理异常有关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习惯、家庭与社会关系、社会保障程度以及健康状况等5大类共22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表1 与低保人员心理异常有关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2.4.2 心理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心理异常为因变量(心理健康赋值0,异常赋值为1),将与心理异常有关的变量按α入=0.05、α出=0.05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2 与低保人员心理异常有关变量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本次研究显示低保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超过一半的人存在心理异常。低保人员中无业者较多,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健康状况较差,慢性病和残疾的患病率高,而目前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物价急剧上涨,住房、医疗、教育等实施市场化改革使该人群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无法平等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低保人员对生活质量和自身潜在价值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且与其生活境遇的反差不断增加,如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其心理健康问题将更加严重。

  本次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家庭和社会支持较差、健康状况较差以及缺乏社会保险保障的低保人员更容易出现心理异常。当人们面临心理危机时,除了积极运用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外,还需要来自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帮助,即使不能完全解决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源问题,通过积极与他人交流寻求精神的宣泄和放松,使各种消极情绪得以发泄,内心压力也能得到缓解。所以,和睦的家庭关系、和谐的邻里关系对促进心理健康作用极大。研究发现健康状况较差的低保人员心理异常的发生率更高,由于疾病给人带来的不愉快体验以及低保人员经济收入低、缺乏医疗保障而医疗服务价格高,导致其所面临的疾病风险更加巨大,而陷入贫病交加,这更加剧了疾病对心理的消极影响。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也是影响低保人员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险作为我国立法规定的保障劳动者在面临失业、疾病、工伤、生育以及年老等风险时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的一个重要社会保障制度,它的作用对于处于社会弱势的低保人员而言更为巨大,低保人员更迫切需要来自社会保险的保障。

  目前日趋完善的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其他社会救助措施并不能解决低保人员的所有问题,必须大力发展针对低保人员的社会保险工程,并应覆盖所有低保人员。只有建立制度化的社会保险体系,才能提高其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降低其在社会转型期可能不断加剧的心理卫生问题。同时,还应积极开展来自社区的针对低保人员的综合心理干预,使该人群能够获得有效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心理危机的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吴秀娟,张训保,韩玮,等. 城市化进程中苏北地区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9):1692-1694.

  张训保,卓朗,周益跃,等.城市低保与非低保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 [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53,66.

  苗春霞,覃朝晖,张训保,等.徐州市低保居民生命质量现状调查 [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12-1513.

  杨立雄. 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回顾、问题及政策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4,3:71-78

 

2013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成绩查询专题

网校代报名服务! 2014上半年各地报名时间

心理咨询师各级别历年真题大汇总 在线模考

更多信息敬请访问:心理咨询师频道 交流论坛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