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备考的十大注意事项
一年一度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即将来临,广大考生的备考已进入到最后阶段。在此临考之际,环球网校结合历年来职称考试培训中的经验和体会,撰写此文,将会计实务备考中需要注意的“十大”问题予以归纳总结,以期对考生们最后阶段的冲刺复习有所帮助。
一、注意会计原尉的理解运用
会计原则是考生们在复习备考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考生们通常认为这一部分是概念性和理论性问题的阐述,而会计职称考试中主要考查的是会计实务的掌握情况。但事实上,会计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原则的熟练掌握有利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相关规定的深入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从而灵活分析和处理较复杂的经济业务。我国会计制度中的十三项会计原则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会计原则、确认与计量方面的会计原则,以及修正性会计原则。备考时尤其应关注以下与会计确认和计量有关的会计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础,它决定了会计上何时确认收入和费用。如一般情况下,带息应收票据只有到期时才考虑票据利息,但如果票据跨期,则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已经取得收款权利)确认利息收入。再如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尽管到期时才取得法定收取利息的权利.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每年都应确认投资收益(利息收益).并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配比原则也是费用确认的重要原则,它要求收入与之相关的费用配比。配比原则决定了任何一项收入的取得都是以发生费用为代价的.而任何一项费用的发生都是以取得收入为目标的。营业外收入(利得)与营业外支出(损失)不存在这种配比关系.它们有别于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还决定了费用确认的方式:因果配比要求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费用必须在取得相应收入的当期确认,如主营圈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系统而合理的配比要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费用应该在一定的收益期内系统而合理地分期摊销。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还有一些费用无法确定收益期,则需要在费用实际发生的当期,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如广告费。
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决定了哪些支出形成资产,哪些支出形成费用。该原则的掌握有利于理解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我国现行会计规范要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应区分修理支出(费用化处理)和改良支出(构成固定资产成本)。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要求会计上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但历史成本存在着相关性较弱的固有缺陷,因此。我国现行会计规范要求对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进行修正。
另外,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修正性原则对会计核算也有影响。如各项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都是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而债券投资费用区分金额大小的不同处理是重要性原则的运用,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处理则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二、注意计价基础和确认标准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难点。按照何种金额对资产、负债入账是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前提。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辅以其他计量方法作补充。在备考时,考生尤其要注重各种资产两个阶段的价值确定,即取得计价(或初始计价)与期末计价(再计价)。
在初始计价方面.非现金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是考试中的重点。应关注固定资产和存货的买价、相关费用、税金(包括价内税和价外税)和购买或建造过程中的损失与购买成本确定的关系。例如.存货取得时税金与存货成本的分离(包括运费中的税金的处理)。还应关注特殊取得方式下.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例如,接受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分别按照何种金额对固定资产和资本公积进行人账。再如发行证券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和初始发行股票而收到无形资产投资的入账价值的确定。
在期末计价方面,主要是公允价值对历史成本的修正。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中,与历史成本进行比较,按照孰低原则处理的计价基础包括可变现净值、市价和可收回金额。应注意比较这三种计价基础的确定方法.以及价值确定中特殊情况的处理(见下文)。
三、注意税金的核算
税金在会计核算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考生在复习时应重点关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在各种业务中的核算。
在增值税方面,注意其在非现金资产取得计价中的处理,何时需要计入取得成本,何时应该从取得成本中剔除。尤其应注意区分两类容易混淆的经济业务,即视同销售业务和进项税转出的业务。这两类业务的本质区别在于特定对象的增值环节是否完成。如果增值环节已经完成.而又不能确认收入.则按照视同销售业务进行处理。但如果增值环节中断,以前已计入进项税额的部分应当转出,按照进项税额转出业务处理。
在消费税和营业税方面,主要关注它们各自的特点(如消费税是单环节纳税,如果生产阶段已缴纳过消费税,则销售阶段不必再重复纳税),及其在特殊业务中的运用。例如,委托加工物资业务中消费税的处理.以及不动产的销售、无形资产的转让业务中营业税的核算。
在所得税方面.企业专门通过所得税会计进行处理。考生需要比较纳税影响会计法下递延法和债务法的特点.特别是在税率变化时该两种方法核算的区别.还需注意归纳哪些业务会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并熟悉补亏的有关规定。
应特别指出的是,会计考试中的税金核算.是对各种涉税业务通过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记录到企业的会计系统,其依据应该是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而非税法。
四、注意单一内容整体业务的核算
会计师职称考试不同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师职称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具体业务的处理能力,而注册会计师考试则侧重于考查考生处理综合业务的能力。因此,会计师职称考试倾向单一内容的综合考查(小综合),而注册会计师考试倾向各章节混合业务的考查(大综合)。
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关注单一内容整体业务的核算。例如在固定资产方面,能否熟练处理从固定资产取得(包括外购、自建、接受捐赠、投资等取得方式下的处理)开始,固定资产取得后的安装业务,安装业务中领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工程物资的处理,安装过程中的工资费用的处理、需要资本化的其他各种费用的处理,安装完毕(注意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时间标准)后的原材料、工程物资等退库的处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后折I13的核算,折I13计提同时发生减值情况的处理,减值发生后又恢复的处理,固定资产到期报废和未到期出售的处理等全套业务的处理。
五、注意对称性问题的比较
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核算的问题,重点表现在资产和负债的核算方面。例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核算、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核算、预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的核算、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核算等都存在着对称性。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归纳和比较对称性的经济业务和项目,力求事半功倍。
六、注意非对称性问题的核算
如果说归纳和比较对称性问题有利于会计备考的事半功倍,那么会计核算中非对称性问题的掌握将是会计考试中的难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下列经济业务尤其需要关注:非现金资产的投资业务,其投资方和接受
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存在着非对称性。投资方按照投资所用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取得投资的入账价值,而接受投资一方则以投资双方确定的协议价或合同价作为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超过股权份额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入账。
债券的发行方和投资方的会计处理存在着非对称性,这一点往往被考生忽视。由于存
在债券发行费用和发行冻结期利息收入,且投资双方对其处理存在差异,因此,投资方以平价或者折价处理的长期债权投资,发行方可能对同一业务的应付债券以溢价进行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方因被投资方亏损对股权投资差额停止摊销和恢复摊销的时点存在非对称性。当被投资方持续亏损导致投资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被;中减至零时,投资方应该停止对借方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但现行投资准则规定,只有当被投资方恢复盈利,直至投资方的投资账面价值超过原投资成本时(而非账面价值恢复至零以上),才允许恢复摊销股权投资差额。
债务重组双方对于重组损益的处理也可能存在非对称性。债务人因偿债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低于债务金额时,取得债务重组收益。并以资本公积入账。但债权人不对称确认债务重组损失,而直接以原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七、注意相似业务的归纳比较
会计核算中有许多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具有相似性,应注意归纳。例如,资产的八项减值准备应比较各自所运用的科目,以及账面价值比较的对象,分析各种资产减值的核算特点。
资产的八项减值准备中,除了委托贷款和在减工程出现得较少以外,其余六项都需归纳比较。以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或成本)进行孰低比较的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以市价与成本进行孰低比较的资产只有短期投资一项。以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孰低比较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长期资产。计入管理费用的跌价或坏账准备包括存货和应收账款,计入投资收益的跌价或减值包括长短期投资,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减值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另外,应注意各减值或跌价准备中的特殊问题和难点问题。如存货跌价准备中。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问题;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中处置短期投资中跌价准备的处理问题;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与股权投资差额的关系问题: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折旧的计提问题;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等。
八、注意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项目的关系
财务报表是会计信息披露的媒介,也是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财务报表也是各种会计考试的考查重点。在复习各章节自身的会计核算时.除了关注各种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分录)以外,还应关注各经济业务和事项及其会计处理结果与财务报表的对应关系。
例如.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科目与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关系。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涉及到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两个科目。在计算坏账准备时应考虑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数和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数。而非应收账款总账。但财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则既不同于应收账款总账的余额,也不同于应收账款总账余额扣除坏账准备后的金额。而应该是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数和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数。扣除归属于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后的余额。再如。财务报表的存货项目除了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库存商品、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明显具有实物形态的存货项目外,还包括在途物资等尚未入库的存货,以及尚未完工的在产品(生产成本)。
九、注意例外情况的归纳
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程序中的绝大多数部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按照既定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进行处理。对于这类业务的核算通常较容易理解。但会计核算中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的处理,而这些情况往往却是会计考试中易出现的考点。
例如在收入确认的过程中,应注意区分
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发出商品时,购货方承诺付款。但日后发现购货方陷入财务困境,销货方作坏账准备处理;二是发出商品时,购货方已经存在财务困境,且并未承诺付款,但基于保持业务往来等原因,销货方明知对方可能无力付款仍IEt发货时,作为“发出商品”处理,既不确认收入,也不结转成本。再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一般都是以固定资产原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折旧率计算,但双倍余额递减法则是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价值乘以折旧率计算年折I13。计算票据计息期时,对月计息本应是对日计算,但月末开始计息时,则应月末对月末计息,而不能直接对日计算。此外,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企业分配现金股利时,投资方一般应该;中减“长期股权投资? ? 某公司(损益调整)”,但投资方投资首年收到现金股利时,应该冲减。投资成本”而非“损益调整”。
十、注意经济业务的分析理解
许多考生在备考时,采用题海战术,大量做题,往往忽略了对经济业务的分析理解。一旦在考试中遇见未曾做过的题型或经济业务时,则束手无策。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不要一味地盲目做题,而应重视分析过程。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可以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分析该经济活动的本质,如弄清是视同销售业务还是进项税额转出业务;其次,确定经济业务中出现的会计要素。进而决定需要处理的会计科目;再次,运用会计规范中有关计价的规定。确定科目的金额;最后。判断增减情况和借贷方向,并编制会计分录。
最新资讯
- 中级会计师难考吗?该用多长时间准备?2024-12-24
- 2025年中级会计难考吗?该怎么备考?2024-12-24
- 2024年中级会计机考分录怎么输入?2024-08-01
- 2024年中级会计备考攻略来了!2024-05-13
- 2024中级会计考试备考进度太慢怎么办2024-04-26
-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需要几个月2024-04-23
- 中级会计三门备考顺序2024-04-01
- 上班族2024年中级会计备考攻略!需要辞职备考吗?2024-03-20
- 2024年中级会计职称备考攻略2024-03-19
- 零基础考中级会计五个月够吗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