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财务管理》辅导:财务控制(10)
![](http://www.hqwx.com/images/ll-icon.png)
![](http://www.hqwx.com/images/sc-icon.png)
三、成本控制的其他方法
(一)作业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控制,又称作业成本法 (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基础计算和控制产品成本的方法。
其基本理念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业导致间接成本的发生。作业是产品和间接成本的纽带。
在作业成本法下,将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都视为产品消耗作业而付出的代价。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但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同,在作业成本法下,间接费用分配的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
(二)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 以及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
1.质量成本的构成
质量成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和检验成本;二是损失成本。
预防和检验成本也是由两部分成本构成的: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
(1)预防成本,是指为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2)检验成本,是指为评估和检查产品质量而发生的费用。
损失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和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两部分。
(1)内部质量损失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成本,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缺陷所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弥补这些缺陷而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
(2)外部质量损失成本,是指产品销售以后,因产品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费用支出。
与质量有关的预防和检验成本以及损失成本是两类具有不同性质的成本。
预防和检验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这部分成本将会不断增大;
损失成本则属于可避免成本,随着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这部分成本将逐渐降低。产品质量的高低通常以产品的合格率来表示。
2.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1)确定最优质量成本,并以此作为质量成本控制的总目标;
注意,最优质量既不在质量最高时,也不在质量最低时,而是在使质量成本所有四项内容之和最低时的质量水平上。
(2)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
(3)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4)计算和分析质量成本差异。
3.最佳质量成本模型
确定最优质量成本的方法可参考合理比例法进行。合理比例法是根据质量成本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从而找出质量水平的适宜区域。理想的质量水平区域是适宜区,这一区内质量相当,成本低,效益高。
环球网校会计职称辅导新增多种套餐五折优惠
2010年会计职称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om
最新资讯
- 2025年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第七章财政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及重大事项管理)2025-02-13
-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归纳:第二十五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2025-02-13
- 2025年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第七章财政法律制度(预算收支范围)2025-02-12
- 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知识点归纳:100道常用公式2025-02-12
-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归纳:第二十四章政府会计2025-02-12
- 2025年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第六章金融法律制度(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2025-02-11
- 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知识点归纳: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现金流量分析)2025-02-11
-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归纳:第二十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025-02-11
- 2025年中级会计经济法知识点归纳:第六章金融法律制度(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条款)2025-02-10
- 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知识点归纳: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的方法)2025-02-10